《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侯伟丽,钟水映,叶林等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09051675
  • 页数:3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总论 1

导论 1

第一节 中国面临的发展困境 2

一、人口发展困境 2

二、资源消耗困境 5

三、环境损害困境 7

四、纠缠的人口资源环境困境 9

第二节 中国摆脱发展困境的思路 11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11

二、建立“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15

三、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6

四、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20

五、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24

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

第一篇 中国的人口与发展第一章 中国人口发展态势与人口政策 28

第一节 中国人口发展态势 28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国人口发展 29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国人口发展 30

第二节 对中国人口发展态势的认识 32

一、关于现阶段真实生育水平的认识 33

二、关于中国是否完成人口转变的讨论 35

三、关于中国人口数量目标定位的争论 37

四、对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展望 39

第三节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与调整 42

一、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 42

二、未来政策调整的不同观点和主张 43

第四节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目标与战略选择 55

一、中国人口发展走向的目标定位 55

二、中国人口发展的战略选择 56

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质量与发展 59

第一节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人口发展 60

一、可持续发展动力: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 60

二、资源环境约束:以人口质量替代人口数量 61

第二节 人口质量的测度与中国人口质量现状 63

一、人口质量的内涵与测度 64

二、中国人口质量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70

第三节 促进人口质量提升和转化的制度引导机制 77

一、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 77

二、建立人口质量提升制度和引导机制 80

第三章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发展 86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及其社会经济涵义 86

一、人口年龄结构度量及类型划分 87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社会经济意义 90

第二节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93

一、基本阶段 93

二、基本特点 94

三、未来趋势 96

第三节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些争论 98

一、人口老龄化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98

二、人口老龄化的相对视角与绝对视角 100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退休年龄争论 102

四、养老体制的一元制与二元制 107

第四节 应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战略选择 111

一、老龄化应对战略 111

二、人口红利获取战略 112

第四章 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118

第一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提出的挑战 118

一、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认识 118

二、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讨论——从存疑到求解 120

三、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过程 121

四、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后果 125

第二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本质分析 129

一、生产、生活方式与性别选择 130

二、生育文化与性别偏好 131

三、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关系 132

四、对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思考:“大人口观” 134

第三节 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思路 135

一、改进研究方法和宣传措施 136

二、确立和强化利益导向机制 137

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创新 138

四、实行相应的行政管理措施 140

第五章 中国的农村人口“半城市化”问题 142

第一节 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143

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涵义 143

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必然 144

三、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不同模式及发展 144

第二节 中国农村人口“半城市化”现象及其解读 146

一、对农村人口“半城市化”的认识 147

二、发展地看待中国农村人口“半城市化” 150

第三节 中国农村人口“半城市化”的突破 155

一、“半城市化”现象的改革方向 155

二、“半城市化”走向城市化的制度障碍 156

三、突破“半城市化”现象的制度与战略定位 160

第二篇 中国的自然资源与发展第六章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 168

第一节 自然资源禀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69

一、自然资源数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70

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质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72

三、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74

第二节 中国经济规模扩大加剧自然资源约束 176

一、生态足迹扩大和资源承载力限制 177

二、重要自然资源消耗量增加迅速 179

第三节 中国资源开采使用效率低下增加资源需求压力 181

一、衡量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181

二、中国自然资源的开采效率不高 182

三、中国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185

第七章 中国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188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变化对中国自然资源消耗的影响 189

一、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 190

二、产业结构变化对自然资源影响的理论分析 192

三、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193

第二节 技术进步对中国自然资源消耗的影响 197

一、技术进步对水资源的影响 197

二、技术进步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198

三、技术进步对能源资源的影响 199

第三节 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影响的因素分解 200

一、因素分解的理论模型 200

二、中国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影响的因素分解结果 201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对资源消耗的影响 204

一、城市化导致能源资源消耗增加 204

二、城市化提高生活能源使用效率 205

第八章 中国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问题 208

第一节 自然资源最优开采利用理论和影响机制 209

一、自然资源最优开采 209

二、影响自然资源开采利用最优路径的因素 211

第二节 中国自然资源开采和利用低效率的制度性因素 215

一、自然资源产权不完整 216

二、自然资源价格扭曲 218

第九章 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对策 222

第一节 完善自然资源产权,提高资源开采使用效率 222

第二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高资源消耗产业比重 224

第三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集约利用 226

一、鼓励生产中的资源节约 226

二、调整生产企业结构,通过“上大压小”降低资源消耗 226

三、通过财税手段引导资源节约 227

第四节 转变消费模式,减少资源浪费 228

一、传统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 228

二、树立科学消费观,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 229

第五节 改革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资源管理 232

一、健全法规标准,强化监督管理 232

二、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市场体现资源价值 235

第六节 依靠资源节约技术,降低资源消耗 237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7

二、大力发展循环利用技术 238

三、加强国际节约资源技术的交流合作 238

第三篇 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第十章 中国环境状况分析 240

第一节 中国环境问题的发展 240

一、1949~1978年间的环境问题 241

二、1978年以来的环境问题 242

第二节 中国环境问题的变化趋势 253

一、中国环境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254

二、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未来展望 260

第十一章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65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65

一、“先污染后治理”的存在及其原因 265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污染的关系分析 270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80

一、中国环境管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80

二、中国环境管制对行业选址的影响 286

三、中国环境管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91

第十二章 对外开放与中国环境 295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 295

一、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 296

二、对外贸易对中国环境的双面影响 298

三、中国的“环境比较优势”是否存在 300

第二节 外国资本流入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304

一、外资对流入国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 304

二、外资对中国环境的双面影响 306

三、外资的产业结构是否加重污染 307

第三节 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环境影响 311

一、“中国环境威胁论” 311

二、世界在污染中国 313

三、全球化时代的环境困局 315

第十三章 中国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问题 317

第一节 中国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317

一、中国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 318

二、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318

第二节 中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的不足 319

一、环境目标处于弱势,环境部门执行力不足 320

二、规划性环境问题难以解决 321

三、区域环境公平难以实现 323

四、过多依赖行政手段,环境处罚力度不足 324

五、环境管理的重点还集中在末端治理上 328

六、环境投资不足 329

第十四章 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对策 331

第一节 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和可能 331

一、中国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 332

二、中国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能 333

第二节 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考 337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338

二、完善相关制度,推进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 339

三、建立新的资源价格体系,完善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 343

四、扩大公众参与,促进新消费观的培养 344

五、改革财税制度,增加环境保护投入 345

六、创新环境管理手段,完善复合性环境管理体系 346

七、加强农村环境管理,促进农村污染防治 353

八、积极参与国际环境谈判,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355

参考文献 357

后记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