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珊,王庆生主编;兴隆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1149828
  • 页数:1137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编 建置 53

第一章 境域 53

第一节 位置 53

第二节 变迁 53

第三节 沿革 54

附:兴隆县名考 57

第二章 兴隆的封禁与开禁 58

第一节 “后龙”区域的封禁 58

第二节 “后龙”区域的开禁 60

第三章 行政区划 61

第一节 清代兴隆区划 61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兴隆区划 63

第三节 抗日联合县区划 65

第四节 建国后兴隆区划 66

第四章 城镇乡村 69

第一节 县城 69

第二节 镇 70

第三节 乡 76

第四节 村 85

附:地名变更 111

第二编 自然环境 113

第一章 地质地貌 113

第一节 地质 113

第二节 地貌 114

第二章 气候 116

第一节 四季特征 116

第二节 光照 116

第三节 热量 118

第四节 降水 123

第五节 风 125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 125

第七节 气候区划 129

第八节 物候 129

第三章 水文 131

第一节 地上水 131

第二节 地下水 133

第四章 土壤 135

第一节 类属分布 135

第二节 土壤肥力 136

第五章 自然资源 139

第一节 水资源 139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43

第三节 生物资源 146

第四节 矿产资源 149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51

第一节 旱灾 151

第二节 水灾 152

第三节 风灾 153

第四节 雹灾 154

第五节 虫灾 155

第六节 地震 155

第七章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6

第一节 资源 156

第二节 景物 157

第三节 资源开发 160

第四节 保护区机构 161

第三编 人口 163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163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63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65

第三节 人口密度 165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66

第一节 生死变动 166

第二节 迁移变动 168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69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69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70

第三节 民族构成 170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72

第四章 人口质量 174

第一节 体质 174

第二节 品质 175

第三节 文化素质 176

第四节 劳动技能 176

第五章 人口管理 177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状况 177

第二节 人口控制 178

第六章 婚姻家庭 179

第一节 婚姻 179

第二节 家庭 180

第七章 姓氏 181

第一节 概况 181

第二节 姓氏录 181

第四编 基础设施 183

第一章 水利 183

第一节 地下水开采 183

第二节 地上水利用 184

第三节 防洪工程 190

第四节 饮水工程 192

第五节 水库移民 194

第六节 水利管理 194

第七节 水利机构 195

第二章 电力 195

第一节 发、供电 195

第二节 电力设施 198

第三节 电力供应 202

第四节 用电管理 204

第五节 机构沿革 207

第三章 邮电 208

第一节 邮政 208

第二节 电信 209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13

第四节 邮电机构 214

第四章 交通运输 215

第一节 道路 215

第二节 桥涵 221

第三节 水路 224

第四节 运输 225

第五节 公路修筑与管理 227

第六节 交通管理机构 230

第五章 城乡建设 231

第一节 县城建设 231

第二节 乡村建设 233

第三节 建筑和建筑队伍 234

第四节 环境保护 235

第五节 城乡建设管理 236

第六节 机构沿革 239

第五编 经济综述 241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241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241

第二节 工商业生产关系变革 251

第二章 经济发展概况 253

第一节 农业 253

第二节 工业 257

第三节 商业 261

第三章 居民生活 264

第一节 乡村居民生活 264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266

第六编 农业 269

第一章 种植业 269

第一节 农作物 269

第二节 农业技术 272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280

第四节 农作机具 284

第五节 农业管理机构 289

第二章 林业 290

第一节 森林资源 290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93

第三节 森林经营管理 298

第四节 果树 302

第五节 桑蚕 309

第六节 林业管理机构 311

第三章 畜牧 311

第一节 畜禽种类 311

第二节 饲养管理 317

第三节 饲草饲料资源 319

第四节 疫病防治 321

第五节 畜牧科技 324

第六节 畜产品开发利用及检疫 325

第七节 畜牧队伍和畜牧管理机构 325

第七编 工业 327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27

第一节 私营工业 327

第二节 集体工业 328

第三节 国营工业 328

第二章 生产门类 330

第一节 金属制造工业 330

第二节 食品酿造工业 330

第三节 印刷装订工业 333

第四节 服装制鞋工业 334

第五节 医药制造工业 335

第六节 机械制造工业 336

第七节 橡胶制品工业 336

第八节 化工工业 337

第九节 造纸与纸制品工业 339

第十节 木材加工制造工业 340

第三章 企业管理 341

第一节 经营管理 341

第二节 管理机构 345

附: 1981~1993年兴隆县工业企业名优产品录 346

第八编 乡镇企业 349

第一章 企业数量和规模 349

第一节 企业数量 349

第二节 企业规模 349

第三节 重点企业 350

第二章 企业种类 354

第一节 食品加工业 354

第二节 金属制造业 357

第三节 塑料制品业 358

第四节 饲料加工业 359

第五节 商业饮食服务业 359

第六节 缝纫、皮革制品业 359

第七节 印刷、纸制品、造纸业 360

第八节 三类建材采选加工业 361

第九节 木材、木器、编织加工业 363

第十节 采矿业 364

第十一节 建筑业 366

第十二节 运输业 366

第十三节 个体工副业 367

第三章 经营管理 372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72

第二节 经营方式 374

第四章 管理机构 377

第一节 县级机构 377

第二节 区、乡(镇)机构 378

第三节 村级机构 378

附:1983~1992年兴隆县乡镇企业名优产品录 378

第九编 采矿工业 381

第一章 黄金采选 381

第一节 黄金矿藏分布与储量 381

第二节 黄金开采 381

第三节 黄金选冶 383

第四节 采金管理 383

第五节 黄金管理机构 384

第二章 铁矿采选 386

第一节 矿床形成与储量分布 386

第二节 铁矿开采 389

第三节 铁矿采选工艺技术 390

第四节 企业经营管理 391

第五节 重点企业 393

第六节 其它金属采选业 394

第七节 冶金管理机构 395

第三章 原煤开采 395

第一节 煤炭资源及开采 395

第二节 重点煤炭企业 397

第三节 企业管理 398

第四节 煤炭管理机构 399

第十编 商业 405

第一章 经营体制 405

第一节 私营商业 405

第二节 集体商业 408

第三节 国营商业 411

第二章 商品购销 414

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 414

第二节 生活用品购销 416

第三节 农副土特产品购销 426

第四节 商业经营管理 430

第三章 粮油管理 440

第一节 粮油购销 440

第二节 粮油储运 447

第三节 粮油加工 450

第四节 粮油管理机构 452

第四章 物资供应 453

第一节 统配物资经营 453

第二节 物资调剂与交流 457

第三节 议购议销 458

第四节 物资管理机构 458

第五章 对外贸易 458

第一节 出口商品 458

第二节 出口商品收购与检验 466

第三节 出口商品基地建设 467

第四节 进口商品 468

第五节 对外经贸往来 470

第六节 外贸管理机构 471

第六章 药品购销 472

第一节 医药商品购销 472

第二节 药品价格管理 474

第三节 药品质量监督管理 475

第四节 中药材收购 476

第五节 医药经营机构 481

第七章 集市贸易 482

第一节 集市 482

第二节 集市贸易品种 483

第十一编 财税金融 485

第一章 财政 485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85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87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91

第四节 财政上解与补助 499

第五节 预算外收入与支出 501

第六节 财务管理与监督 504

第七节 财政机构 506

第二章 税收 507

第一节 税制 507

第二节 税目税率 508

第三节 税收征管 521

第四节 税务机构 523

第三章 金融 524

第一节 货币 524

第二节 存款 527

第三节 贷款与拨款 528

第四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 538

第五节 核算与结算 541

第六节 公债 542

第七节 保险 543

第八节 金融机构 545

第九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547

第十二编 综合经济管理 549

第一章 计划管理 549

第一节 计划编制 549

第二节 计划实施 550

第三节 计划机构 552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552

第一节 行政管理 552

第二节 经济合同管理与仲裁 557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 558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560

第三章 物价管理 561

第一节 价格管理 561

第二节 价格调整 564

第三节 物价管理机构 565

第四章 统计管理 565

第一节 统计调查 565

第二节 统计报表 566

第三节 统计分析 567

第四节 统计监督 567

第五节 统计资料整理 567

第六节 计算器具 568

第七节 统计机构 568

第五章 技术监督 568

第一节 计量制度演变 568

第二节 计量管理 570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 571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572

第五节 技术监督机构 572

第六章 审计监督 573

第一节 审计工作 573

第二节 内部审计 574

第三节 社会审计 574

第四节 审计机构 574

第七章 土地管理 575

第一节 土地资源调查 575

第二节 地籍管理 579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治理 580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 582

第五节 土地管理机构 586

第十三编 政党 政协 58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兴隆县地方组织 58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87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596

第二章 县委重要决策 604

第一节 领导兴隆人民坚持抗日斗争 604

第二节 巩固政权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 604

第三节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605

第四节 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转变经营方式 607

第三章 县委党务工作 608

第一节 组织工作 608

第二节 宣传工作 610

第三节 统战工作 613

第四节 纪律检查工作 613

附: 案件警示录 614

第四章 主要政治运动 616

第一节 土地改革运动 616

第二节 三反、五反运动 618

第三节 镇反、肃反运动 619

第四节 反右派斗争 619

第五节 “反右倾”运动 620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 620

第七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 621

第八节 落实政策 624

第五章 中国国民党 625

第一节 组织 625

第二节 国民党骨干成员 626

第三节 国民党党员 626

附: 三民主义青年团 626

第六章 政协 62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27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627

第三节 政协委员结构 631

第四节 政协委员作用 632

第五节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632

第十四编 政权 政府 633

第一章 政权 633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33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635

第三节 代表选举 641

第四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642

附: 兴隆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646

第二章 政府 647

第一节 民国县政府 648

第二节 日伪县公署 648

第三节 抗日联合县政府 651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652

第五节 县政府工作机构 657

第六节 基层政府 659

第十五编 社团 663

第一章 工会组织 66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63

第二节 历次会员代表大会 663

第三节 工会活动 665

第二章 青年组织 66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66

第二节 历次共青团代表大会 666

第三章 妇女组织 66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68

第二节 历次妇女代表大会 669

第三节 妇女组织的任务和作用 670

第四章 农民组织 67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71

第二节 历次贫下中农代表会议 671

第五章 少年组织 672

第一节 任务和作用 672

第二节 青少年教育组织 673

第六章 工商组织 674

第一节 工商业联合会 674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674

第三节 消费者协会 675

第七章 文艺科技组织 675

第一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675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 676

第十六编 政法 677

第一章 治安 677

第一节 公安机构 677

第二节 公安工作 679

第三节 监所管理 683

第四节 治安管理 683

第五节 交通管理 685

第六节 户籍管理 686

第七节 消防 687

附: 火灾警示录 687

第二章 检察 688

第一节 检察机构 688

第二节 检察工作 688

第三节 控告申诉 689

第三章 审判 689

第一节 审判机构 689

第二节 案件审判 690

第三节 告诉申诉 691

第四节 执行 691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91

第一节 司法机构 691

第二节 民事调解 692

第三节 法制宣传 692

第四节 公证 693

第五节 律师工作 693

第十七编 综合政务 695

第一章 劳动人事 695

第一节 劳人机构 695

第二节 劳动管理 695

第三节 劳动制度改革 696

第四节 劳保福利 697

第五节 工人退职退休 698

第六节 人事 699

第七节 工资 703

第八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705

第二章 外事侨务 706

第一节 外事接待 706

第二节 侨务 706

第三章 信访 707

第一节 信访机构 707

第二节 信访工作 707

第四章 档案 708

第一节 档案机构 708

第二节 档案管理 708

第三节 档案利用 709

第四节 档案设施 710

第五节 馆藏档案 710

第五章 民政 711

第一节 民政机构 711

第二节 拥军优属 711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 715

第四节 生产救灾 717

第五节 社会救济 718

第六节 社会福利 720

第七节 村民委员会建设 721

第八节 婚姻登记管理 722

第九节 殡葬管理 722

第十节 行政管理 723

第十一节 残疾人事业 724

第十八编 军事 725

第一章 兵役制度 725

第一节 清朝兵役制 725

第二节 民国兵役制 725

第三节 人民政权兵役制 726

第二章 驻军与地方武装 727

第一节 驻军 727

第二节 人民武装 728

第三节 地方武装 730

第四节 预备役炮兵团 731

第五节 人民武装警察 732

第三章 民兵 733

第一节 民兵组织 733

第二节 民兵训练 734

第三节 民兵作用 736

第四章 兵事 739

第一节 兴隆抗日战争 739

第二节 兴隆解放战争 755

第十九编 日伪暴行 759

第一章 屯兵兴隆 759

第一节 侵华日军 759

第二节 伪满洲军 759

第三节 伪满讨伐大队 760

第四节 伪协和会 762

第二章 制造无人区 764

第一节 部落 764

第二节 大检举大屠杀 767

附: 千里“无人区”的形成与扩展 768

第三章 惨案 769

第一节 白马川惨案 769

第二节 茅山惨案 770

第三节 小东区惨案 772

第四节 大帽峪惨案 772

第五节 楸木林惨案 773

第六节 六拨子惨案 774

第七节 清水湖惨案 775

第八节 栅子沟惨案 776

第九节 中田惨案 776

第十节 成功惨案 777

第四章 匪患 伙会 777

第一节 匪患 777

第二节 伙会 778

第二十编 文化 781

第一章 机构 781

第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 781

第二节 文化事业单位 781

第二章 文学艺术 785

第一节 书法 美术 摄影 785

第二节 诗歌 散文 786

第三节 古今名人咏兴隆 787

第四节 音乐 舞蹈 788

第五节 民问艺术 789

第六节 民间传说 790

附: 兴隆县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793

第三章 文物古迹 796

第一节 文物 796

第二节 古迹 797

第三节 文物古迹保护 800

第四章 体育 801

第一节 学校体育 801

第二节 群众体育 805

第三节 竞技体育 808

第四节 体育竞赛 811

第五节 人才培养 813

第六节 场地设施 815

第七节 体育管理 815

第五章 广播 电视 816

第一节 广播电视机构 816

第二节 广播 817

第三节 电视 820

第六章 史志编纂 822

第一节 史志编研机构 822

第二节 编史 822

第三节 修志 823

第二十一编 教育 825

第一章 学前教育 825

第一节 幼儿园设置 825

第二节 课程设置 827

第二章 小学教育 828

第一节 私塾 828

第二节 学校设置 829

第三节 教学 834

第三章 中学教育 837

第一节 学校设置 837

第二节 教学 842

第四章 职业教育 845

第一节 师范教育 845

第二节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846

第五章 成人教育 849

第一节 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849

第二节 农民技术教育 850

第三节 干部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852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及自学考试 855

第六章 教师 857

第一节 教师队伍 857

第二节 教师管理 858

第三节 教师待遇、地位 859

第四节 教师培训 861

第七章 教育管理 86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62

第二节 行政管理 863

第八章 经费及设施建设 865

第一节 教育经费 865

第二节 设施建设 867

第三节 勤工俭学 869

附: 兴隆县教育界名人录 869

第二十二编 卫生 873

第一章 医疗机构 873

第一节 县属医疗机构 873

第二节 区乡(镇)医疗机构 874

第二章 医疗队伍 875

第一节 来源及素质 875

第二节 培训 876

第三章 医疗技术 877

第一节 中医 877

第二节 西医 877

第三节 医疗设备 877

第四节 药品检验监督 878

第四章 疫病防治 879

第一节 疾病监测 879

第二节 疫病防治 882

第五章 妇幼保健 891

第一节 妇女保健 891

第二节 儿童保健 893

第六章 公共卫生 894

第一节 饮食、食品卫生 894

第二节 学校卫生 895

第三节 劳动卫生 897

第四节 环境卫生 898

附: 兴隆县人民医院发展概况 900

第二十三编 科技 903

第一章 机构设置 9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03

第二节 科研机构 903

第三节 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904

第四节 科技队伍 904

附: 兴隆县高级职称人员名录 905

第二章 科技普及与成果 907

第一节 科技普及 907

第二节 科研成果 908

第三节 新能源开发利用 910

附: 兴隆县科技界名人录 911

第三章 气象水文地震测报 913

第一节 气象预报 913

第二节 水文观测 914

第三节 地震测报 914

附: 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 915

第二十四编 民俗 宗教 917

第一章 民俗 917

第一节 婚嫁 917

第二节 丧葬 918

第三节 节令 919

第四节 礼俗 921

第五节 衣食 922

第六节 住行 923

第七节 家庭装饰、娱乐 924

第八节 优良风尚 925

第九节 恶习 迷信 陋俗 926

第二章 土语 民谚 歇后语 928

第一节 土语 928

第二节 民谚 930

第三节 歇后语 931

第三章 宗教 932

第一节 佛教 道教 932

第二节 天主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933

第二十五编 方言 935

第一章 方言概况 935

第一节 方言特点 935

第二节 音标符号 939

第二章 语音分析 941

第一节 声母 941

第二节 韵母 942

第三节 声调 944

第四节 声韵配合关系 947

第五节 单字特殊读音 948

第六节 文白异读字 950

第三章 语法词语 953

第一节 语法特点 953

第二节 语法例句 957

第三节 词语释例 960

第二十六编 人物 971

第一章 人物传 971

第一节 战争年代英烈传 971

第二节 和平时期英模传 977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980

第四节 罪大恶极人物 1050

第二章 天南地北兴隆人 1050

第一节 兴隆籍县外工作副县(处)级干部和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名单 1051

第二节 兴隆县荣获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录 1058

附录 1073

附录1: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联合县直属机构基层政府及领导人名单 1073

附录2:解放战争时期兴隆县直属机构基层政府及领导人名单 1076

附录3:建国后兴隆县直属机构基层政府及领导人名单 1080

附录4:兴隆县人民政府关于编纂《兴隆县志》征集资料的通告 1125

附录5:兴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统计填报兴隆籍县外工作县(处)级以上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名单的通知 1126

附录6:兴隆县史志办致各乡镇人民政府的一封信 1126

兴隆县修志名录 1127

《兴隆县志》编写记略 1131

《兴隆县志》编后记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