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张一兵 1
本书作者中文版序 郑文吉 1
第一章 从编纂史看《德意志意识形态》——期待MEGA2 Ⅰ/5(《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刊行 1
引言 1
第一节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早期关注 3
第二节 为完成和出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而作出的努力 14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结构 14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 21
第三节 马克思与恩格斯为出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而作出的努力 37
第四节 MEGA2准备刊行过程中出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编纂问题 42
一、MEGA1之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刊行与新手稿残片的发现 42
二、MEGA2的编纂准备与相关的几个问题 45
结论 55
第二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为季刊撰写的吗?——最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成史的讨论 57
引言 57
第一节 戈劳维娜的季刊说和成说的根据 61
第二节 对季刊说之妥当性的探讨 67
第三节 作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合著者的马克思与恩格斯 78
第四节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执笔动机的重新解释 86
结论 107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的重新建构——关于梁赞诺夫以来的各种版本的比较探讨 112
引言 112
第一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的特征 113
一、手稿的撰写 115
二、手稿的构成与外在形态 118
第二节 以往的各种版本概观 124
一、梁赞诺夫版 125
二、MEGA1 129
三、巴加图利亚版 135
四、MEGA2试行版 139
五、广松版 142
第三节 “Ⅰ.费尔巴哈”章的各种版本的综合分析 149
结论 156
第四章 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日本学界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论争——日本马克思学的一个具体实例 159
引言 159
第一节 日本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翻译史——论争的基础土壤 161
第二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论争 167
一、广松涉编辑方案带来的诸多可能性 167
二、巴加图利亚版的出现和广松版文本的出版 173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论争的展开 180
一、广松涉的恩格斯主导论与份额问题 180
二、望月清司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占份额的讨论及理论上的偏差问题 183
三、望月清司与广松涉的论争 191
第四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新解读 195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出现的三个史论:中川弘 195
二、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之形成的“基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细谷昂 201
三、异化论向物象化论的转移:广松,望月,以及岩渊庆一 209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论敌——普鲁东:森川喜美雄 211
结论 215
第五章 有关《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文本编纂问题——重点讨论关于“Ⅰ.费尔巴哈”章的再现问题 225
引言 225
第一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手稿的特殊性 227
第二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的撰写 233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关于“Ⅰ.费尔巴哈”章的再现问题 238
一、包括基底稿在内的全部手稿的再现形式问题 239
二、小束手稿片段的排列问题 243
第四节 为新文本的编纂所提出的几点建议——代结论 249
第六章 对日本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新版的研讨与批评 260
第七章 手稿的文献学分析与著者的定本——《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暂定版(2004)概观及批判 268
引言 268
第一节 以往各版本的编纂原则和再现方法 272
第二节 基于文献学分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暂定版“Ⅰ.费尔巴哈”章的再现 280
一、“暂定版(Vorabpublikation)”的意义 280
二、暂定版文本的排列顺序 283
三、手稿的再现样式 290
第三节 批判的评论 294
结论 302
第八章 MEGA2 Ⅰ/5《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构想与构成——尤其就“Ⅰ.费尔巴哈”章 305
引言 305
第一节 从形成历史看《德意志意识形态》——各执笔阶段 307
第二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手稿的构成:围绕手稿Ⅰ/5-1和Ⅰ/5-4的编辑问题 312
第三节 包含暂定版在内的历来各版本对手稿的排列 315
一、手稿是否被选作文本 319
二、手稿的排列顺序问题 321
参考文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