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一“酷儿””与“酷儿理论”释义 1
二 酷儿理论的形成背景及研究现状 4
三 本书的写作意义与研究思路 9
第一章 酷儿理论探讨 1
第一节 关于酷儿理论的若干界说 2
一 “酷儿”说法溯源 2
二 “酷儿理论”出现的话语背景 4
三 众声喧哗的酷儿理论 10
四 酷儿理论的基本特性及启示意义 16
第二节 酷儿理论与“性/别”议题 18
一 “性/别”麻烦 18
二 性别概念: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 20
三 性别界限:福柯学派与酷儿理论 28
第三节 酷儿理论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 33
一 种族化的理论 34
二 体制化的理论 36
三 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眼里的酷儿理论 38
四 酷儿理论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38)2酷儿理论与批评实践“文本间性” 44
五 不平等的理论 48
第二章 酷儿理论家选介 51
第一节 哲学家酷儿:朱迪斯·巴特勒 51
一 谁是朱迪斯.巴特勒? 52
二 朱迪斯.巴特勒“酷儿”了什么? 54
三 巴特勒理论的核心概念 59
四 有关巴特勒理论的批评 66
第二节 文学理论家酷儿:伊芙·科索夫斯基·塞芝维克 68
一 塞芝维克其人:一个特立独行的酷儿 69
二 塞芝维克其论:同性交际、酷儿操演、情感动力 73
第三节 电影理论家酷儿:特丽莎·德·劳丽蒂斯 88
一 对男性批评的“性/别”批判 89
二 劳丽蒂斯的符号学精神分析 92
三“当女同性恋者不是女人”:劳丽蒂斯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酷儿之维 96
第三章 酷儿理论与文本批评 106
第一节 酷儿阅读与文学理论 106
一 女性主义—同性恋研究—酷儿理论 107
二 文学理论范畴下的性别研究与酷儿理论 112
三“酷读”策略与文学批评 118
第二节《霸王别姬》:一个酷儿阅读的起点 123
一 男性阴柔——刻板抑或反叛? 124
二 认同与欲望——孰后孰先? 128
三 镜内、镜外——幽暗之域的情色实践 131
第三节“潜性逸事”:陈染作品的准酷儿书写 138
一 迈过“母亲”与“妻子”的门槛——出发 139
二 穿越迷障,徘徊在“人”与“女人”之间 140
三 张望——身份之外的“他者” 143
四 试探——逾越界限的欲望 148
第四章 酷儿理论与大—小众文化 155
第一节 大─小众文化的酷儿特性 155
一“小众文化””辨析 156
二 读者—文本交往当中的“酷儿时刻” 157
三“坎普”风格:文化小众的精神印记 160
四 一个大—小众文本的“酷儿化”过程 164
第二节 酷儿小众文化践行:文艺创作中的酷儿论题 168
一 酷儿小众电影 168
二 酷儿小众小说 170
三 酷儿小众流行音乐 176
第三节 案例解析:《今年夏天》与大陆女同电影的“性相”再现 181
一 女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电影界定 181
二 大陆女同电影的“性相”再现 182
结语 191
参考书目 200
致谢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