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的话 1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总论 3
第一章 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3
一、唯物史观的引进和传播是中华民族主体长期探索的结晶 4
二、长期系统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和源泉 6
三、以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本途径 10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合的产物 13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近代哲学演进的产物 16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线是唯物史观的中国化 20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2
一、历史观的变革是近代思想史的主旋律 22
二、唯物史观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贡献 23
三、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史观是邓小平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2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 29
一、内涵与旨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9
二、合法性探讨:“何以必要”与“如何可能” 33
三、方法与理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构建路径 37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结合论”到“创建论” 43
一、问题的提出:结合还是创建 43
二、从结合论走向创建论: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46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研究 57
第五章 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 57
一、马克思的进化论者形象 60
二、社会进化的阶段 68
三、进化与革命 78
四、进化论还是进步论 84
第六章 中国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国化 91
一、西方哲学中国化潮流形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92
二、西方哲学中国化早期阶段的代表 93
三、西方哲学中国化潮流的继续推进 98
四、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收获期 103
五、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官方实践 109
六、西方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比较 111
第七章 中国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毛泽东的独特贡献 115
一、毛泽东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根基 116
二、毛泽东对西方思想文化的了解和接受 121
三、毛泽东特殊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革命实践 128
第八章 现代性语境中的唯物史观中国化 135
一、中国现代性建构呼唤科学历史观 136
二、理性的博弈与唯物史观的生成 140
三、毛泽东哲学思想:群众史观与生产力史观的统一 151
四、邓小平的生产力史观 164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168
六、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 171
第九章 李达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及其当代意义 178
一、李达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历程 179
二、李达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路径 186
三、李达式意识形态理论解读的当代意义 195
第三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探讨 203
第十章 辩证法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203
一、马克思哲学:人类本体历史辩证法 204
二、历史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简要辨识 210
三、马克思哲学:当代不可超越的哲学 215
第十一章 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重新理解辩证法 219
一、对辩证法理解范式的反思 219
二、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重新理解辩证法 222
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维度 225
四、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理解辩证法的重要意义 232
第十二章 历史辩证法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维度 236
一、辩证法与历史发展的方向性 236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发展阶段与四重维度 239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维度 242
四、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248
第十三章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论评 251
一、缘起:辨析“实践”的理论地位 251
二、推进:究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可能性” 254
三、问题:概念不清与文本误读 258
四、出路:澄清概念与实现文本研读的方法论自觉 262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中国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266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 266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政治导向转变的关系分析和说明 283
第十五章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的重要里程碑 296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马克思“社会决定国家”政治原则的重申 296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317
三、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活的核心 327
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331
第十六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阶段 343
一、“虚构的花朵”:意识形态是“颠倒”主客体关系的“神话” 345
二、“雅努斯的脑袋”: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战斗口号和衣服” 351
三、“玫瑰色”的资本: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 355
第十七章 马克思生活观的三重意蕴 360
一、生活:如何从观念降到实存 360
二、生活:在何种意义上是现实的 364
三、生活:怎样才是自由的 372
第四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思考 381
第十八章 时代解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81
一、马克思主义解读时代的历程和经验教训 381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读时代 386
第十九章 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双重维度 396
一、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瓶颈” 396
二、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哲学观的内在规定 399
三、学术性与现实性:提升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魅力的双重维度 406
第二十章 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的当代思考 410
一、人的和谐发展的内涵 410
二、人的和谐发展的依据 412
三、人的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418
第二十一章 作为哲学命题的“解放思想” 427
一、思想何以需要解放: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看 427
二、作为哲学命题的解放思想之意蕴 430
三、作为哲学命题的解放思想之基本要求 435
四、作为哲学命题的解放思想之理论与现实意义 439
后记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