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合同的履行 3
第十七章 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 3
第一节 合同履行的概念 3
第二节 合同履行与相关概念比较 7
一、履行与给付 7
二、合同履行与债的清偿 9
三、合同履行与实际履行 10
四、合同履行与交付 11
第三节 合同履行的原则 12
一、合同全面履行原则 12
二、依据诚信原则履行的原则 15
三、情势变更原则 18
第四节 合同履行义务的构成 24
一、主给付义务的履行 25
二、从给付义务的履行 31
三、附随义务的履行 32
第五节 合同债务的分类及履行 36
一、种类之债和特定之债的分类及履行 36
二、选择之债和简单之债的分类和履行 39
三、连带之债和按份之债的履行 44
四、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的分类和履行 49
五、金钱之债和非金钱之债的履行 51
六、利息之债和原本之债的履行 52
七、方式性债务(obligation de moyens)和结果性债务(obligation de resultat)的分类和履行 52
第十八章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54
第一节 抗辩权的概念及与违约的关系 54
第二节 同时履行抗辩权 60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 60
二、同时履行抗辩制度的适用范围 64
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69
四、同时履行抗辩权与一方违约 73
五、同时履行抗辩权与双方违约 78
六、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与解除合同 79
七、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的排除 80
第三节 后履行抗辩权 82
一、后履行抗辩权的概念 82
二、后履行抗辩权发生的条件 85
三、后履行抗辩权的效力 86
第四节 不安抗辩权 86
一、不安抗辩权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86
二、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比较 91
三、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效力 94
第五编 合同的保全 99
第十九章 代位权 99
第一节 代位权的概念和特征 99
一、代位权概述 99
二、代位权与相关概念 104
第二节 代位权的性质 106
一、关于代位权性质的各种观点 106
二、代位权性质的探讨 107
第三节 代位权的客体 110
第四节 代位权行使的要件 115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必须合法、确定 115
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116
三、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 122
四、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124
第五节 代位权诉讼的主体 126
第六节 代位权行使的范围 129
一、某一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只能以自身的债权为基础,不能以未行使代位权的全体债权人的债权为保全的范围 129
二、债权人在行使代位权时,其代位行使的债权数额应与其债权数额大致相等 130
第七节 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130
第八节 针对代位权的抗辩 135
第二十章 撤销权 138
第一节 撤销权概述 138
第二节 撤销权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比较 141
一、撤销权与代位权 141
二、撤销权与可撤销合同 142
三、撤销权制度与违约责任制度 144
四、撤销权与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145
第三节 撤销权的性质 146
第四节 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147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必须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 148
二、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有害于债权的行为 153
三、主观要件:债务人与第三人具有故意 159
第五节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 163
第六节 撤销权诉讼的主体 165
一、关于撤销之诉的原告 165
二、关于撤销之诉的被告 166
第七节 撤销权行使的效果 169
第八节 撤销权行使的期限 173
第六编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177
第二十一章 合同的变更 177
第一节 合同变更概述 177
一、合同变更的概念和特征 177
二、合同变更与合同更新 180
三、合同的变更与合同的解除 183
第二节 合同变更的要件 184
一、原已存在着合同关系 184
二、合同的变更须依当事人双方的约定或基于法律的规定并通过法院的判决或仲裁机构的裁决发生 185
三、合同变更须符合法定或约定的形式要件 187
四、必须发生合同内容的变化 188
第三节 合同变更的效力 188
第二十二章 合同权利和义务的转让 191
第一节 合同转让概述 191
一、合同转让的概念 191
二、合同转让的历史发展 195
第二节 合同权利转让 199
一、合同权利转让的概念 199
二、合同的转让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200
三、关于合同权利转让的性质 204
四、合同权利转让的要件 207
五、债权人必须向债务人及时作出债权转让的通知 214
六、债权连续让与时受让人优先权的确定 219
七、债权的部分让与 222
八、关于债权转让后的费用承担 224
九、合同权利转让的法律效力 225
第三节 合同义务的移转 227
一、合同义务移转的概念和特征 227
二、合同义务转让的三种形态 229
第四节 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概括移转 242
一、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移转 242
二、企业合并引起的债权债务概括移转 244
三、企业分立引起的债权债务概括移转 244
四、企业的改制 245
五、企业整体转让 245
六、营业转让 246
七、继承 247
第七编 合同的终止 251
第二十三章 合同终止的原因和效力 251
第一节 合同终止概述 251
一、合同终止的概念 251
二、合同终止的原因 253
第二节 合同终止的效力 256
第二十四章 清偿 261
第一节 清偿的概念和性质 261
一、清偿的概念 261
二、清偿的性质 263
第二节 清偿的主体和标的 265
一、清偿的主体 265
二、清偿的标的 270
第三节 清偿的抵充 271
一、清偿抵充的概念 271
二、清偿抵充的条件 272
三、清偿抵充的形式 273
四、法定抵充的顺序 275
第四节 债的清偿的特殊形式 277
一、非债清偿 277
二、代物清偿 277
三、提前清偿和分期清偿 282
四、以新还旧 283
第二十五章 合同的解除 285
第一节 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特征 285
第二节 合同解除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288
一、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 288
二、合同解除与拒绝履行 291
三、合同解除与合同无效 292
四、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 293
第三节 约定解除 294
一、协议解除 294
二、约定解除权 297
第四节 法定解除 300
一、法定解除的概念和条件 300
二、法定解除的具体情况 306
第五节 合同解除的程序 313
一、合同解除的程序概述 313
二、合同解除权的行使 316
第六节 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321
一、关于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 321
二、返还请求权 323
三、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 325
四、合同解除与实际履行等措施 327
第七节 合同解除与情势变更制度 328
一、情势变更制度概述 328
二、情势变更的构成要件 331
三、情势变更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333
四、情势变更的效力 337
第二十六章 抵销 341
第一节 抵销概述 341
一、抵销的概念和特征 341
二、抵销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344
第二节 法定抵销 346
第三节 约定抵销 356
第四节 抵销权行使的效力 361
第二十七章 提存 364
第一节 提存概述 364
一、提存的概念和特征 364
二、提存的性质 367
三、提存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369
第二节 提存的主体和条件 370
一、提存的主体 370
二、提存的条件 372
三、债务人应履行通知义务 378
第三节 提存的效力 379
第二十八章 免除和混同 385
第一节 免除 385
一、债务免除的概念和特征 385
二、关于债务免除的性质 386
三、债务免除的要件 389
四、债务免除的效力 391
第二节 混同 392
一、混同的原因 393
二、混同的效力 394
第八编 违约责任的基本原理 397
第二十九章 违约责任概述 397
第一节 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397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 397
二、违约责任的特征 402
第二节 违约责任与违约补救 406
一、违约责任与违约补救的概念比较 406
二、救济累积理论 409
第三节 违约责任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410
一、违约责任与合同责任 410
二、违约责任与债务不履行的责任 412
三、违约责任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 414
四、违约责任与瑕疵担保责任 417
第四节 基于违约的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体系 422
一、债权请求权的概念及与违约责任的关系 422
二、基于违约的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体系 424
第三十章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 428
第一节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428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428
二、两大法系的比较 429
三、我国合同法中的归责原则 435
第二节 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449
一、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概述 449
二、违约行为 451
第三节 违约责任的特殊构成要件 458
一、过错 458
二、损害 464
第三十一章 违约行为形态 466
第一节 违约行为形态概述 466
一、违约行为形态的体系 466
二、违约行为的分类 470
第二节 拒绝履行 474
一、拒绝履行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474
二、拒绝履行的法律效果 477
第三节 履行迟延 478
一、履行迟延的概念和特征 478
二、债务人迟延 481
三、受领迟延 486
第四节 不适当履行 490
一、不适当履行 490
二、加害给付 493
三、不适当履行的责任形式 500
第五节 预期违约 502
一、预期违约的概念和特征 502
二、明示毁约 508
三、默示毁约 515
第六节 对履行不能作为违约形态的探讨 523
一、自始履行不能与合同无效 523
二、嗣后不能与违约形态 528
三、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536
第三十二章 免责事由 539
第一节 免责事由概述 539
一、免责事由的概念 539
二、违约责任中的免责事由与侵权责任中的免责事由的区别 541
第二节 不可抗力 543
一、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的必要性 543
二、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的必要性 547
三、不可抗力的内容和性质 549
四、不可抗力的类型 551
五、不可抗力条款 553
六、不可抗力的效力 557
第三节 免责条款 560
一、免责条款的概念 560
二、免责条款的合理性 561
三、免责条款的分类 563
四、免责条款的有效性 564
第四节 债权人的过错 568
第九编 违约责任形式 573
第三十三章 实际履行 573
第一节 实际履行概述 573
一、实际履行的概念 573
二、实际履行的特点 574
第二节 实际履行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576
一、实际履行与全面履行原则 576
二、实际履行与损害赔偿 576
三、实际履行与补救措施 577
四、实际履行与强制执行 578
五、实际履行与提存 579
第三节 实际履行制度的比较分析 580
一、罗马法 580
二、大陆法 581
三、英美法 582
四、《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 584
五、我国实际履行制度的发展 585
第四节 金钱债务的实际履行 586
第五节 非金钱债务的实际履行 589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589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591
三、必须要由非违约方在合理期限内提出继续履行的请求 593
第六节 实际履行的适用范围 594
一、实际履行在违约中的运用 594
二、效率违约理论与实际履行 596
第三十四章 违约损害赔偿 600
第一节 违约损害赔偿概述 600
一、违约损害赔偿的概念 600
二、违约损害赔偿与其他补救方式的区别 603
三、损害赔偿的目的和样态 605
四、损害赔偿的性质 608
第二节 违约损害赔偿与其他损害赔偿 610
一、违约损害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 610
二、违约损害赔偿与对人身伤亡的赔偿 611
三、违约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 616
第三节 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 618
一、损害事实 619
二、违约行为 625
三、违约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625
第四节 违约责任中的完全赔偿原则 629
一、积极损失 630
二、可得利益 631
第五节 关于期待利益和信赖利益的问题 636
一、期待利益 636
二、信赖利益 641
第六节 违约损害赔偿的计算 648
一、价格、时间和地点在计算损害赔偿中的意义 648
二、损害赔偿计算的两种方法 651
三、各种违约中的损失计算 653
第七节 完全赔偿的具体运用 658
第八节 约定损害赔偿 664
一、约定损害赔偿的概念 664
二、约定损害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666
三、约定损害赔偿的效力 670
第九节 损害赔偿的限制 671
一、可预见性标准 672
二、减轻损失的规则 675
三、混合过错规则 682
四、损益相抵 685
第十节 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 688
一、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概念和功能 688
二、惩罚性损害赔偿适用于合同责任的特点 691
第三十五章 违约金责任 695
第一节 违约金概述 695
一、违约金的概念和特征 695
二、违约金的功能 699
第二节 对违约金性质的探讨 702
一、关于违约金的两种属性 702
二、我国《合同法》上违约金的性质 704
第三节 违约金与其他补救方式的比较 708
一、违约金与损害赔偿 708
二、违约金与实际履行 711
三、违约金与解除合同 712
第四节 违约金责任的成立 713
第五节 对违约金数额的调整 715
一、违约金数额调整的要件和程序 715
二、根据实际损失调整数额应注意的问题 719
三、违约金数额调整的依据 722
第三十六章 定金责任 724
第一节 定金的概念 724
第二节 定金的种类 726
一、立约定金 727
二、证约定金 728
三、成约定金 731
四、解约定金 733
五、违约定金 735
六、关于定金类型的总结 737
第三节 关于定金性质的探讨 738
一、关于定金的担保作用 738
二、关于定金作为责任形式的问题 740
三、关于定金是否具有预付款的性质问题 742
四、关于定金在交付后是否发生所有权的移转 743
第四节 定金责任的构成要件 744
第五节 定金责任与其他责任形式 746
一、违约定金与损害赔偿 746
二、定金责任与实际履行 749
三、定金与违约金 750
第六节 关于定金数额的计算和责任的承担 753
参考文献 755
第一版后记 765
修订版后记 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