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思维学导式教学概述 1
第一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本质 2
一、思维学导式教学的发展与演变 2
二、思维学导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5
三、思维学导式教学总的指导思想 12
四、思维学导式教学设计的本质 21
第二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的实践意义 38
一、思维学导式教学与素质教育 39
二、思维学导式教学与创新教育 43
三、思维学导式教学与现实教学 45
第二章 思维学导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原则 48
第一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9
一、主体教育理论 49
二、皮亚杰教育理论 50
三、建构主义理论 50
四、波利亚教育理论 51
五、赞可夫教学理论 51
六、布卢姆教学理论 52
七、素质教育创新理论 52
八、自组织理论和整体教育理论 53
九、心理科学理论 54
十、情感教育理论 54
第二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的原则 54
一、主体参与原则 55
二、创设问题原则 62
三、暴露过程原则 70
四、民主和谐原则 78
五、因课而异原则 79
六、评价激励原则 79
第三章 思维学导式教学的特点和策略 81
第一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的特点 82
一、指向性 82
二、活动性 83
三、合作性 85
四、探究性 86
五、开放性 87
六、生成性 88
第二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的策略 90
一、动机激发策略 92
二、设疑促思策略 95
三、参与探究策略 101
四、交往互动策略 103
五、差异发展策略 104
六、体验成功策略 105
第三节 思维学导式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107
一、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 107
二、新课标对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110
第四章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问题思维的教学设计 130
第一节 对数学问题的一般认识 132
一、问题的本质含义 132
二、问题的变更形式 136
三、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 139
第二节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设计 141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途经 141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特征 146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 149
四、问题意识的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158
第三节 培养学生问题思维的教学设计 161
一、问题思维的培养措施 161
二、问题思维的培养要求 177
三、问题思维的培养的教学模式 186
第五章 数学课型与思维学导式的教学模式 196
第一节 关于课型 198
一、课型的概念及分类 198
二、课型的结构 199
三、课型的特征和对教学的要求 202
第二节 教学模式 203
一、模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203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 206
三、教学模式的功能 208
四、教学模式的分类 209
五、教学模式的构建 211
六、学习、研究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方法 212
七、课型和教学模式的联系和区别 213
第三节 数学课型的教学模式及实践 215
一、概念课教学模式 215
(一)模式框架 215
(二)模式说明 216
(三)典型课例 218
二、定理(公式)课教学模式 238
(一)模式框架 238
(二)模式说明 238
(三)典型课例 240
三、例题(习题)课教学模式 252
(一)模式框架 252
(二)模式说明 252
(三)典型课例 254
四、复习(专题)课教学模式 276
(一)模式框架 276
(二)模式说明 276
(三)典型课例 278
五、评课教学模式 296
(一)模式框架 296
(二)模式说明 296
六、课题研究课的教学模式 300
(一)模式框架 300
(二)模式说明 300
第六章 思维学导式教学的评价体系 306
第一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307
第二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评价的作用 316
一、“自我评价”中学习主体的作用 316
二、“相互评价”与创造中的多元价值 317
三、“探索式评式”允许错误 320
第三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评价方式 323
一、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323
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324
三、基础知识的评价与基本技能的评价相结合 324
四、智力因素的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 325
五、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325
第四节 思维学导式教学评价的手段 325
一、“延迟评判”,多触角地体验数学 325
二、短语式评价中的爱护 328
主要参考文献 336
附:林伟小传 339
后记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