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纸币的由来与中国钱庄票 1
一、“钱庄票”——具有中国特色的早期货币 2
二、“钱帖”的传说 17
第二章 清朝末年的货币 18
一、清朝末年方孔钱(制钱) 19
二、清朝末年机制铜元(铜币) 19
三、清朝末年银两、银元 20
四、清朝末年中央和地方银行所发行的钞票 20
第三章 鸦片战争后外国银行、外国货币流入中国 25
一、鸦片战争和外国银元的泛滥 26
二、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市面流通的部分外国银元 26
三、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设立银行、发行货币 27
第四章 中国第一家民办商业银行的诞生 40
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 41
第五章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43
一、中华民国金币券 44
二、辛亥革命期间各省发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钞票 45
第六章 中华民国建立和民国时期所发行的货币 49
一、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金属币) 50
二、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中央政权发行的货币 50
三、民国时期财政部、各专业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 90
四、民国时期各省市地方银行发行的货币(纸币/金属币) 103
第七章 军阀割据时期的军票 163
一、广西临时军用票 164
二、“西北银行”军用票 165
三、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军票 166
四、河南金库流通券改军用券 168
五、山东省军用券 168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苏维埃政权发行的货币 169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金属币、纸币 170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战争公债券 171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建设公债券 172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 172
五、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 173
六、湘鄂赣省工农银行 173
七、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 174
八、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 175
九、鄂东南工农兵银行 176
十、鄂东南工农银行 176
第九章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时期的货币、债券 178
一、“支那事变”储蓄债券 179
二、“大东亚战争”国库债券 179
三、战时报国债券 180
四、特别报国债券 181
五、日本侵华期间扶植日伪政权所发行的货币 182
六、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发行的军票 195
第十章 中国人民抗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货币、债券 200
一、陕甘宁边区银行(延安光华商店) 201
二、晋察冀边区银行 204
三、上党银号 207
四、冀南银行 208
五、长城银行 209
六、东北银行 210
七、北海银行 212
八、鲁西银行(鲁西行署) 214
九、豫鄂边区建设银行 216
十、华中银行 216
十一、中州农民银行 218
十二、西北农民银行 219
十三、关东银行 221
十四、浙东银行 221
十五、江淮银行 222
十六、嫩江省银行 223
十七、冀中区献县农村合作社 223
十八、冀中第五行政区银钱局 224
十九、南方人民银行 224
二十、滇黔桂边区贸易流通券 224
二十一、胶东各县地方流通券(栖霞、掖县) 225
二十二、香河县流通券 225
二十三、抗战时期山东国民党各军事集团及地方武装发行的流通券 226
二十四、其他抗日团体发行的流通券 229
二十五、苏联红军司令部在中国发行的军票 232
第十一章“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和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234
一、“人民币”的前身和币称的由来 235
二、在战争中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235
第十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人民币的发行 242
一、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套人民币 243
二、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套人民币 244
三、中国人民银行第四套人民币 246
四、中国人民银行第五套人民币 248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流通金属币 250
第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人民币特种票券 253
一、中国人民银行期票 254
二、军用代金券 257
三、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兑换券” 257
四、财政部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券(1954—1958年) 258
五、国库券(1981—1997年) 261
六、其他有价证券 265
第十四章港、澳、台地区的货币 270
一、香港地区的货币 271
二、澳门地区发行的货币 278
三、台湾地区发行的货币 281
第十五章 纪念币、观赏币、趣味币 286
一、民国时期纪念币(纸币、金属币) 28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的纪念币(纸币、金属币) 288
三、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纪念币(纸币、塑料币、金属币) 293
四、观赏币 294
五、趣味币 296
附录 中国近代银行业大事记 297
参考文献 299
编后语:我的收藏之路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