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3
前言 15
石库门建筑特色 19
石库门的昨天 19
石库门名称的由来 20
石库门建筑的演变 22
早期石库门里弄 24
后期石库门里弄 26
广式里弄 28
新式里弄 30
石库门和里坊门的演变 32
石库门的演变 32
里坊门的演变 36
石库门天井特色 38
石库门装饰特点 40
石库门里弄命名 42
石库门大房东 44
二房东与“七十二家房客” 46
石库门的今天 48
梅兰坊 48
尚贤坊 50
万宜坊 52
石库门的明天 54
商业改造模式 54
城市更新模式 56
原生态保护模式 58
石库门居民生活习惯 62
起居习惯 62
吃饭 62
洗衣 64
倒马桶 66
乘风凉 68
俚语习俗 70
螺蛳壳里做道场 70
孵太阳 72
开天窗 74
打开天窗说亮话 76
邻里关系 78
邻里称呼 78
邻里照顾 80
有来有往 82
端来端去 84
借来借去 86
代邻居接待客人 88
勤俭持家 90
会算计的主妇 90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92
石库门弄堂小商小贩 94
弄堂叫卖声 94
昼夜叫卖 96
拂晓 96
清早 98
早饭 100
傍晚 102
深夜 104
季节叫卖 106
初夏 106
盛夏 108
夏秋之交 110
小食叫卖 112
特色小吃 112
糖粥 114
白果 116
酒酿小圆子 118
栀子花——白兰花 120
梨膏糖 122
修补叫卖 124
叫“买” 124
修洋伞 126
修棕绷 128
削刀磨剪刀 130
瓷器活 132
弄堂小摊小店 134
皮匠摊 134
小书摊 136
理发摊 138
爆炒米花 140
老虎灶 142
石库门弄堂儿童游戏 144
捉迷藏 144
撑骆驼 146
滚铁环 148
扯响铃 150
斗鸡 152
抽“贱骨头” 154
豆腐格子 156
官兵捉强盗 158
丢手绢 160
跳橡皮筋 162
踢毽子 164
老鹰捉小鸡 166
跳绳 168
拔萝卜 170
猜东猜 172
找朋友 174
打弹子 176
掴括片 178
香烟牌子 180
挑绷绷 182
掼结子 184
造房子 186
石库门人文情怀 188
石库门的历史见证 188
一大会址:树德里 188
中国青年团旧址:渔阳里 190
新文化的活动据点:铭德里 192
戏剧活动姐妹花的住所:和合坊 194
外国元首的钟情:步高里 196
南国社成立地:淮海坊 198
国画大师荟萃:永裕里 200
恋情良缘:尚贤坊 202
石库门群星璀璨 204
鲁迅与景云里 204
茅盾与景云里 206
巴金与淮海坊 208
张大千与西成里 210
邹韬奋与万宜坊 212
瞿秋白与亨昌里 214
丰子恺与长乐村 216
《觉悟》与三益里 218
亭子间文学 220
石库门民间文学 222
歌谣 222
栀子花香幸福来 224
正月里来是新春 226
谚语 228
家庭、伦理 228
求知 230
勤俭持家 232
童谣 234
外婆桥 234
骑竹马 236
儿歌 238
落雨喽,打烊喽 238
一歇哭,一歇笑 240
新剃头,要打头 242
赖学精,白相精 244
冬瓜皮,西瓜皮 246
大头,大头 248
抬轿子 250
放纸鹞 252
拉锯,拉锯 254
游戏歌谣 256
抽中指 256
躲蚊子 258
拉勾 260
木头人 262
捉蜻蜒 264
笃笃笃,卖糖粥 266
附录 269
选自《说说画画上海老行当——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 270
老虎灶 270
小书摊 272
卖栀子花白兰花 274
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 276
外国人磨刀 278
倒马桶 280
选自《老上海小百姓》 282
亭子间作家 282
爆炒米花 284
腾讯网:《我的石库门记忆》博客大赛获奖作品选 286
我的石库门记忆 287
石库门——“安居乐业”的家园 287
石库门——“客商云集”的会所 290
石库门——“历史文化”的印痕 292
我同石库门 297
主要参考文献 301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