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药商品学的定义 1
第二节 中药商品学的任务 2
第三节 中药商品的名称 3
第四节 中药商品的分类 6
第二章 中药商品学的发展简史 8
第一节 本草的沿革 8
第二节 中药商品的形成与发展 9
第三节 中药商品学的形成 10
第三章 中药资源 11
第一节 中药的来源 11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分布 12
第三节 道地药材 15
第四节 中药资源的开发 18
第五节 中药资源的保护 20
第四章 中药的采收与加工 22
第一节 中药的采收 22
第二节 中药的加工 26
第五章 中药商品鉴定 30
第一节 鉴定的任务 30
第二节 鉴定的方法 31
第六章 中药商品的质量 35
第一节 中药商品质量的概念 35
第二节 中药商品质量的意义 35
第三节 影响中药商品质量的因素 36
第四节 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 38
第五节 中药商品质量的测定 39
第六节 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 43
第七节 中药商品规格与等级的制定 44
第七章 中药商品的包装 47
第一节 中药商品包装的概念和作用 47
第二节 中药商品包装的分类 48
第三节 包装的说明与要求 49
第四节 中药商品包装策略 50
第八章 中药商品的贮藏 51
第一节 中药商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变质现象 51
第二节 中药商品贮藏变质的影响因素 54
第三节 中药商品的贮藏养护方法 57
第四节 中药商品的仓储保管 60
第九章 中药商品的经营与管理 65
第一节 国家药品管理机构 65
第二节 国家对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规定 66
第三节 中药市场 68
第四节 中药商品的流通与管理 70
第五节 中药商品价格 71
第六节 中药商品商标 73
第七节 中药商品广告 74
第八节 中药生产、经营管理法规 76
第九节 中药商品经营中的经济合同 78
第十章 中药商品的国际贸易 84
第一节 中药对外贸易简史 84
第二节 国际中药市场 84
第三节 进出口中药 86
第四节 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6
第2篇 中药材商品 90
第十一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90
第一节 根类药材 90
直根类药材 91
广防己 91
牛膝 91
川牛膝 92
商陆 93
银柴胡 94
白芍 95
赤芍 96
白头翁 97
防己 98
板蓝根 98
地榆 99
苦参 100
山豆根 101
甘草 102
黄芪 103
远志 105
人参 106
白芷 112
当归 114
独活 116
前胡 117
防风 118
柴胡 119
明党参 120
北沙参 121
秦艽 122
紫草 123
丹参 124
黄芩 125
玄参 126
巴戟天 127
茜草 128
桔梗 129
党参 130
木香 132
须根类药材 133
威灵仙 133
龙胆 134
紫菀 135
块根类药材 135
何首乌 136
草乌 136
川乌 137
附子 138
葛根 140
三七 141
地黄 142
天花粉 143
百部 144
天冬 145
麦冬 146
郁金 147
第二节 根茎类药材 148
块状根茎类药材 149
狗脊 149
大黄 149
川芎 151
藁本 152
白术 153
苍术 154
黄精 155
干姜 156
莪术 157
姜黄 158
天麻 158
香附 159
条状根茎类药材 160
绵马贯众 160
黄连 161
羌活 162
胡黄连 163
石菖蒲 164
知母 164
山药 165
球茎类药材 167
延胡索 167
泽泻 167
三棱 168
白附子 169
天南星 169
半夏 170
鳞茎类药材 171
川贝母 171
浙贝母 172
平贝母 174
第十二章 茎木类药材 175
海风藤 175
桑寄生 176
槲寄生 176
关木通 177
川木通 178
大血藤 178
鸡血藤 179
钩藤 180
檀香 180
苏木 181
降香 182
沉香 182
第十三章 皮类药材 184
第一节 树皮类药材 184
厚朴 184
肉桂 186
杜仲 188
黄柏 189
秦皮 190
海桐皮 191
第二节 根皮类药材 191
桑白皮 191
牡丹皮 192
白鲜皮 194
五加皮 194
香加皮 195
地骨皮 195
第十四章 叶类药材 197
侧柏叶 197
桑叶 198
大青叶 198
蓼大青叶 199
枇杷叶 199
番泻叶 200
艾叶 201
紫苏叶 201
枸骨叶 202
第十五章 花类药材 204
辛夷 204
槐花 205
芫花 206
丁香 206
密蒙花 207
洋金花 208
金银花 208
菊花 210
野菊花 212
旋覆花 212
款冬花 213
红花 213
西红花 214
松花粉 215
蒲黄 216
第十六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217
第一节 果实类药材 217
八角茴香 217
五味子 218
木瓜 219
山楂 220
乌梅 221
金樱子 222
补骨脂 222
枳壳 223
枳实 224
陈皮 225
化橘红 226
吴茱萸 227
鸦胆子 228
巴豆 228
使君子 229
诃子 230
小茴香 231
山茱萸 231
连翘 232
女贞子 233
枸杞子 234
栀子 235
紫苏子 235
瓜蒌 236
牛蒡子 237
砂仁 237
豆蔻 239
益智 239
第二节 种子类药材 240
柏子仁 241
莲子 241
肉豆蔻 242
葶苈子 243
芥子 243
苦杏仁 244
桃仁 245
沙苑子 246
决明子 247
酸枣仁 247
胖大海 248
马钱子 249
菟丝子 250
车前子 250
薏苡仁 251
槟榔 251
第十七章 全草类药材 253
石韦 253
麻黄 254
细辛 255
淫羊藿 257
仙鹤草 258
紫花地丁 259
金钱草 259
薄荷 260
紫苏梗 261
荆芥 262
益母草 263
广藿香 263
白花蛇舌草 265
肉苁蓉 265
茵陈 267
青蒿 268
蒲公英 269
石斛 269
穿心莲 271
淡竹叶 272
第十八章 藻菌类药材 274
昆布 274
海藻 275
冬虫夏草 275
茯苓 276
猪苓 278
马勃 279
灵芝 281
第十九章 树脂类药材 282
苏合香 282
乳香 283
没药 284
阿魏 285
安息香 286
血竭 287
第二十章 其他类药材 289
海金沙 289
青黛 289
儿茶 290
冰片 291
五倍子 292
芦荟 293
天竺黄 294
琥珀 295
第二十一章 动物类药材 297
第一节 昆虫类药材 298
九香虫 298
僵蚕 299
土鳖虫 299
桑螵蛸 300
斑蝥 301
蝉蜕 302
第二节 甲、壳、骨、角与胶质类药材 302
牡蛎 302
石决明 303
海螵蛸 304
龟甲 305
鳖甲 306
穿山甲 306
鹿茸 307
阿胶 310
羚羊角 311
第三节 全身、皮、肉与脏器类药材 312
地龙 313
水蛭 313
全蝎 314
蜈蚣 315
海马 316
海龙 316
蕲蛇 317
金钱白花蛇 318
乌梢蛇 318
蛤蚧 319
熊胆 320
哈蟆油 321
第四节 分泌物与排泄物类药材 321
珍珠 322
蟾酥 323
牛黄 324
麝香 325
五灵脂 327
蜂蜜 327
第二十二章 矿物类药材 329
第一节 砷、汞与铅类药材 331
信石 331
雄黄 331
朱砂 333
第二节 铜、铁与铝类药材 334
赭石 334
禹余粮 335
自然铜 335
磁石 336
第三节 钠、钙、镁与硅类药材 336
芒硝 336
石膏 337
滑石 338
第四节 化石与其他类药材 339
龙骨 339
龙齿 340
炉甘石 340
硫黄 341
第3篇 中成药商品 342
第二十三章 中成药商品概述 342
第一节 常用中成药剂型 342
第二节 中成药质量的检测 343
第三节 中成药商品的鉴定 347
第二十四章 中成药商品各论 349
第一节 内科用药 349
一、感冒类药 349
二、暑湿类药 350
三、咳嗽类药 351
四、中风后遗症类药 352
五、眩晕类药 353
六、头痛类药 353
七、郁证类用药 355
八、食滞类药 355
九、胃病类药 356
十、便秘类药 357
十一、腹泻类药 358
十二、虚证类药 359
十三、失眠类药 361
第二节 外科用药 363
一、烫伤类药 363
二、冻伤类药 364
三、虫咬类药 364
四、疖类药 365
五、痔类药 365
第三节 骨伤科用药 366
一、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类药 366
二、腰腿痛类药 367
第四节 妇科用药 368
一、月经不调类药 368
二、痛经类药 369
第五节 儿科用药 370
一、小儿感冒类药 370
二、小儿咳嗽类药 371
三、厌食类药 372
第六节 皮肤科用药 373
一、脚湿气类药 373
二、粉刺类药 373
三、风瘙痒类药 374
四、荨麻疹类药 375
五、湿疹类药 375
第七节 五官科用药 376
一、迎风流泪类药 376
二、视疲劳类药 377
三、耳鸣耳聋类药 377
四、鼻病类药 378
五、咽喉病类药 379
六、口疮类药 380
附录 381
药名汉语拼音索引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