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富论 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喜在,王大超,刘鹏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06025994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理想 1

一、人类启蒙大师关于民富的论述 1

中国人类启蒙大师关于民富的论述 1

国外人类启蒙大师关于民富的论述 10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17

关于剩余价值的发现及对剥削秘密的科学揭示 17

关于推翻剥削制度,建立未来社会制度的预言 19

关于未来社会人类共同富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22

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发展 24

列宁、斯大林的发展 24

毛泽东的发展 29

四、邓小平的贡献 32

共同富裕取向论 34

共同富裕途径论 36

共同富裕内涵论 37

共同富裕策略论 39

第二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1

一、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41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41

少富多穷也不是社会主义 46

发展才是硬道理 52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60

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 6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 64

几种偏差的共同富裕观 67

三、共同富裕的特征与涵义 71

共同富裕的内涵 71

共同富裕的特征 76

第三篇 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 79

一、一部分人先富政策的提出和发展 79

一部分人先富政策的提出 79

一部分人先富政策的发展 81

二、一部分人先富是全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83

多种分配方式与一部分人先富 83

市场经济与一部分人先富 86

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90

三、一部分人先富的手段和途径 95

先富的标准和一部分人先富的手段 95

一部分人先富的途径 102

四、先富者主体的导向功能与结构重塑 109

我国现阶段先富者主体结构 109

先富者主体的导向功能 118

先富者结构的重塑 120

第四篇 共同富裕是两极分化的对立物 123

一、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 123

贫富差距的内涵及转型期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123

贫富差距扩大与两极分化的关系 133

二、两极分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37

两极分化质的评价标准 137

两极分化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42

三、剥削在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154

对剥削的经济学涵义的不同理解 154

剥削在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157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剥削现象 160

从“三个有利于”标准角度分析剥削现象 161

四、共同富裕是两极分化的对立物 163

共同富裕是两极分化的异己物 163

共同富裕是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必然途径 166

第五篇 共同富裕是动态运动过程 169

一、贫穷与富裕是相对的概念 169

时间上,历史纵向比较的相对性 169

空间上,现实横向比较的相对性 172

主观上,思想认识的差异性 174

方法上,衡量指标本身的相对性 176

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 181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 18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取向 186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189

三、公平与共同富裕 193

公平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193

公平与平等的经济学比较 19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的社会评价和价值判断 20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要求 204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共同富裕的前提 208

效率的经济学含义 208

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210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18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共同富裕的政策保证 223

第六篇 公有制与共同富裕 231

一、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 231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1

对市场取向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认识 234

二、公有制应当寻找更加有效的实现形式 239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239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独立的构成形式 242

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245

三、公有制下致富的主要模式 250

南街模式 250

横店模式 257

苏南模式 263

温州模式 271

对公有制下探索致富道路的简评 275

第七篇 共同富裕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287

一、共同富裕的历史性 28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目标 287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288

共同富裕的阶段性 288

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性 289

二、当前的地区发展差距及其成因分析 290

地区发展差距 290

资源条件的基础性原因 295

政策性原因 298

制度结构原因 302

三、居民收入差距、成因及贫困的弱势处境 306

居民收入差距 306

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初步分析 315

城乡贫困阶层的弱势处境 321

四、现阶段制约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主要因素 329

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 329

科教水平与现代化水平 334

五、两大顽症现实地规定了共同富裕的艰巨性 340

农民弱势处境的一般性原因 340

权力腐败及其诱因分析 346

制度结构的深层缺陷是社会不公正的根本原因 356

第八篇 积极创造共同富裕的实现条件 371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71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决策与战略构想 371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380

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原则 383

思想意识的率先嬗变 394

二、良好的制度体制环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402

建立法制化的产权保障制度 402

在体制上使程序和规则公正化 408

探索权力体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410

三、编织有效的社会安全网 417

培育公民社会以发挥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 417

建立以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的社会安全网 426

后记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