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经济学的定义 1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第三节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5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6
上篇 微观经济学 11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11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11
一、需求 11
二、供给 15
第二节 市场均衡与均衡价格 18
一、市场均衡的决定过程 18
二、不稳定均衡 21
第三节 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23
第三章 弹性理论 26
第一节 弹性的概念和意义 26
第二节 需求弹性 27
一、需求价格弹性 28
二、需求收入弹性 34
三、需求交叉弹性 36
第三节 供给弹性 37
一、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 37
二、供给价格弹性的六种情况 38
三、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经济因素 40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2
第一节 消费者偏好——效用理论 42
一、欲望 42
二、效用 43
三、消费者均衡 46
四、消费者剩余 48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49
一、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49
二、无差异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图 49
三、边际替代率 53
四、预算线 54
五、消费者均衡 56
六、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57
七、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59
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0
九、正常品、低劣品和吉芬之谜 61
第三节 风险决策理论 63
一、风险状态下的选择 63
二、风险状态下选择的实例 65
第五章 厂商理论(一)——生产理论 68
第一节 生产函数 68
一、什么是生产 68
二、生产的三要素 69
三、生产函数 69
第二节 生产可能性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70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70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72
三、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变化和特殊形态 73
第三节 使用一个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及生产的三阶段 75
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75
二、生产的三阶段 78
第四节 使用两个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及生产者均衡 79
一、等产量曲线及其特点 79
二、等产量曲线的“脊线”和生产区域 81
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82
四、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85
五、等成本线 87
六、生产者均衡 88
七、生产扩展线 91
第五节 投入多种要素的生产 92
一、多要素投入的约束线 92
二、多要素投入的最优选择 93
第六章 厂商理论(二)——成本理论 95
第一节 机会成本 95
一、社会成本 95
二、私人成本 96
三、利润 97
第二节 短期成本理论 98
一、短期总成本曲线 98
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99
三、各种成本之间关系的曲线分析 102
第三节 长期成本理论 104
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成 104
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点 106
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09
四、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 110
第七章 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一节 完全竞争情况下的市场需求 112
一、完全竞争的定义 112
二、完全竞争情况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 113
三、完全竞争情况下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14
第二节 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115
一、市场期的价格决定 115
二、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短期均衡——总量分析法 116
三、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短期均衡——边际分析法 118
四、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短期利润或亏损 120
五、沉没成本和退出生产 121
六、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122
第三节 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123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23
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24
三、完全竞争情况下长期均衡的途径和蛛网定理 126
四、完全竞争情况下的经济效率 128
五、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129
第八章 市场理论(二)——完全垄断市场理论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特点 131
一、完全垄断的定义 131
二、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132
第二节 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136
一、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总量分析法 136
二、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边际分析法 137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利润 138
四、完全垄断厂商没有一条短期供给曲线 139
第三节 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139
一、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139
二、完全垄断的效率分析及垄断势力的测定 140
三、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区别 141
第四节 政府对完全垄断的管制 142
一、价格管制 142
二、征收定额税 143
三、征收定率税 144
第五节 完全垄断的价格差别 146
一、第一级价格差别 146
二、第二级价格差别 146
三、第三级价格差别 147
第九章 市场理论(三)——垄断竞争市场理论第一节 垄断竞争情况下的市场需求 150
一、垄断竞争的定义 150
二、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 152
第二节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53
第三节 垄断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154
一、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54
二、理想产量和超额能力 155
三、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及完全垄断的比较 156
四、对垄断竞争模型的批评 157
第十章 市场理论(四)——寡头市场的理论第一节 寡头市场的垄断条件 159
一、寡头的定义 159
二、寡头市场的假定条件 160
第二节 寡头模型 160
一、古尔诺模型 160
二、贝特兰模型 163
三、埃奇沃思模型 163
四、张伯伦模型 164
五、折弯需求曲线模型 165
六、卡特尔模型 166
七、价格领导模型 168
第三节 寡头的长期均衡 171
一、寡头厂商的长期均衡 171
二、寡头模型和完全竞争模型的比较 172
三、四种市场模型的类型比较 173
第十一章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174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174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179
第二节 工资理论 179
一、工资的概念 179
二、社会工资水平的决定 180
三、竞争性的工资率 182
四、买方垄断的工资率 183
五、集体议价的工资率 184
第三节 利息理论 185
一、资本的概念 185
二、早期的利息理论 185
三、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 186
四、纯利息率概念 188
第四节 地租理论 189
一、土地的概念和性质 189
二、地租的生产 189
三、级差地租 190
四、准地租和生产者剩余 191
第五节 利润理论 192
一、利润概念的形成和区分 192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润的学说 193
三、利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195
下篇 宏观经济学 199
第十二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第一节 政府的经济作用 199
一、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199
二、政府的经济作用 200
第二节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202
一、洛伦茨曲线 202
二、基尼系数 203
第三节 政府的税收和收入再分配 204
一、征税的原则 204
二、税金转嫁 205
三、累进税、比例税和累退税 207
四、直接税与收入再分配 209
五、间接税与收入再分配 210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 212
第一节 经济总流程 212
一、最简单的经济流程——两部门经济循环 212
二、漏出和注入 214
三、政府部门的介入——三部门经济循环 215
四、开放经济——四部门经济循环 216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 218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218
二、GDP的统计——产品流动法和支出法 220
三、GDP的统计——收入法 223
四、GDP的统计——增值法 224
五、GDP中的五个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226
六、用GDP作为经济活动衡量标准的缺点 227
第三节 GDP的价格矫正 230
一、GDP价格矫正指数 230
二、消费品价格指数 232
三、生产品价格指数 234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236
第一节 消费与储蓄 236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36
二、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236
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237
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238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239
六、长期消费曲线和短期消费曲线 240
第二节 消费函数理论 242
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 242
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 242
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 243
四、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 244
第三节 投资理论 246
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 246
二、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 247
三、资本的边际效率 247
四、投资需求曲线及其变动因素 249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250
一、有效需求原理 250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 251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 254
一、45°曲线图形分析 254
二、具体数字分析 255
第六节 乘数理论 256
一、乘数理论 256
二、乘数的计算与区别 259
三、平衡预算乘数 262
四、对外贸易乘数 264
第十五章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267
第一节 货币的发展与职能 267
一、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267
二、货币的职能与种类 268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和货币数量论 270
一、货币的需求 270
二、货币数量论 272
第三节 银行的起源与现代银行体系 274
一、银行的起源 274
二、美国的银行体系 274
第四节 银行存款准备制度与银行存款的创造 276
一、银行的准备金制度 276
二、资产负债平衡表 277
三、银行存款的创造 279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 281
一、公开市场操作 282
二、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 282
三、改变法定准备率 283
四、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批评 284
第十六章 国民收入的均衡 288
第一节 商品市场的均衡 288
一、自发性支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88
二、IS曲线的形成 291
三、使IS曲线移动的因素 293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 295
一、收入和利率决定货币需求 295
二、LM曲线的形成 296
三、使LM曲线移动的因素 297
第三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299
一、IS—LM曲线分析法 299
二、宏观经济的均衡过程 301
第十七章 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302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财政政策的目标 302
二、菲利普斯曲线 306
三、奥肯定律 309
四、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309
五、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314
六、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 315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效果 316
一、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 316
二、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318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效果 320
第三节 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321
一、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 322
二、供应学派的货币政策 325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理论 327
第一节 加速原理 327
一、加速原理的概念 327
二、资本—产量比率和加速数 328
三、加速原理举例 328
四、对加速理论的批评 331
第二节 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331
一、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331
二、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所说明的问题 335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种类和阶段 335
一、经济周期的种类 335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336
第四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339
一、消费不足论 339
二、货币性投资过度论 339
三、创新论 339
四、心理自生周期论 340
五、太阳黑子论 340
六、政治因素论 340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理论 342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342
一、经济增长的概念 342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及历史背景 342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344
一、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344
二、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348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348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 349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349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比较 351
第四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352
一、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352
二、新剑桥模型与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比较 353
第五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354
一、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 354
二、丹尼森的具体分析 355
第六节 经济增长极限理论 357
一、经济增长极限理论 357
二、对经济增长极限理论的批评 358
主要参考文献 362
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