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征服中国 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荷)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14018616
  • 页数:4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以细致入微的实证功夫描述了公元4世纪、5世纪初的中国佛教,丰富了我们对佛教本土化、中国佛教史的认识,也加深了我们对文化传播规律的了解。

序言 1

第二版序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国佛教” 1

二、“士大夫”和“士大夫佛教” 4

三、有教养的僧人 6

四、早期资料 9

史传著作 9

早期护教及传教文献 10

第二章 历史概观(公元1-4世纪初) 21

一、汉代佛教 22

世俗史籍中的佛教 22

佛教传入诸传说 22

从西北输入 25

汉地外国人的佛教 26

中亚的汉人:景卢和班勇 27

楚王英:公元65年彭城的佛教 28

公元193-194年间彭城地区的佛教 30

滥觞时期的洛阳佛教 31

《四十二章经》 32

公元2世纪下半叶洛阳的僧人阶层及其史料 32

安世高 34

安玄与严佛调 36

支娄迦谶 37

其他早期译家 38

公元166年的祠祀及襄楷疏 38

与官僚组织的联系 40

“寺”的词源 40

音译“系统” 41

后汉的领土扩张 42

二、三国时期(公元220-265……280年) 45

政治与社会变革 45

思想领域的变革 46

吴国佛教(公元220-284年):译家与译典 48

支谦 49

康僧会 51

早期注疏 54

魏国佛教(公元220-265年) 55

三、西晋(公元265-317年) 57

政治背景 57

总论西晋佛教 59

朱士行在于阗 61

苍垣的僧人阶层与《二万五千颂般若经》的翻译 63

法护 64

法护的译典与中国大乘经典 68

西晋其他译家 69

士大夫佛教的形成 70

帛远与帛法祚 74

刘元真与竺道潜 75

竺叔兰、支孝龙与康僧渊 76

第三章 建康及东南佛教(约公元320-420年) 106

一、导论 106

“永嘉之乱”与南渡(公元304-317年) 106

东晋的建立与大族 110

名教与玄学 111

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 112

向秀、郭象《庄子注》 115

清谈 117

二、第一阶段(约公元310-346年) 120

王氏、庾氏与何充的专权,主要政治事件 120

南方都城与东南地区最初的“高僧” 121

释道宝 121

竺道潜 122

竺法义与康法畅 123

支愍度 123

支愍度的心无义 124

南方的外国法师:康僧渊 126

尸梨蜜罗 127

王室佛教的肇始 128

公元340年僧伽自主权的论争 130

何充护法 132

三、第二阶段(约公元346-402年) 133

桓氏、谢氏与司马道子的专权,主要政治事件 133

总论公元345-400年间汉地佛教 136

公元314-366年间的支遁(支道林) 138

支遁的学说 144

支遁最出色的俗家信众 150

东南地区的僧团,竺道潜、支遁的同学及弟子 156

元华寺诸师 159

竺法崇 162

虎丘山与若耶山诸师 162

游方僧人 164

公元4世纪下半叶都城与皇宫的佛教 165

四、最后阶段:桓玄篡权与刘裕的崛起(公元402-420年) 171

孙恩 171

桓玄篡权 172

公元403……404年僧人阶层与国家政权的冲突 174

东晋末年(公元405-420年) 174

五、结论 175

附录一:公元340年论争的有关文献 205

附录二:郗超《奉法要》 208

附录三:支遁《释迦文佛像赞并序》 216

第四章 襄阳、江陵和庐山的佛教中心及北方佛教的影响 232

襄国和邺的佛教(约公元312-349年) 233

格义 235

道安及其北方信众(约公元349-365年) 236

道安在襄阳的寺院生活及寺院组织 239

在襄阳与士大夫、王室的联系 240

襄阳的宗教活动 241

净土信仰 244

襄阳的学术活动 245

襄阳沦陷及分张徒众 247

江陵的佛教中心 248

其他弟子 249

道安在长安(公元379-385年) 250

与长安王室的联系 250

译经活动 251

释慧远(公元334-417年) 253

慧远在襄阳的青壮年时期(公元334-378年) 255

法师与山林 256

慧远的教团:同学、弟子和俗家信众 257

与王室、士大夫的联系 259

庐山慧远的俗家信众 264

“禅那”与阿弥陀佛信仰 266

“佛身” 270

其他宗教活动:毗奈耶和阿毗达磨 275

学术活动 276

公元402年僧伽地位的论争 277

附录:释慧远传 305

第五章 “信仰的辩护”:公元4世纪及5世纪初的反对僧权和护持佛教 326

士大夫排斥佛教:反对僧权的种类 326

反对僧权:政治经济的论点 328

反对僧权:功利主义的论点 333

反对僧权:文化优越感的论点 335

佛教的反驳 337

宗炳的说法 340

《山海经》 341

周庄王 342

昭王和穆王 343

孔子和西方圣人 344

燕昭王 346

阿育王舍利 347

反对僧权:道德的论点 350

附录:《周书异记》和古本《竹书纪年》 370

第六章 “蛮族的皈依”:佛道冲突的早期历史 373

道教 373

化胡说 375

《化胡经》 378

佛教的回应 392

方便善巧 393

三圣东行说 397

伏羲和女娲的佛教诠释 401

张道陵的佛教外衣 402

参考书目 418

汉语人名和术语索引 428

非汉语人名和术语索引 462

译后记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