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毛泽东和文正莹 1
寄居“棠佳阁” 1
“小小陪读郎” 4
童年的馈赠 6
“世界上最好的人” 13
舅甥深情 19
2 “蒙以养正,圣之功也”——毛泽东和邹春培 26
求学的第一站 26
不好“管教”的学生 28
“游泳风波”与“胜利罢课” 31
“润之将来必成大器” 35
“他是个严师啊!” 37
3 纯儒·塾师·堂兄——毛泽东和毛宇居 41
“韶山纯儒” 41
反抗行动 43
师生谊 手足情 45
艰难困苦显赤诚 49
书来信往 过从甚密 52
三次北京之行 56
师生相聚在故园 58
4 一个失业的法科生——毛泽东和毛岱钟 67
重进学堂 67
“法科生”教“王法” 71
“不学这不公正的法律” 73
“故人何处,感慨系之” 75
5 “这个秀才是我小时候的塾师哩!”——毛泽东和毛麓钟 79
转学东茅塘 79
独具匠心苦琢玉 82
教读“治国兴邦之书” 85
“学不成名誓不还” 87
“丢了书本子,我死不瞑目!” 90
“我在他手下读过书哩!” 92
6 “没有他,我只怕进不了洋学堂”——毛泽东和李元甫 94
“莲花屋场”的来客 94
破格录取“建国材” 97
爱才·惜才·护才 99
“为国育才,应有一木支三厦” 103
7 “洋学堂”里的“洋先生”——毛泽东和萧佚名 106
“假洋鬼子” 106
第一次音乐课 108
“打点精神做个大英豪” 110
打开窗户看世界 111
8 政治ABC的入门向导——毛泽东和贺岚岗 114
走进新天地 114
一个中学生的“政见” 116
剪辫子——第一次政治反叛 118
支持秀才从军 120
9 “我的好多知识就是跟您学的”——毛泽东和符定一 124
一代名师 顾学通儒 124
退伍列兵 投考名校 125
精心栽培 呵护有加 126
不满现状 “尖子”退学 127
同情革命 备受推崇 128
才德超群 荣膺重任 131
10 “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毛泽东和柳潜 133
省一中的高材生 133
《商鞅徙木立信论》 134
“才气过人 前途无量” 137
11 “老先生一生淡泊,难能可贵”——毛泽东和胡汝霖 140
良师育“良才” 140
借阅《通鉴辑览》 141
“颇为有效的读书法” 142
定王台下自学者 143
12 恩恩怨怨五十载——毛泽东和张干 148
就读第一师范 148
校长年轻本有为 149
10元钱引发一场学潮 150
给伟人“记过” 151
毛泽东重评老校长 154
“极为系念” 156
35年后又重逢 157
“薄物若干”寄深情 160
13 “欲栽大木柱长天”——毛泽东和杨昌济 163
“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师” 163
“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166
“板仓杨寓”的常客 168
道德楷模 170
从“身心并完”,到”三育并举” 174
“精神导师”与新民学会 178
“毛蔡二君,当代英才” 181
无尽的怀念 185
14 五载师生缘 一世不了情——毛泽东和袁仲谦 189
“袁大胡子” 189
不“打”不相识 192
“李氏芋园”论读书 195
博古通今 终身获益 198
为恩师题写碑文 201
15 一代师表启后昆——毛泽东和徐特立 205
“特立独行”的先生 205
“不动笔墨不看书” 207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210
离别又聚首 212
先生追随学生 214
“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216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19
“徐老不老,老当益壮” 221
“大跃进”中的呼声 222
“堪称革命一完人” 224
16 半个多世纪的师友之交——毛泽东和黎锦熙 226
誉满长沙的历史教师 226
一代师风 仰之弥高 229
“如婴儿之得慈母” 231
“六札”纵论家国事 233
“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 237
17 风仪师友 志同道合——毛泽东和方维夏 242
学思典范 242
试行“游学” 245
学友会的代理会长和总务 248
共同主办工人夜学 249
“人物互选”选奇才 252
风仪师友 志同道合 253
18 “他是个知人善教的好老师!”——毛泽东和王立庵 257
请病假的“秘密” 257
劝学数理化 260
补课 263
难忘师恩 265
19 表兄·挚友·恩师——毛泽东和王季范 267
“没有九哥就没有我!” 267
难忘的童年岁月 268
保护人 271
送子到延安 274
三次致电赠国策 277
“九哥千古” 280
20 开明的第一师范校长——毛泽东和孔昭绶 282
老校长回一师 282
真诚的挽留 284
“一师是个好学校” 288
授权“毛奇”统“三军” 291
主要参考书目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