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节 中医的起源 1
第二节 中医的比类取象原理 4
第二章 中医的遗传和营养 15
第一节 生命起源 15
第二节 中医的微观世界 17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来源及转化 21
第三章 中医解剖、生理学 26
第一节 器官之间的阴阳关系 26
第二节 脏腑的功能 30
第三节 中医脉管学 35
第四节 十二经脉分布图 44
第四章 中医病理生理学 68
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68
第二节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75
第三节 八纲的应用 81
第四节 中医对病理表现的认识 83
第五章 舌诊和脉诊 87
第一节 舌诊 87
第二节 脉诊 90
第六章 中药药理学 94
第一节 中药基础理论 94
第二节 解热中药 98
第三节 呼吸系统药 105
第四节 循环系统药 108
第五节 消化系统药 115
第六节 泌尿、生殖和血液系统药 122
第七节 其他药 128
第八节 方剂 135
第九节 西药的中药性能 146
第七章 临床中医 150
第一节 中医对热病的认识 150
第二节 热病临床表现 156
第三节 咽喉及呼吸系统疾病 160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 162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 164
第六节 泌尿生殖、血液系统疾病 168
第七节 神经系统疾病 170
第八节 其他疾病 172
第八章 中西医预防医学对比 176
第一节 中医养生思想概要 176
第二节 中医养生的合理性 178
第三节 预防措施 192
附:中西医概念对比表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