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3
第一部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前沿热点问题研究 3
第一章 环境公益诉讼 3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 3
第二节 环境公益民事诉讼 11
第三节 各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 19
第四节 建立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23
第五节 建立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30
第六节 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的非诉救济途径 42
第二章 煤炭资源安全的法律对策研究 52
第一节 我国煤炭资源安全法律体系及主要法律制度 52
第二节 当前影响我国煤炭资源安全的主要法律问题分析 60
第三节 我国保障煤炭资源安全的法律对策 86
第三章 环境行政中的行政指导 108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环境行政 108
第二节 当前主要的环境行政手段 112
第三节 行政指导法理分析 119
第四节 环境行政指导应用于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必要性 127
第五节 行政指导在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实践 136
第六节 对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中完善行政指导的展望 146
第四章 环境保护标准立法 152
第一节 环境保护标准法律概述 152
第二节 美国及欧盟环境保护标准法律制度概况 161
第三节 制定《环境保护标准法》的必要性和条件 165
第四节 《环境保护标准法》的宗旨和原则 176
第五节 《环境保护标准法》的构架 183
第六节 《环境保护标准法》建议草案 187
第五章 环境押金法律制度的构建 197
第一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法理研究 197
第二节 我国建立环境押金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6
第三节 国外有关环境押金的法律机制简介及对我国的启示 214
第四节 我国环境押金法律制度的构建 224
第六章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235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保护立法现状及缺陷 235
第二节 国外农村土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概况 244
第三节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256
第七章 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问题 271
第一节 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概述 271
第二节 国际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现状 282
第三节 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91
第四节 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302
第八章 我国农产品贸易应对国外绿色壁垒法律研究 318
第一节WTO与发达国家及地区有关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主要规定 318
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绿色贸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29
第三节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 336
第九章 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构 367
第一节 排污权交易制度概述 367
第二节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国际法中的发展状况 369
第三节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状况 371
第四节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基础 373
第五节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体系建构 377
第十章 自然保护地法的构建 380
第一节 自然保护地概述 380
第二节 国外有关自然保护地的立法概述 387
第三节 我国自然保护地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危害分析 400
第四节 我国自然保护地法的构建及建议 411
第十一章 我国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完善 425
第一节 我国现有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425
第二节 国外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简介 433
第三节 完善我国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构想 455
(下册) 477
第二部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实务研究 477
第十二章 循环经济下的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法律对策 477
第一节 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77
第二节 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499
第三节 循环经济下的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法律对策 506
第十三章 滇池污染源控制的法律对策 528
第一节 滇池污染源概述及其控制措施评价 528
第二节 滇池与国内外湖泊污染防治的比较 539
第三节 滇池污染源控制的法律现状及对策探讨 550
第四节 构建滇池污染源控制的法律机制 565
第十四章 昆明市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类居住环境奖”调研分析报告 575
第一节 争创人居环境奖的背景 575
第二节 人居环境奖相关奖项情况一览 576
第三节 国内城市获奖情况介绍 594
第四节 昆明市争创人居奖的原因、意义和优势 597
第五节 昆明市争创人居奖的具体方案 600
第六节 昆明市争创人居奖的指标分析 602
第七节 昆明市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初步行动计划 616
第十五章 兰坪县矿电资源开发环境问题研究 621
第一节 兰坪县“十一五”规划矿电资源开发布局与具有本地特色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622
第二节 兰坪县矿电资源开发对具有本地特色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625
第三节 兰坪县矿电资源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解决方案的理论依据 629
第四节 兰坪县矿电资源开发与具有本地特色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案选择 634
第五节 与自然相和谐地开发利用兰坪县矿电资源的思路及措施 638
第十六章 东江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法律机制构建 646
第一节 国外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法律机制 646
第二节 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法律 656
第三节 东江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法律机制构建 665
第十七章 抚仙湖流域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构建 713
第一节 抚仙湖流域环境现状分析 713
第二节 《抚仙湖管理条例》环境保护制度缺失分析 720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领域立法研究动态 727
第四节 抚仙湖流域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构建 738
第五节 《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立法构建 751
第三部分 国际水道法律合作机制研究 759
第十八章 我国国际河流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 759
第一节 我国国际河流概述 760
第二节 国际河流的国际法规范 766
第三节 我国国际河流污染防治法律机制分析 779
第四节 健全我国国际河流污染防治的法律机制 786
第十九章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法律机制的构建 802
第一节 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和各国立法动态 802
第二节 我国现有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规立法及完善的思考 812
第三节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构建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的原则 818
第四节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具体制度 826
第二十章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838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与我国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研究 838
第二节 国际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公约及政策分析 846
第三节 湄公河流域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 849
第四节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分析 875
第五节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证分析 879
第六节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想 887
参考文献 896
后记 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