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 修订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哲昭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10537841
  • 页数:397 页
图书介绍:《信号与系统(修订版)》共分8章,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S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Z域)分析;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信号与系统(修订版)》的全部例题和习题选自近几年来国内20余所重点大学的考研真题,题目来源广,灵活性强,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特别是知识的融合程度高。为了启迪读者的解题思路,帮助读者澄清模糊或错误概念,培养读者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读者的解题能力,每章习题都附有详细的习题解答,便于读者学习使用。 《信号与系统(修订版)》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复习参考用书。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0 引言 1

1.1 信号的描述和分类 3

1.1.1 信号的描述 3

1.1.2 信号的分类 3

1.2 信号的基本特性 6

1.2.1 时间特性 6

1.2.2 频率特性 6

1.2.3 能量特性与功率特性 6

1.2.4 信息特性 7

1.3 信号的基本运算 7

1.3.1 相加和相乘 7

1.3.2 信号的翻转、平移和展缩 8

1.3.3 信号的导数和积分 10

1.3.4 差分和迭分 11

1.3.5 信号的分解 12

1.4 奇异信号 12

1.4.1 连续时间单位阶跃信号ε(t) 12

1.4.2 连续时间单位冲激信号δ(t) 13

1.4.3 广义函数和δ函数性质 13

1.4.4 阶跃序列和脉冲序列 14

1.5 系统的描述 16

1.5.1 系统模型 16

1.5.2 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 16

1.5.3 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8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类 19

1.6.1 系统的定义和表示 19

1.6.2 系统的特性 20

1.6.3 系统的分类 23

1.7 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 24

1.7.1 信号的分析方法 24

1.7.2 系统的分析方法 25

习题1 27

习题1解答 30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2.1 连续时间基本信号 42

2.1.1 奇异信号 42

2.1.2 正弦信号 42

2.1.3 指数信号 43

2.1.4 抽样信号 44

2.1.5 单位门信号 44

2.1.6 三角形信号 44

2.1.7 符号信号 45

2.1.8 单位斜坡信号 45

2.2 卷积积分 45

2.2.1 卷积的定义 45

2.2.2 卷积的图解机理 46

2.2.3 卷积的性质 48

2.2.4 常用信号的卷积公式 51

2.3 信号的相关分析 52

2.3.1 相关系数 52

2.3.2 相关函数 55

2.3.3 相关定理 58

2.4 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58

2.4.1 系统的初始条件 58

2.4.2 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的求解 59

2.5 连续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60

2.5.1 连续信号f(t)的δ(t)分解 60

2.5.2 基本信号δ(t)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60

2.5.3 一般信号f(t)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61

2.5.4 连续系统的阶跃响应 62

习题2 66

习题2解答 70

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3.0 引言 80

3.1 信号的正交分解 80

3.1.1 矢量的正交分解 80

3.1.2 信号的正交分解 82

3.2 周期信号的连续时间傅立叶级数 85

3.2.1 三角形式的傅立叶级数 85

3.2.2 指数形式的傅立叶级数 88

3.3 周期函数信号的频谱 90

3.3.1 周期信号的频谱 90

3.3.2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 91

3.3.3 周期信号的功率 94

3.4 非周期信号的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 94

3.4.1 傅立叶变换 95

3.4.2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函数 96

3.4.3 典型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98

3.5 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103

3.6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112

3.7 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定理 115

3.7.1 信号的时域抽样定理 115

3.7.2 周期脉冲采样(实际采样) 119

3.7.3 频域抽样 120

3.8 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 122

3.8.1 基本信号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123

3.8.2 一般信号f(t)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124

3.8.3 无失真传输条件 129

3.8.4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特性 130

3.9 相关函数与能谱密度函数 131

习题3 133

习题3解答 139

第4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4.0 引言 156

4.1 拉普拉斯变换 156

4.1.1 从傅立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 156

4.1.2 双边拉氏变换的收敛域 157

4.1.3 单边拉氏变换 159

4.1.4 常用信号的单边拉氏变换对 160

4.2 单边拉氏变换的性质 160

4.3 单边拉氏逆变换 165

4.3.1 单边拉氏逆变换意义 165

4.3.2 部分分式展开法 166

4.4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171

4.5 系统微分方程的复频域解 172

4.6 RLC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175

4.6.1 KCL、KVL的复频域形式 176

4.6.2 系统元件的复频域模型 176

4.7 连续系统的表示和模拟 180

4.7.1 连续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180

4.7.2 连续系统的信号流图表示 183

4.7.3 连续系统的模拟 186

4.8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187

4.8.1 H(s)的零点和极点 187

4.8.2 H(s)的零、极点与时域响应 188

4.8.3 H(s)与系统的频率特性 190

4.8.4 H(s)与系统的稳定性 191

4.8.5 拉普拉斯变换与傅立叶变换的关系 192

习题4 193

习题4解答 197

第5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5.0 引言 212

5.1 离散时间基本信号 212

5.1.1 离散时间信号 212

5.1.2 离散时间基本信号 213

5.2 卷积和 217

5.2.1 卷积和的定义 217

5.2.2 卷积和的图解机理 218

5.2.3 卷积和的矩阵计算法 220

5.2.4 卷积和的性质 221

5.2.5 常用序列的卷积和公式 222

5.3 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 223

5.4 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 225

5.4.1 离散系统零输入响应yx(k) 225

5.4.2 离散系统零状态响应yf(k) 225

习题5 228

习题5解答 230

第6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6.0 引言 235

6.1 周期信号的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DTFS) 235

6.1.1 周期信号的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 236

6.1.2 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频谱 237

6.2 非周期信号的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 239

6.2.1 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239

6.2.2 常用信号的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242

6.3 周期序列的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246

6.4 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249

6.5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252

6.5.1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引入 253

6.5.2 DFT的计算 255

6.5.3 DFT的性质 256

6.6 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260

6.6.1 基本信号ejΩk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260

6.6.2 一般信号f(k)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262

习题6 266

习题6解答 270

第7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7.0 引言 284

7.1 Z变换 284

7.1.1 从拉普拉斯变换到Z变换 284

7.1.2 双边Z变换的定义和收敛域 285

7.1.3 常用序列的双边Z变换 287

7.2 双边Z变换的性质 288

7.3 Z域逆变换 296

7.3.1 双边Z逆变换的定义 296

7.3.2 双边Z逆变换的计算 296

7.4 单边Z变换 302

7.4.1 单边Z变换的定义和收敛域 302

7.4.2 常用序列的单边Z变换 303

7.4.3 单边Z变换的性质 303

7.4.4 单边Z逆变换的计算 306

7.5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308

7.5.1 离散信号的Z域分解 308

7.5.2 基本信号zk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309

7.5.3 一般信号f(k)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309

7.6 离散系统差分方程的Z域解 311

7.6.1 差分方程的Z域解 311

7.6.2 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313

7.7 离散系统的表示和模拟 317

7.7.1 离散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317

7.7.2 离散系统的信号流图表示 320

7.7.3 离散系统的模拟 321

7.8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324

7.8.1 H(z)的零点和极点 324

7.8.2 H(z)的零、极点与时域响应 324

7.8.3 H(z)与离散系统频率响应 325

7.8.4 H(z)与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327

7.8.5 Z域与S域的映射关系 330

习题7 331

习题7解答 337

第8章 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353

8.0 引言 353

8.1 状态方程的建立 355

8.1.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355

8.1.2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360

8.2 状态方程的求解 363

8.2.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解法 363

8.2.2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解法 376

8.3 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 380

8.3.1 系统的可控制性 383

8.3.2 系统的可观测性 385

习题8 387

习题8解答 390

参考文献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