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第5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兴保主编;张进顺,台凡银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7061502
  • 页数:3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1篇共9章讲述医学免疫学基础;第2篇共25章分别讲述细菌与真菌、病毒的感染、流行途径和防治原则,第3篇13章分别对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和部分医学节肢动物感染的诊断、治疗与预防进行了深入介绍。读者对象: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绪论 1

第一节 免疫与医学免疫学概述 1

第二节 病原生物学概述 2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基础 7

第一章 抗原 7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分类 7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8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9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10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14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类型 14

第二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征与功能 17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9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 20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21

第三章 补体系统 23

第一节 概述 23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调节 24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 28

第四章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30

第一节 概述 30

第二节 HLA的结构、分布与功能 31

第三节 HLA遗传特征 33

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33

第五节 HLA的鉴定 34

第五章 免疫系统 36

第一节 概述 36

第二节 免疫细胞 37

第三节 细胞因子 44

第六章 免疫应答 49

第一节 概述 49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50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55

第四节 免疫耐受 58

第五节 免疫调节 60

第七章 超敏反应 63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63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66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67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70

第五节 四种类型超敏反应比较 70

第八章 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 72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 72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 74

第九章 免疫学临床应用 77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77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 81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89

第一部分 细菌与真菌 89

第十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89

第一节 细菌大小与形态 89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90

第三节 细菌形态检查法 97

第十一章 细菌的生理 99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99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102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103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105

第十二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07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 107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109

第十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13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113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14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发生机制 117

第四节 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119

第十四章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121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121

第二节 机体的抗菌免疫 124

第三节 感染的种类与类型 127

第十五章 球菌 130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130

第二节 链球菌属 133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136

第四节 奈瑟菌属 137

第十六章 肠道杆菌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第二节 埃希菌属 142

第三节 志贺菌属 144

第四节 沙门菌属 146

第五节 其他肠道杆菌 150

第十七章 弧菌属与弯曲菌属 151

第一节 弧菌属 151

第二节 弯曲菌属 154

第十八章 厌氧性细菌 156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156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160

第十九章 分枝杆菌属与放线菌属 163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163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166

第三节 放线菌属 167

第二十章 动物源性细菌 169

第一节 布鲁菌属 169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171

第三节 炭疽芽胞杆菌 172

第二十一章 其他致病菌 175

第一节 白喉棒状杆菌 175

第二节 流感嗜血杆菌 177

第三节 百日咳鲍特菌 178

第四节 铜绿假单胞菌 179

第五节 嗜肺军团菌 180

第二十二章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 181

第一节 支原体 181

第二节 立克次体 183

第三节 衣原体 186

第二十三章 螺旋体 190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190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192

第三节 伯氏疏螺旋体 194

第四节 回归热螺旋体与奋森螺旋体 195

第二十四章 真菌 197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97

第二节 致病性与免疫性 200

第三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 200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 203

第二部分 病毒 205

第二十五章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05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205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208

第三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10

第四节 病毒的变异 211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 211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13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方式 213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214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类型 215

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 216

第二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220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220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222

第二十八章 呼吸道病毒 224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224

第二节 麻疹病毒 227

第三节 冠状病毒 228

第四节 腮腺炎病毒 229

第五节 风疹病毒 230

第六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 230

第二十九章 肠道病毒 231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231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233

第三节 轮状病毒 234

第三十章 肝炎病毒 235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235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237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242

第四节 其他肝炎病毒 243

第三十一章 逆转录病毒 246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46

第二节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250

第三十二章 虫媒病毒 251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51

第二节 登革病毒 252

第三节 汉坦病毒 253

第四节 新疆出血热病毒 254

第三十三章 疱疹病毒 256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256

第二节 EB病毒 258

第三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60

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 261

第三十四章 其他病毒及朊粒 264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264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265

第三节 朊粒 266

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学 271

第三十五章 总论 271

第一节 寄生虫与宿主 271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272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273

第一部分 医学蠕虫 276

第三十六章 线虫 276

第一节 概述 276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278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280

第四节 蠕形住肠线虫 282

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284

第六节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288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293

第八节 其他人体寄生线虫 295

第三十七章 棘头虫 299

第三十八章 吸虫 302

第一节 概述 302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303

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 306

第四节 并殖吸虫 308

第五节 日本血吸虫 312

第三十九章 绦虫 317

第一节 概述 317

第二节 链状带绦虫 319

第三节 肥胖带绦虫 322

第四节 细粒棘球绦虫 324

第五节 其他人体绦虫 327

第二部分 医学原虫 332

第四十章 概述 332

第四十一章 阿米巴 335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335

第二节 寄生人体的非致病阿米巴 339

第四十二章 鞭毛虫 341

第一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341

第二节 阴道毛滴虫 344

第三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345

第四十三章 孢子虫 348

第一节 疟原虫 348

第二节 弓形虫 353

第三节 隐孢子虫 356

第四节 卡氏肺孢子虫 357

第四十四章 纤毛虫 359

第三部分 医学节肢动物 361

第四十五章 概述 361

第四十六章 昆虫纲 364

第一节 概述 364

第二节 蚊 364

第三节 蝇 368

第四节 其他昆虫 370

第四十七章 蛛形纲 374

第一节 概述 374

第二节 蜱 374

第三节 疥螨 376

第四节 其他螨类 378

附录一 常用专业单词中英文对照索引 381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