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常培文集 第5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均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2830978
  • 页数:50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人与中国文 1

自序 3

中国人与中国文 5

中国文学的新陈代谢 10

师范学院国文学系所应注意的几件事 18

我的中学国文教学经验 24

从文艺晚会说起 34

误读字的分析 38

国语运动的新方向 48

汉语里的借字 53

从昆曲到皮黄 58

附录 64

老舍在云南 64

我与老舍——为老舍创作二十周年 69

昙花未现 73

语言与文化 77

再版前言&吕叔湘 79

再版序言&邢公畹 80

一版序言&陆志韦 84

自序 86

第一章 引言 88

第二章 从语词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90

第三章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97

第四章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103

第五章 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 132

第六章 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145

第七章 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157

第八章 总结 166

附录一 论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敬以此文哀悼陶云逵先生 180

附录二 茶山歌 213

附录三 从客家迁徙的踪迹论客赣方言的关系 224

附录四 语言学在云南 235

普通语音学纲要 251

序 253

第一章 导言 255

一 语音和语音学 255

二 语音学的功用 257

1.语音学可以帮助咱们学好标准音,有利于汉民族共同语的推广 257

2.语音学是从事方言研究的必要工具 258

3.语音学能对咱们的文字改革工作予以技术上的援助并在方案产生之后帮助语文教学 259

4.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帮助少数民族创立、改进或改革文字和发展标准语的工作必须要有语音学的科学理论指导 260

5.语音学可以帮助咱们学好别的语言,或更有效地对其他民族进行汉语文教学工作 260

6.语音学是研究音韵学的必要工具 261

7.语言学的研究依仗语音学 262

8.语音学对于文艺活动及其他方面的关系 264

三 语音学的类别 264

四 语音的符号 267

1.能不能用方块汉字或注音字母 268

2.西方的拼音文字怎么样 269

3.前人创制的语音学字母 271

4.国际音标 274

五 研究语音的方法 277

1.分析和“搬家” 277

2.审辨音值 278

3.两种帮助分析语音的文字游戏 280

4.综合的研究 282

第二章 语音的基础 284

一 语音的物理基础 284

1.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284

2.辨认声音的四个要素 285

(甲)音高 285

(乙)音势 286

(丙)音长 288

(丁)音色 288

3.乐音和噪音 290

4.基音和陪音 291

5.共鸣 293

6.语音的物理的性质 294

二 语音的生理基础——发音器官 297

1.发音器官的三部分 297

2.呼吸器官 298

3.喉头和声带 299

4.口腔和鼻腔 303

三 语音的社会基础 305

1.语音的社会性质 305

2.从语音的民族特性或地方特征来看语音的社会性质 306

3.从语音的系统性来看语音的社会性质 309

4.从语音的变化来看语音的社会性质 311

5.语音本身不结合成语词就没有表义的功能 312

第三章 语音的分类 314

一 元音的分类 314

1.元音和辅音 314

2.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舌面元音 316

3.舌尖元音 323

4.鼻化元音 326

5.卷舌元音 328

6.长元音和短元音 328

7.紧元音和松元音 329

8.元音表和几个描写元音的附加符号 331

二 辅音的分类 332

1.什么是辅音 332

2.按发音方法来类别辅音 333

口腔辅音和鼻腔辅音 337

带音和不带音:浊音和清音 337

强辅音和弱辅音、送气和不送气 340

响音和噪音或阻音 341

3.按发音部位来类别辅音 343

4.辅音表和若干表示辅音的附加作用和特殊现象的符号 354

第四章 语音的结合 358

一 音节 358

二 复合元音 363

三 复辅音 366

四 过渡音 370

五 汉语的语音结构 374

第五章 语言的节律 379

一 语言节律的层次性 379

二 声调 380

三 北京话的基本调型 381

四 五度记调法 383

五 调值和调类 384

六 连读变调 388

七 轻声 391

八 词语重音 393

九 语句重音 396

1.节律重音 397

2.逻辑重音 400

3.强调重音 401

十 口气语调 402

十一 节律 405

第六章 语流音变 413

一 同化 414

1.辅音的同化 414

甲、前进的同化 415

a.全部同化 415

b.部分同化 415

乙、后退的同化 416

a.全部同化 416

b.部分同化 417

2.元音的同化 419

甲、由低变高 419

乙、由高变低 419

丙、由前变后或由后变前 420

丁、鼻化 420

戊、唇化 420

己、元音和谐 420

3.声调的同化 421

二 异化 422

1.辅音的异化 422

甲、前进的异化 422

乙、后退的异化 423

2.元音的异化 424

3.声调的异化 425

三 弱化 425

1.辅音的弱化 425

2.元音的弱化 426

四 增音 428

1.辅音的增加 428

2.元音的增加 429

五 减音 432

1.辅音的减少 432

2.元音的减少 433

甲、词首减少 433

乙、词中减少 434

丙、词末减少 434

六 脱漏 435

七 换位 436

八 代替 437

九 转换 438

十 其他 440

第七章 音位和音系学 443

一 音位 443

二 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 450

1.音质的近似性 450

2.对立 450

3.互补 451

4.音位系统的匀整简洁 452

5.尊重当地人的语感 454

6.符号的选用 456

三 音位归纳的多种可能性 457

四 音位的组合 461

五 语素音位 467

1.什么是语素音位 467

2.普通话的儿化音 467

3.山东诸城县的儿化音 468

4.普通话的“一”和“不”的特殊变调 469

5.福州话的否定副词“伓” 470

6.英语表示名词复数的语素音位{Z} 471

7.阿尔泰语系语言中的语素音位 471

六 区别性特征理论和生成音系学 473

1.描写音系学的区别性特征理论 473

2.生成音系学的区别性特征理论 477

3.韵律特征 481

4.自主音段音系学 484

七 区别性特征的运用 485

1.音位的描写和分类 485

2.自然类 488

3.音系规则的表达 489

附录 国际音标(修订至1993年,1996年订正) 500

后记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