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概述 3
卷一 地理环境第一篇 建制 区划 21
第一章 建制沿革 22
第一节 历代建制 22
第二节 新中国建制 23
第二章 行政区划 25
第一节 历代区划 25
第二节 新中国区划 26
第三章 地名考证 31
第一节 市县地名 31
第二节 乡镇地名 31
第三节 村名 33
第四节 其他地名 43
第二篇 自然资源 44
第一章 自然环境 45
第一节 地质 45
第二节 地貌 49
第三节 气候 49
第四节 河流 湖泊 57
第五节 山脉 沟谷 57
第六节 土壤 58
第二章 资源要素 60
第一节 水资源 60
第二节 矿产资源 61
第三节 土地资源 63
第四节 植被资源 65
第五节 野生动物资源 65
第三章 自然灾害 67
第一节 黄河洪灾 67
第二节 山洪 68
第三节 冰雹灾害 69
第四节 风沙灾害 70
第五节 低温冻害 71
第六节 地震灾害 72
第四章 环境污染 74
第一节 水污染 74
第二节 大气污染 75
第三节 废物 噪声污染 75
第三篇 人口 77
第一章 人口总量 78
第一节 历代人口总量 78
第二节 新中国人口总量 79
第二章 人口变动 82
第一节 自然变动 82
第二节 机械变动 85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构成 87
第一节 人口分布 87
第二节 人口构成 88
卷二 人物 101
第四篇 人物 101
第一章 人物传 102
第二章 闻人简介 128
第一节 历史人物 128
第二节 历任市(县)委书记市(县)长简介 137
第三节 历任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简介 154
第四节 历任政协青铜峡市(县)主席简介 157
第五节 本籍在外副厅级以上人物简介 160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闻人简介 167
第三章 英模谱 203
第一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203
第二节 红军流落人员名录 208
第三节 国家级省部级先进个人名录 209
卷三 政党 政权 政协第五篇 政党群团 24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246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活动 246
第二节 市(县)委机构 247
第三节 历次代表大会 253
第四节 市(县)委中心工作 259
第五节 纪检监察 272
第六节 市(县)委部门工作述要 279
第二章 国民党及民主党派 314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宁朔县党部 314
第二节 民革青铜峡市委员会 315
第三节 民盟青铜峡市委员会 317
第四节 民进青铜峡市筹委会 320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团组织 322
第一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永朔分团 322
第二节 哥老会 323
第三节 瑶池道 理门公所 323
第四节 一贯道 324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群众团体 325
第一节 农民团体 325
第二节 青铜峡市总工会 327
第三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333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338
第五节 其他群众组织 346
第六篇 政权 政协 353
第一章 政权 354
第一节 县参议会 354
第二节 各族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355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357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 360
第二章 政府 368
第一节 民国县政府 368
第二节 人民政府 369
第三节 政务述要 377
第三章 人民政协 410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 410
第二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 414
第三节 主要工作述要 418
第四节 文史资料征集出版 421
卷四 乡镇 425
第七篇 建制镇 425
第一章 瞿靖镇 426
第一节 基本概况 427
第二节 经济 431
第三节 党务 443
第四节 政权 445
第五节 文化 教育 447
第二章 叶升镇 449
第一节 基本概况 450
第二节 经济 453
第三节 党务 459
第四节 政权 460
第五节 文化 体育 462
第六节 医疗卫生 463
第三章 峡口镇 464
第一节 宗教 465
第二节 经济 465
第三节 党务 468
第四节 政权 470
第五节 文化 体育 472
第六节 医疗卫生 473
第四章 青铜峡镇 474
第一节 经济 474
第二节 党务 478
第三节 政权 480
第四节 社区工作 481
第五节 文化 体育 482
第六节 科学技术 482
第七节 人口管理 483
第五章 小坝镇 484
第一节 镇村建设 485
第二节 经济 487
第三节 党务 489
第四节 政权 490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492
第六章 大坝镇 494
第一节 经济 494
第二节 党务 497
第三节 政权 498
第四节 社区工作 499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500
第七章 立新镇 504
第一节 基本概况 504
第二节 经济 506
第三节 党务 513
第四节 政权 514
第五节 文化 体育 516
第六节 医疗卫生 517
第八篇 建制乡 518
第一章 邵刚乡 519
第一节 经济 520
第二节 党务 525
第三节 政权 527
第四节 文化 体育 529
第五节 医疗卫生 529
第二章 蒋顶乡 531
第一节 经济 532
第二节 党务 537
第三节 政权 540
第四节 文化 体育 542
第五节 医疗卫生 543
第三章 小坝乡 544
第一节 经济 545
第二节 党务 550
第三节 政权 552
第四节 文化 体育 553
第五节 医疗卫生 554
第四章 中滩乡 556
第一节 基本概况 556
第二节 经济 561
第三节 党务 572
第四节 政权 574
第五节 文化 体育 576
第五章 大坝乡 578
第一节 基本概况 579
第二节 经济 581
第三节 党务 589
第四节 政权 591
第五节 文化 593
第六章 广武乡 595
第一节 经济 595
第二节 党务 600
第三节 政权 602
第四节 文化 卫生 604
第七章 甘城子乡 605
第一节 基本概况 605
第二节 经济 608
第三节 党务 616
第四节 政权 616
第五节 文化 体育 617
第六节 医疗卫生 618
第七节 计划生育 618
卷五 农林水牧第九篇 农业 623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 625
第一节 封建制农业经济制度 625
第二节 土地改革 625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626
第四节 人民公社 628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629
第六节 农业市场经济 630
第二章 耕作制度 632
第一节 传统耕作制度 632
第二节 耕作制度改革 635
第三章 种植业区划 638
第一节 小坝灌淤土麦稻糖区 638
第二节 中滩潴育灌淤土稻麦糖区 638
第三节 立新盐化草甸土麦杂糖区 639
第四节 城镇厚层灌淤土麦稻粮菜区 639
第四章 作物布局产量 640
第一节 作物种类 640
第二节 种植结构 641
第三节 农作物产量 642
第五章 耕作栽培 644
第一节 粮食作物 644
第二节 经济作物 649
第三节 作物保护 651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653
第六章 良种繁育 656
第一节 良种繁育体系 656
第二节 繁育及引种 657
第三节 良种繁殖场 658
第四节 种子经营管理 662
第七章 农技培训与推广 663
第一节 农技教育 663
第二节 农技培训 664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 666
第八章 农村能源 667
第一节 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 667
第二节 能源利用与发展 667
第九章 农业建设与扶贫开发 669
第一节 甘城子新灌区扶贫开发建设 669
第二节 社会帮扶 672
第十章 农业机构 674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674
第二节 服务机构 675
第十一章 农业机械 678
第一节 传统农具 678
第二节 新式农具 678
第三节 机械化农具 680
第四节 科技成果与技术推广 685
第五节 农机管理机构 685
第十二章 连湖农场 689
第一节 基本情况 689
第二节 农业生产 690
第三节 林牧业生产 693
第四节 工商企业 694
第五节 教育卫生及其他 695
第十篇 林业 697
第一章 林业资源 698
第一节 林木种类 698
第二节 林种 698
第三节 常用树种及特性 699
第二章 林业生产 700
第一节 采种育苗 700
第二节 植树造林 701
第三节 二代林网建设 702
第三章 经济林 704
第一节 果品引进与苗木繁育 704
第二节 经济林分布和发展 704
第三节 经济林基地 705
第四节 果树品种 706
第五节 栽培技术 708
第六节 果品销售 708
第七节 种桑养蚕 709
第四章 病虫害防治 711
第一节 病虫害种类 711
第二节 一般病虫害防治 712
第三节 光肩星天牛危害及治理 712
第五章 林业资源管理 71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15
第二节 林木管护 716
第三节 生态资源保护 717
第六章 城镇绿化与绿色通道 718
第一节 城镇绿化 718
第二节 绿色通道建设 719
第三节 义务植树 719
第七章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720
第一节 “三北”防护林工程 720
第二节 开发区生态建设 720
第三节 中德合作造林项目 721
第四节 黄河护岸林工程 722
第五节 生态治理工程 722
第六节 青秀园建设 722
第八章 树新林场 723
第一节 机构 723
第二节 基础设施 724
第三节 生态建设 725
第四节 畜牧业生产 727
第五节 场办企业 727
第六节 招商引资 728
第十一篇 水利 729
第一章 十大干渠 730
第一节 秦渠 730
第二节 汉渠 731
第三节 东干渠 732
第四节 唐徕渠 734
第五节 汉延渠 735
第六节 惠农渠 738
第七节 大清渠 739
第八节 西干渠 741
第九节 泰民渠 742
第十节 跃进渠 744
第二章 排水工程 745
第一节 干沟 745
第二节 排水效益 747
第三章 扬水工程 748
第一节 甘城子扬水工程 748
第二节 补水泵站 749
第四章 山洪防御 751
第一节 东南部山区 751
第二节 西部山区 751
第三节 山洪沟 752
第四节 山洪工程 754
第五章 黄河防洪与治理 755
第一节 概况 755
第二节 黄河防洪工程 756
第三节 河洪治理 757
第四节 防汛抗洪纪实 758
第六章 农田水利 761
第一节 灌溉 761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 761
第七章 农业开发和移民安置 765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 765
第二节 移民安置 766
第八章 水利机构 769
第一节 市水利局 769
第二节 下属单位 770
第十二篇 畜牧水产 773
第一章 畜禽养殖 774
第一节 畜禽种类及品种改良 774
第二节 畜禽饲养管理 777
第二章 疫病防治 781
第一节 疾病种类 781
第二节 防疫 782
第三节 检疫 783
第三章 畜牧产业化建设 784
第一节 畜禽基地建设 784
第二节 管理机构 785
第三节 服务体系建设 786
第四章 渔业 787
第一节 种类 787
第二节 养殖技术 789
第三节 产量 791
卷六 工业 795
第十三篇 工业综述 795
第一章 发展概况 796
第一节 概述 796
第二节 城镇集体工业 798
第二章 工业结构及技术改造 801
第一节 工业结构 801
第二节 技术改造 802
第三章 工业企业管理 804
第一节 机构 804
第二节 经贸企业改革 806
第三节 二轻企业管理及体制改革 808
第十四篇 工业门类 815
第一章 电力工业 816
第一节 宁夏大坝发电厂 816
第二节 青铜峡水电厂 820
第三节 供电 824
第四节 宁夏电力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829
第二章 建材工业 831
第一节 宁夏青铜峡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831
第二节 宁夏西夏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836
第三节 宁夏青龙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840
第四节 宁夏科进砼业防腐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841
第五节 青铜峡市金厦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43
第六节 青铜峡市兴邦建材(集团)公司 847
第七节 青铜峡市兴隆制砖有限责任公司 850
第三章 冶金工业 852
第一节 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852
第二节 青铜峡市青鑫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856
第四章 化工工业 860
第一节 青铜峡树脂厂有限责任公司 860
第二节 青铜峡市丰硕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863
第三节 青铜峡市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867
第五章 造纸印刷 871
第一节 宁夏峡光纸业有限公司 871
第二节 青铜峡市凯源彩印有限责任公司 875
第六章 机械工业 878
第一节 青铜峡市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878
第二节 青铜峡市华鑫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880
第七章 食品工业 882
第一节 青铜峡市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882
第二节 宁夏法福来面粉有限公司 青铜峡市西夏贡米厂 884
第三节 青铜峡市名特果蔬气调保鲜有限责任公司 887
第八章 其他工业 889
第一节 青铜峡市新井煤业有限公司 889
第二节 青铜峡市利达实业公司 895
第三节 青铜峡国雄饲料有限公司 899
第四节 二轻集体企业 901
卷七 城建 交通 邮电第十五篇 城乡建设 907
第一章 市府建设 908
第一节 街巷道路 909
第二节 桥梁 911
第三节 供水供暖 912
第四节 排水及污水处理 914
第五节 市政养护 914
第六节 环境卫生 915
第七节 园林绿化 915
第八节 住宅小区 916
第九节 房屋 917
第十节 主要市政建筑 917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922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企业 922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 925
第三节 物业管理 927
第四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928
第五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 929
第六节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931
第三章 城市规划 932
第一节 总体规划 932
第二节 城市交通规划 935
第三节 其他规划 937
第四章 城市管理 939
第一节 市建设局 939
第二节 下属单位 940
第十六篇 交通 944
第一章 道路桥涵 945
第一节 古道 946
第二节 公路 947
第三节 桥涵 949
第二章 公路运输 953
第一节 运输工具 953
第二节 公路运输布局 954
第三章 铁路运输 960
第一节 铁路专用线 960
第二节 青铜峡火车站 961
第四章 水路运输 962
第一节 水运工具 963
第二节 渡口 964
第五章 交通运输管理 9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65
第二节 交通运输管理 967
第三节 公路养护 968
第四节 路政管理 969
第十七篇 邮电通信 971
第一章 邮电机构 972
第一节 民国以前邮电机构 972
第二节 新中国邮电机构 973
第二章 邮政 975
第一节 邮政网络 975
第二节 封发与市内投递 979
第三节 邮政设备 980
第四节 邮政业务 981
第三章 电信 985
第一节 市话网络 985
第二节 通信电源 986
第三节 电报网络 987
第四章 移动通信 988
第一节 中国移动通信 988
第二节 中国联合通信 990
卷八 商业 粮食 供销第十八篇 商业 993
第一章 商业网点与机构 994
第一节 明清及民国时期商业网点 994
第二节 新中国商业机构 995
第二章 国营商业 998
第一节 经营状况 998
第二节 商业企业 999
第三章 商品经营 1010
第一节 商品批发 1010
第二节 商品零售 1011
第四章 私营商业 1014
第一节 商品零售 1014
第二节 饮食业 1016
第三节 服务业 1017
第四节 屠宰管理 1019
第五章 盐业 烟草 物资 1020
第一节 盐业 1020
第二节 烟草 1021
第三节 物资 1023
第十九篇 粮食 1025
第一章 粮油市场 102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粮油市场 1026
第二节 新中国粮油市场 1026
第二章 粮油统购与统销 1028
第一节 粮油统购 1028
第二节 粮油统销 1031
第三章 粮油调存运输 1034
第一节 粮油调存 1034
第二节 粮食收购 1034
第三节 粮油运输 1035
第四节 粮油储存 1035
第五节 粮油加工 1036
第四章 粮政管理 1038
第一节 粮政管理机构 1038
第二节 粮油保管 1040
第三节 粮食储备 1040
第二十篇 供销 1042
第一章 供销机构与网点 1043
第一节 机构 1043
第二节 基层社与网点 1044
第二章 商品购销与支农服务 1047
第一节 商品购销 1047
第二节 支农服务 1054
第三节 农资服务 1054
第四节 中小农具供应 1057
第四章 经营管理 1059
第一节 财务管理 1059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061
第三节 物价管理 1062
第四节 仓储管理 1063
第五节 运输管理 1064
第五章 重点企业简介 1065
第一节 青铜峡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 1065
第二节 青铜峡市工业品公司 1065
第三节 青铜峡市外贸公司(柳编厂) 1066
卷九 财政 税务 金融第二十一篇 财政 1071
第一章 财政机构 1072
第二章 财政体制 1074
第一节 市(县)财政体制改革 1074
第二节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1076
第三章 财政收支 107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财政收支 107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财政收支 1080
第四章 农业税收 1086
第五章 财政管理与监察 1089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财政管理 108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财政管理 1090
第三节 财政监察 1098
第二十二篇 税务 1100
第一章 市税务局 1101
第一节 机构 1101
第二节 税制税种演变 1103
第三节 税率演变 1103
第四节 税收 1106
第五节 税收管理 1109
第二章 市国家税务局 1113
第一节 机构 1113
第二节 税制税种演变 1114
第三节 税收收入 1115
第四节 税收征管 1117
第五节 科技兴税 1121
第六节 队伍建设 1121
第三章 市地方税务局 1124
第一节 机构 1124
第二节 税种 税率 1125
第三节 税收收入 1127
第四节 税务管理 1129
第二十三篇 金融 1132
第一章 中国人民银行青铜峡市支行 1133
第一节 机构 1133
第二节 业务 1134
第二章 中国工商银行青铜峡市支行 1148
第一节 机构 1148
第二节 存款 1149
第三节 信贷 1149
第四节 管理 1150
第三章 中国建设银行青铜峡市支行 1151
第一节 机构 1151
第二节 业务情况 1152
第四章 中国农业银行青铜峡市支行 1153
第一节 机构 1153
第二节 业务发展 1155
第三节 队伍建设 1157
第五章 中国银行青铜峡支行 1159
第一节 机构 1159
第二节 业务 1159
第六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铜峡市支行 1161
第一节 机构 1161
第二节 业务 1161
第七章 中国工商银行青铜峡铝厂办事处 1163
第一节 机构 1163
第二节 业务 1164
第三节 内控管理 1165
第四节 优质服务 1165
第八章 中国建设银行青铜峡市大坝发电厂支行 1166
第一节 机构 1166
第二节 业务 1167
第三节 内控管理 1169
第九章 中国建设银行青铜峡市铝厂支行 1170
第一节 机构 1170
第二节 业务 1171
第三节 规范化服务 1172
第十章 青铜峡市农村信用社 1173
第一节 机构 1173
第二节 存贷款业务 1175
第十一章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铜峡市支公司 1178
第一节 机构 1178
第二节 业务发展与经营管理 1179
第十二章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青铜峡支公司 1182
第一节 机构 1182
第二节 业务 1183
卷十 经济 1187
第二十四篇 经济管理 1187
第一章 经济综述 1188
第二章 计划管理 1189
第一节 机构 1189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编制与执行 1190
第三节 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 1197
第三章 统计管理 120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201
第二节 专业统计 1202
第三节 普查工作 1206
第四节 统计调查 1209
第五节 统计资料 1210
第四章 工商管理 1211
第一节 机构 1211
第二节 企业监督管理 1213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1216
第四节 市场管理 1221
第五节 商标管理 1226
第六节 广告监督管理 1228
第七节 经济合同管理 1230
第八节 经济检查 1234
第九节 协会 1237
第五章 物价管理 1241
第一节 机构 1241
第二节 物价形势 1242
第三节 物价管理 1243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1246
第五节 价格事务 1249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 1250
第一节 机构 1250
第二节 计量管理 1250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 1253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和行政执法 1255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1256
第七章 环境保护 1257
第一节 机构 1257
第二节 环境监测 1258
第三节 环境监理 1259
第四节 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 1260
第八章 农业经济经营管理 1261
第一节 机构 1261
第二节 经营管理 1262
第三节 专业技术培训 1266
第九章 审计管理 1267
第一节 机构 1267
第二节 企业审计 1268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1269
第四节 财税金融审计 1271
第五节 基本建设审计 1271
第六节 审计调查 1272
卷十一 政务 1277
第二十五篇 民政 1277
第一章 机构 区划 1278
第一节 民政机构 1278
第二节 行政区划 1279
第三节 基层政权建设 1280
第二章 救济福利 1283
第一节 抗灾救灾 1283
第二节 社会救济 1284
第三节 移民安置 1286
第四节 收容遣送 1286
第五节 社会福利 1287
第三章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1289
第一节 军民共建 1289
第二节 优待抚恤 1290
第三节 烈士褒扬 1293
第四节 烈士陵园 1293
第五节 退伍安置 1294
第四章 社会事务管理 1296
第一节 社团管理 1296
第二节 婚姻管理 1296
第三节 殡葬管理 1297
第四节 地名管理 1297
第五章 残疾人工作 1298
第一节 残疾人联合会 1298
第二节 主要业务 1299
第二十六篇 人事劳动 1302
第一章 人事管理 13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03
第二节 干部队伍 1304
第三节 干部调配录用 1304
第四节 岗位考核 1306
第五节 公务员管理 1307
第六节 职称管理 1307
第七节 落实政策 1309
第八节 机构编制管理 1309
第二章 劳动管理 1313
第一节 用工制度 1313
第二节 职工队伍 1314
第三节 职工档案管理 1315
第四节 劳动就业 1315
第五节 工资管理 1317
第六节 离退休管理 1319
第七节 社会保险 1320
第八节 劳动保护 1323
第九节 劳动争议仲裁 1325
第二十七篇 计划生育 1326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13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27
第二节 队伍建设 1328
第三节 干部培训 1328
第二章 政策与措施 1330
第一节 计生政策 1330
第二节 计生措施 1331
第三章 宣传服务 1332
第一节 宣传教育 1332
第二节 技术服务 1333
第三节 “三结合”工作 1334
第四节 流动人口管理 1334
第五节 计划生育协会 1334
第六节 计划生育效果 1335
第二十八篇 其他政务 1337
第一章 信访工作 1338
第一节 机构 1338
第二节 来信来访 1339
第二章 法制工作 1342
第一节 机构 1342
第二节 工作略述 1342
第三章 土地 13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45
第二节 土地管理 1346
第四章 矿产 134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49
第二节 资源分布 1350
第三节 资源管理 1351
第四节 开发利用 1352
第五章 防震减灾工作 1353
第一节 机构 1353
第二节 防震减灾宣传 1353
第三节 监测预报 1355
第四节 工程抗震设防管理 1355
第六章 气象工作 1356
第一节 机构 1356
第二节 测报服务 1357
第七章 乡镇企业工作 1359
第一节 机构 1359
第二节 乡镇企业发展 1359
第八章 民族 136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62
第二节 宗教场所 1364
卷十二 政法 1367
第二十九篇 公安 1367
第一章 机构 1368
第一节 旧制警察机构 1368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 1368
第二章 社会治安 1371
第一节 治安案件查处 1371
第二节 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治安管理 1372
第三节 枪支弹药管理 1373
第四节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 1373
第五节 社会秩序专项治理 1374
第六节 禁毒 1374
第七节 禁赌 1375
第八节 查禁卖淫嫖娼淫秽物品 1376
第三章 户政管理 1377
第一节 常住户口管理 1377
第二节 暂住人口和农转非管理 1377
第三节 居民身份证登记 1378
第四节 出入境管理 1378
第四章 交通管理 1379
第一节 交通管理工作 1379
第二节 交通事故处理 1380
第三节 交通安全 1380
第五章 消防 1381
第一节 装备设施 1381
第二节 执勤训练 1381
第三节 防火灭火 1382
第六章 刑事与经济案件侦查 1383
第一节 刑事侦查 1383
第二节 “严打”整治斗争 1383
第三节 经济案件侦查 1388
第七章 预审监管 1389
第一节 预审 1389
第二节 看守 劳教 少管 1390
第八章 巡警 警卫 1391
第一节 巡警及“110”服务 1391
第二节 警卫 1392
第三十篇 检察 1395
第一章 机构建设与技术装备 1396
第一节 机构建设 1396
第二节 检察技术 装备 1398
第二章 刑事检察 1399
第一节 审查批捕 1399
第二节 公诉 1400
第三章 经济检察与民事行政检察 1402
第一节 经济检察 1402
第二节 民事行政检察 1404
第四章 法纪 监所检察与控告申诉 1405
第一节 法纪检察 1405
第二节 监所检察 1406
第三节 控告申诉 1406
第三十一篇 审判 1407
第一章 机构队伍建设 1408
第一节 机构建设 1408
第二节 审判队伍 1410
第二章 审判制度与法院改革 1411
第一节 审判制度 1411
第二节 法院改革 1412
第三章 刑事与民事审判 1414
第一节 刑事审判 1414
第二节 民事审判 1415
第四章 行政审判与执行 1416
第一节 行政审判 1416
第二节 执行工作 1416
第三十二篇 司法行政 1418
第一章 机构建设 1419
第一节 市级司法机构 1419
第二节 基层司法组织 1420
第二章 司法行政业务 1421
第一节 民事调解 1421
第二节 公证 律师管理 1423
第三节 法律援助 1423
第四节 两劳释解人员安置帮教 1424
第三章 法律服务 1425
第一节 基层法律服务 1425
第二节 律师 1426
第三节 公证 1429
第四章 普法教育 1431
第一节 普法准备 1431
第二节 普法 1432
卷十三 军事 1437
第三十三篇 军事组织 1437
第一章 古代军事组织 1438
第一节 秦汉军事组织 1438
第二节 魏晋军事组织 1439
第三节 隋唐军事组织 1440
第四节 宋代军事组织 1442
第五节 西夏军事组织 1442
第六节 元明军事组织 1446
第七节 清代军事组织 1448
第二章 近代军事组织 1451
第一节 宁朔县国民兵 1451
第二节 解放军十九兵团 1452
第三章 当代军事组织 1453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 1453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1457
第三十四篇 兵事 1462
第一章 秦汉兵事 1463
第一节 蒙恬收复河南 1463
第二节 霍去病攻打匈奴 1464
第三节 羌族起义 1464
第二章 隋唐兵事 1466
第一节 隋战突厥 1466
第二节 唐征突厥 1467
第三节 唐击吐蕃 1467
第三章 宋夏兵事 1469
第一节 夏占灵州 1469
第二节 宋军攻城 1469
第三节 蒙灭西夏 1471
第四章 明代兵事 1473
第一节 鞑靼侵扰 1473
第二节 明军兵变 1473
第五章 清代兵事 1477
第一节 马化龙反清斗争 1477
第二节 金积堡之战 1479
第六章 民国兵事 1481
第一节 革命军攻占灵州 1481
第二节 西军击败革命军 1483
第三节 大坝之战 1484
第七章 解放青铜峡 1487
第一节 宁夏兵团退守宁朔 1487
第二节 十九兵团挺进宁朔 1488
第三节 青铜峡之战 1488
第三十五篇 兵役 1492
第一章 古代兵役 1493
第一节 秦汉兵役 1493
第二节 魏晋兵役 1494
第三节 隋唐兵役 1495
第四节 宋夏兵役 1497
第五节 元代兵役 1498
第六节 明代兵役 1498
第七节 清代兵役 1499
第二章 民国兵役 1500
第一节 征兵 1500
第二节 抓兵 1500
第三节 壮丁 1501
第三章 当代兵役 1502
第一节 志愿兵 1502
第二节 义务兵 1502
第三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1503
第四节 兵役登记 1503
第五节 征兵 1503
第六节 预备役 1505
第三十六篇 民兵 1507
第一章 民兵组织 1508
第一节 民兵分队 1509
第二节 民兵整组 1511
第三节 民兵代表大会 1512
第二章 民兵训练 1514
第一节 军事训练 1514
第二节 扩编演练 1517
第三节 军训效果 1517
第三章 装备管理 1519
第一节 武器装备 1519
第二节 武器维修 1520
第三节 武器管理 1520
第四章 党管武装 1522
第一节 党委领导 1522
第二节 政治工作 1523
第三十七篇 国防建设 1526
第一章 国防动员 152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527
第二节 国防教育 1529
第二章 人民防空 1532
第一节 机构职责 1532
第二节 工程设施 1533
第三节 专业队伍 1534
卷十四 科技 教育第三十八篇 科学技术 1537
第一章 机构 1538
第一节 市科学技术局 1538
第二节 市科学技术协会 1539
第二章 科技工作 1541
第一节 科技队伍 1541
第二节 科技管理 1542
第三节 科技会议 1543
第四节 科技宣传与培训 1545
第五节 科技活动 1547
第三章 科技成果 1551
第一节 科技试验与推广 1551
第二节 获奖科技成果 1553
第三十九篇 教育 1556
第一章 普通教育 1557
第一节 学前教育 1557
第二节 小学教育 1559
第三节 中学教育 1561
第四节 厂(场)教育 1563
第五节 民族教育 1564
第六节 特殊教育 1565
第二章 职业教育 1567
第三章 成人教育 1569
第一节 扫盲教育 1569
第二节 成人中等教育 1572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1573
第四章 德体教育 1574
第一节 德育工作 1574
第二节 体育工作 1577
第五章 教学研究 1579
第六章 教育管理 1581
第一节 管理机制 1581
第二节 教育经费 1583
第三节 基础设施 1584
第四节 师资队伍 1585
第七章 直属学校 1590
第一节 直属中学 1590
第二节 直属小学 1595
第三节 直属幼儿园 1598
第四节 厂(场)学校 1600
第八章 乡镇教育 1602
第一节 乡镇教委 1602
第二节 乡镇中学 1607
卷十五 文化 体育 卫生第四十篇 文化 1613
第一章 民间艺术 1614
第一节 社火 1614
第二节 皮影 曲艺 1617
第二章 民间文学 1619
第一节 诗文 1619
第二节 谣谚 1629
第三章 文化活动 1634
第一节 群众文化 1634
第二节 文艺演出 1641
第四章 广播 电视 电影 1646
第一节 市广播电视局 1646
第二节 有线广播 1647
第三节 人民广播电台 1650
第四节 节目设置 1651
第五节 电视 1652
第六节 电影 1654
第五章 档案 图书 1657
第一节 档案管理 1657
第二节 图书发行 1660
第三节 图书阅览 1661
第六章 行政管理 1667
第一节 市文化体育局 1667
第二节 市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 1668
第三节 下辖机构 1669
第四十一篇 体育 1676
第一章 群众体育 1677
第一节 传统体育 1677
第二节 现代体育 1679
第二章 体育竞赛 1685
第一节 竞技体育 1685
第二节 市级运动会 1692
第三章 人才培养 1695
第一节 业余体校 1696
第二节 体育队伍 1696
第四章 机构 设施 1698
第一节 机构 1698
第二节 体育设施 1699
第四十二篇 卫生 1700
第一章 预防 1701
第一节 计划免疫 1701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1704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1707
第四节 结核病防治 1710
第五节 消毒监测 1712
第六节 食品卫生 1712
第七节 食物中毒案例 1713
第八节 公共卫生 1714
第九节 健康教育 1719
第二章 医疗 1722
第一节 医学教育 1722
第二节 医学研究 1723
第三节 医疗事故 1725
第三章 妇幼保健 1727
第一节 妇女保健 1727
第二节 儿童保健 1733
第三节 创建爱婴医院 爱幼中心 1735
第四节 婚前保健 1736
第四章 医药卫生管理 1737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1737
第二节 专业管理机构 1739
第三节 医疗机构 1744
第四节 社团组织 1753
卷十六 文物 古迹 旅游第四十三篇 古迹 1759
第一章 遗址遗迹 1760
第一节 遗址 1760
第二节 墓葬 1764
第三节 渠口遗迹 1767
第四节 城堡 1770
第五节 革命遗址 1773
第二章 岩画 1775
第一节 分布区域 1775
第二节 题材内容 1776
第三节 时代特征 1777
第四十四篇 名胜文物 1779
第一章 名胜 1780
第一节 一百零八塔 1780
第二节 牛首山寺庙群 1782
第二章 文物 1787
第一节 馆藏 1787
第二节 碑匾记传 1791
第三节 文物管理 1810
第四十五篇 旅游 1812
第一章 旅游资源 1813
第一节 资源 1813
第二节 观光景点 1814
第二章 旅游管理 1824
第一节 旅游区景点 1824
第二节 旅游服务 1827
第三节 风味小吃 1829
卷十七 民情风俗第四十六篇 民情 1833
第一章 民族 1834
第一节 构成分布 1834
第二节 民族团结 1835
第二章 宗教信仰 1838
第一节 原始宗教 1838
第二节 佛教 1838
第三节 伊斯兰教 1839
第四节 道教 1840
第五节 基督教和天主教 1841
第四十七篇 风俗 1842
第一章 生活风俗 1843
第一节 饮食 1843
第二节 服饰 1846
第三节 用具 1851
第四节 居室 1851
第五节 节气 节日 1852
第二章 婚丧喜庆 1860
第一节 婚嫁 1860
第二节 丧葬 1867
第三节 喜庆 1874
第三章 忌讳 1876
第一节 汉族 1876
第二节 回族 1876
第四章 称谓礼俗 1877
第一节 家规 1877
第二节 家族称谓 1878
第五章 社会风尚 1886
第一节 树立新婚家庭 1886
第二节 尊老爱幼 1886
第三节 五讲四美 1887
第四节 捐资助学 1888
第五节 见义勇为 1889
第六节 拾金不昧 1890
第六章 恶习流弊 1891
第四十八篇 方言 1893
第一章 全市方言的内部差异 1894
第一节 邵刚话 1894
第二节 广武话 1895
第三节 峡口话 1895
第四节 青铜峡镇话 1896
第二章 声 韵 调 1897
第一节 声母 1897
第二节 韵母 1898
第三节 声调 1898
第三章 声韵调配合 1900
第一节 配合关系 1900
第二节 声韵和调配合 1900
第三节 常用词语 1907
第四节 语法特点 1924
大事记 1929
附录 1985
第一部分 历届青铜峡市志编委会(领导小组)人员 1985
第二部分 参加《青铜峡市志》编纂、审定人员 1989
第三部分 主要参考书目、资料 1990
后记 1993
参与市志编修人员名单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