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空间演化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淑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30296993
  • 页数:1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1)首先对文化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其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方法进行了阐述。(2)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对传统村落空间进行了系统的解析。(3)在上述空间系统的构架下,以核心文化演变为脉络,讨论了传统村落从“自然经济-初级商品经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市场经济”不同时期的演化特征,并重点放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功能生态位的三维分离,即由原来单一的居住功能向居住、审美和研究等多维度分离。(4)对传统村落这三个维度的基本生态位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基本生态位变迁与空间演化。建立了传统村落“核心文化演变-功能生态位分离-资源利用谱改变-生态位变迁-空间演化”的文化生态空间演化理论。(5)基于以上建立的文化生态空间演化理论,从内生动力和外部驱动力两方面,讨论了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6)基于文化生态空间演化理论探讨了我国传统村落的演化模式,提出传统村落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演化模式。

第一章 传统村落基本概念 1

第一节 传统村落概念 1

第二节 我国传统村落分布及其特性 3

一、江南水乡传统村落(镇) 4

二、皖赣传统村落(镇) 4

三、闽粤传统村落(镇) 6

四、北方传统村落(镇) 6

五、西北传统村落(镇) 7

六、川渝传统村落(镇) 8

七、湘黔传统村落(镇) 8

八、滇桂传统村落(镇) 9

九、西藏传统村落(镇) 9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11

第一节 国内相关研究 11

一、传统村落空间与演化研究 11

二、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 13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 15

一、传统乡村文化与社区发展研究 15

二、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研究 17

三、后现代与传统文化研究 18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区概况 20

第一节 文化生态学 20

一、文化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20

二、文化生态学对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24

第二节 生态位理论 26

一、生态位概念 26

二、生态位参数 27

第三节 共生理论 28

一、共生的概念及三要素 28

二、共生能量函数 29

三、共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30

四、共生的类型和特点 31

第四节 研究区概况 32

一、地理区位和历史沿革 33

二、自然和人文条件 34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5

四、传统村落遗存及现状 36

五、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43

第四章 传统村落空间分析 47

第一节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解析 47

一、空间的含义及空间的多维性分析 47

二、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 49

三、传统村落场所意境和空间安全格局 54

第二节 传统村落空间组织和空间系统 59

一、传统村落空间组织 59

二、传统村落空间系统 62

第三节 传统村落空间特征 64

一、空间的商品特性 64

二、空间的约束特性 65

三、空间的演化特性 65

第五章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空间演化 66

第一节 传统村落核心文化演变与功能生态位分离 66

一、不同社会经济时期传统村落核心文化演变 66

二、核心文化演变与传统村落功能演化 68

三、功能演化与传统村落功能生态位分离 70

第二节 传统村落基本生态位分析 72

一、人类对居住空间需求的层级理论探讨 72

二、居住空间需求的演进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形成 74

三、传统村落各维度基本生态位及资源利用谱 75

第三节 传统村落生态位变迁及空间演化 78

一、居住维生态位变迁及空间演化 79

二、审美维生态位变迁及空间演化 81

三、研究维生态位变迁及空间演化 84

第四节 传统村落空间演化实证研究 86

一、民居空间演化 86

二、公共空间演化 89

三、环境空间演化 91

四、几何空间演化 92

五、社会空间演化 94

第六章 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与动力学模型 103

第一节 内部动力机制 103

一、人口变动 103

二、产业结构改变 104

三、观念变化 105

四、自然演替 106

第二节 外部动力机制 108

一、城市化 108

二、体制变迁 110

三、旅游市场驱动 111

四、政府调控 113

五、和谐发展动力 116

第三节CTM动力学模型 117

一、CTM模型概述 117

二、CTM建模方法 118

三、模型建立及参数分析 121

第七章 基于文化生态空间演化理论的传统村落演化模式 126

第一节 传统村落多元利益主体分析 126

一、传统村落多元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127

二、传统村落多元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分析 128

三、传统村落多元利益主体的和谐与冲突 129

第二节 传统村落多元利益主体共生演化模式 130

一、传统村落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系统构建 131

二、模式特点、空间特征、识别依据及案例 134

三、多元利益主体共生演化模式的优化方向 135

第三节 多元利益主体共生演化模式演进中的过渡类型 135

一、居住主导型 136

二、保护主导型 138

三、开发主导型 140

四、演化阶段与对应模式的关系 143

第四节 多元利益主体共生演化模式的共生度评价 144

一、共生度评价指标体系 144

二、基于灰色关联的共生度评价模型 146

三、模型应用:婺源典型村落的共生度评价 148

第五节 多元利益主体共生演化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53

一、提高共生单元的质参量 153

二、完善共生界面 155

第六节 促进共生新增能量的产生 157

一、共生度和共生系数 158

二、共生密度和共生维度 158

三、创新旅游模式 159

四、建立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 159

五、改善共生环境 165

参考文献 168

后记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