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博期间交通需求预测技术 1
1.1 世博交通需求的特殊性 2
1.1.1 规模巨大、来源广泛 2
1.1.2 持续时间长、到达不均衡性强 2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4
1.3 主要技术方法 4
1.3.1 背景交通需求 4
1.3.2 世博游客规模特征 4
1.3.3 世博游客交通出行 6
1.4 交通分区 9
2 世博期间城市背景交通判断 11
2.1 城市发展背景趋势 12
2.1.1 城市布局 12
2.1.2 人口发展 13
2.1.3 汽车拥有量 13
2.2 城市交通设施格局 13
2.2.1 轨道基本网络 13
2.2.2 道路和公路基本网络 15
2.2.3 对外交通枢纽基本布局 17
2.3 城市交通需求增长趋势分析 18
2.3.1 上海市域 18
2.3.2 对外交通 19
2.4 背景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22
2.4.1 轨道交通 22
2.4.2 道路交通 26
2.5 世博园区周边 31
2.5.1 用地格局 32
2.5.2 道路交通特征 33
2.5.3 轨道交通特征 34
3 世博交通调查 35
3.1 世博出行意愿调查 36
3.1.1 世博国内参观者意愿调查 36
3.1.2 世博游客出行意愿调查 37
3.2 相似交通出行特征调查 38
3.2.1 上海市国内旅游专项调查 39
3.2.2 黄金周旅游交通出行调查 39
3.3 园区周边日常交通调查 40
3.3.1 居民出行调查 41
3.3.2 吸引点调查 41
3.3.3 机动车流量调查 42
3.3.4 停放车调查 44
4 世博参观者旅游特征分析 45
4.1 总量规模 46
4.2 游客组成 47
4.3 时间选择 47
4.3.1 月份波动 47
4.3.2 日期波动 48
4.3.3 时辰波动 49
4.4 住宿地分布 56
4.4.1 住宿意向分析 56
4.4.2 住宿地分布 57
5 世博游客交通出行特征分析 61
5.1 世博游客出行链 62
5.1.1 本地客流活动路线 62
5.1.2 外来过夜客流活动路线 62
5.1.3 外来当天往返客流活动路线 63
5.2 游客来沪的交通方式 63
5.2.1 长三角地区游客 63
5.2.2 国内其他地区游客 64
5.2.3 国际及港澳台游客 64
5.3 直接出发前往世博园的场所分布 65
5.3.1 夜宿上海市域 65
5.3.2 外来当天往返游客 66
5.4 出入口游客入园规模预测 68
5.5 到离园交通方式 71
5.5.1 到园交通方式 71
5.5.2 离园交通方式 73
5.6 世博轨道客流分布 73
5.7 世博道路车流分布 77
5.7.1 世博团体巴士 77
5.7.2 世博专线巴士 77
5.7.3 小客车、出租车 78
6 世博期间交通叠加分析 81
6.1 叠加情景分析 82
6.1.1 叠加时间 82
6.1.2 叠加区域 82
6.2 轨道客流叠加分析 83
6.2.1 工作日世博40万客流 84
6.2.2 双休日世博60万客流 84
6.2.3 极端高峰日世博80万客流 85
6.3 道路车流叠加分析 88
7 世博园内游客需求预测 93
7.1 研究思路 94
7.2 园内展区客流产生吸引分析 94
7.2.1 园内游客出行定义及交通小区划分 94
7.2.2 园内游客全日时段分布及游客出行总量预测 95
7.2.3 展区出行产生和吸引需求预测 96
7.3 园内客流分布预测 104
7.3.1 越江客流预测及跨场馆游览分析 104
7.3.2 园内客流分布预测模型和方法 105
7.3.3 园内客流分布预测结果 106
7.4 方式分担及客流分配 114
7.4.1 园内公交线路及运营规划 114
7.4.2 园内轮渡线路及运营规划 116
7.4.3 园内客流交通方式划分 117
7.5 园内客流分配 120
7.5.1 步行客流分配方法 120
7.5.2 公交系统客流分配方法 120
7.5.3 客流分配结果分析 121
7.6 日客流40万和80万情形下的园内交通需求预测 125
8 世博高强度客流圈层化集散交通战略 127
8.1 世博交通战略理念 128
8.1.1 世博交通战略理念选择的主要原则和依据 128
8.1.2 世博交通总体战略目标及主要策略 129
8.2 世博交通圈层划分及主要策略 134
8.2.1 交通圈层基本概念 134
8.2.2 世博交通圈层 136
8.3 世博道路交通组织管理策略 140
8.3.1 引导区停车换乘政策 140
8.3.2 缓冲区实施世博优先通道引导鼓励公交出行 143
8.3.3 世博园周边地区交通管理政策 144
8.3.4 世博道路交通组织总体策略 146
8.3.5 分车种的管理政策 146
9 世博高强度客流均衡集散技术 149
9.1 均衡集散理念与技术 150
9.1.1 客流集散理念 150
9.1.2 上海世博高强度客流的均衡集散理念 152
9.2 长三角“一日往返圈”的多方式协调集散 153
9.2.1 长三角“一日往返圈”客流特征 153
9.2.2 长三角“一日往返圈”客流集散要求 154
9.2.3 长三角“一日往返圈”客流集散技术 154
9.3 引导圈层多方式组合集散 160
9.3.1 引导圈层客流特征 160
9.3.2 引导圈层客流集散要求 160
9.3.3 引导圈层“多方式组合”客流集散技术 161
9.4 缓冲圈层公共交通主导客流集散 163
9.4.1 缓冲圈层客流特征 163
9.4.2 缓冲圈层客流集散要求 164
9.4.3 缓冲圈层客流集散技术比较 164
9.4.4 公共交通主导的客流集散技术 165
9.4.5 严格限制小汽车交通集散 168
9.5 管控圈层及周边地区人车均衡调控 171
9.5.1 通过停车控制严格控制小汽车的交通到达 171
9.5.2 管控区及周边出租车交通管理政策 172
9.5.3 世博园周边出入口及停车场交通组织管理政策 173
9.5.4 园区周边日常交通组织管理策略 176
10 世博客流快速及安全转换技术 179
10.1 世博高强度客流快速集散体系 180
10.1.1 快速集散的含义与目标 180
10.1.2 世博轨道交通快速集散 180
10.2 世博专线巴士快速集散 185
10.2.1 专线巴士快速集散的理念 185
10.2.2 快速集散的交通体系保障 186
10.2.3 专线巴士系统设计 187
10.3 世博会高强度客流安全集散技术 188
10.3.1 大型活动场馆游客服务水平分级 188
10.3.2 公众聚集场所客流安全集散理论 189
10.3.3 客流集散设施设计要素与服务水平分级 190
10.3.4 世博高强度客流安全集散关键技术 191
10.3.5 正常集散关键技术 192
10.3.6 紧急集散关键技术研究 193
10.3.7 出口通道优化设计 194
11 交通信息服务策略 195
11.1 世博交通信息系统 196
11.1.1 概述 196
11.1.2 世博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 196
11.1.3 世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198
11.1.4 世博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202
11.1.5 常态下轨道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203
11.1.6 世博期间的轨道交通信息服务 206
11.2 世博道路交通联动诱导系统 207
11.2.1 道路交通联动诱导信息发布设施的分类 207
11.2.2 世博期间道路交通联动诱导信息发布设施的建设和运用原则 208
11.3 世博停车信息服务系统 210
11.3.1 概述 210
11.3.2 世博停车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框架 210
11.3.3 世博停车换乘诱导信息发布屏的分布 211
11.3.4 世博停车预约服务的技术方案 211
11.4 世博综合客运枢纽信息服务系统 212
11.4.1 常态下交通枢纽信息服务 212
11.4.2 针对世博会游客的交通枢纽信息服务系统 213
11.5 世博交通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系统 214
11.5.1 功能设计 214
11.5.2 系统技术框架 217
11.5.3 网上直报子系统功能模块 219
11.5.4 世博运行统计子系统功能模块 220
11.5.5 世博交通预测预报子系统功能模块 221
11.6 世博交通指南 222
11.6.1 世博交通宣传页编制要求 222
11.6.2 世博交通宣传册编制要求 223
11.6.3 世博交通网络查询功能 224
12 对外交通保障方案 225
12.1 设施及运力保障 226
12.1.1 机场运力方案 226
12.1.2 铁路运力方案 227
12.1.3 长客运力方案 228
12.2 城市交通衔接保障 229
12.2.1 机场与市内交通衔接方案 229
12.2.2 铁路与市内交通衔接方案 229
12.2.3 长途站与市内交通衔接方案 229
12.3 道口安检分流保障 229
12.3.1 实施背景 229
12.3.2 具体措施 231
13 公共交通保障方案 235
13.1 设施及运力保障 236
13.1.1 轨道交通线网方案 236
13.1.2 地面公交运力方案 237
13.1.3 水上交通码头布局方案 238
13.1.4 出租车运力方案 244
13.2 运营组织保障 245
13.2.1 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 245
13.2.2 地面公交运营组织方案 248
13.2.3 水上交通运营组织方案 252
13.2.4 出租车交通组织方案 254
13.3 公交票价方案 255
13.3.1 制定原则 255
13.3.2 票价方案 255
13.3.3 营收估算 258
14 道路交通保障方案 259
14.1 设施建设规划方案 260
14.1.1 公路网络 260
14.1.2 出入口集散道路 261
14.1.3 周边越江通道 264
14.2 交通管理组织方案 265
14.2.1 管控区交通组织 266
14.2.2 缓冲区交通组织 267
14.2.3 引导区交通组织 274
14.3 配套交通管理政策 274
14.3.1 机动车尾号限行储备方案比选 274
14.3.2 摩托车禁行方案比选 278
14.3.3 公车封存 284
14.3.4 施工统筹管理 284
15 停车保障方案 287
15.1 设施建设规划方案 288
15.1.1 园区周边停车场布局方案 288
15.1.2 世博P+R停车换乘设施布局方案 291
15.2 交通组织管理方案 299
15.2.1 园区周边停车组织 299
15.2.2 P+R停车场引导组织方案 299
15.2.3 停车场收费方案 302
16 交通信息服务保障方案 303
16.1 信息服务体系构架 304
16.1.1 目标 304
16.1.2 世博会交通信息服务保障对象 304
16.1.3 系统架构 305
16.1.4 网络互联 306
16.2 信息内容与系统功能 306
16.2.1 信息内容 306
16.2.2 系统功能 307
16.3 具体服务方式 307
16.3.1 世博交通指南 307
16.3.2 世博交通出行网 308
16.3.3 世博交通服务热线 308
16.3.4 电台、电视台 308
16.3.5 可变信息标志 308
16.3.6 移动终端 308
16.3.7 触摸屏 309
17 交通指挥体系 311
17.1 功能定位 312
17.2 实施方案 312
17.2.1 指挥体系框架 312
17.2.2 世博交通运输保障指挥中心职能 312
17.2.3 组织指挥流程 313
17.2.4 世博交通运输保障指挥中心的运行模式 313
17.2.5 世博交通运输保障指挥中心各席位职能 313
17.3 信息保障 315
18 客流组织应急管理 317
18.1 大客流状态下的交通应急组织与管理 318
18.1.1 大客流状态的预测和预判 318
18.1.2 预警机制 319
18.1.3 应对策略 320
18.1.4 应对方案 321
18.2 离场高峰运营组织 324
18.2.1 离场交通供求情况 324
18.2.2 运营组织方案 324
18.3 应急疏散 326
18.4 错时与错休 326
18.4.1 全市错时上下班政策研究 326
18.4.2 园区周边小范围错时上下班政策研究 327
18.4.3 错休方案研究 333
附录 337
1 爱知世博交通 337
1.1 爱知世博的交通体系规划 338
1.2 爱知世博客流 340
1.2.1 爱知世博的客流预测规划 340
1.2.2 爱知世博客流特征 341
2 北京奥运交通组织管理 347
2.1 北京奥运会交通组织总体情况 348
2.2 交通组织机构和保障机制 348
2.3 公共交通运营保障方案 349
2.3.1 轨道交通 349
2.3.2 奥运专线巴士服务 351
2.3.3 日常公共汽电车调度 352
2.3.4 出租汽车管理 353
2.4 道路交通保障方案 354
2.4.1 交通需求管制策略与措施 354
2.4.2 场馆周边交通管控措施 354
2.4.3 奥运常备路线和奥运专用车道设置 355
2.4.4 开幕式交通安全保障 355
2.5 奥运智能交通服务 356
2.5.1 日常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 356
2.5.2 奥运特色的智能交通系统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