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诗学观念重构的时代性契机 1
第一节 两岸诗坛貌异心同 1
第二节 文化撞击带来差异 5
第三节 迁徙情境呼唤整合 10
第二章 汉学运动与旧体诗社 17
第一节 南社与连横 17
第二节 台中栎社与林朝崧 26
第三节 台北瀛社与王松 33
第三章 从新文学运动到日文写作 38
第一节 源于大陆的早期白话诗 38
第二节 来自日本留学生的影响 48
第三节 汉诗与日文诗并存的格局 54
第四章 超越文字的鸿沟 62
第一节 银铃会 62
第二节 “跨越语言”的一代 66
第五章 诗艺发展历程的钟摆式结构 72
第一节 漂泊身世改造时空意识 73
第二节 超越意向表达文化精神 76
第三节 追求纯诗体现艺术使命 81
第四节 边缘处境揭示生存真相 85
第六章 现代诗社与纪弦 92
第一节 现代诗的崛起 92
第二节 纪弦 102
第三节 羊令野 郑愁予 107
第七章 蓝星诗社与余光中 116
第一节 “自由创作”的诗人群 116
第二节 余光中 123
第三节 罗门 杨牧 131
第八章 创世纪诗社与洛夫 140
第一节 军中诗社的典型意义 140
第二节 洛夫 痖弦 张默 143
第三节 商禽 叶维廉 152
第四节 辛郁 管管 碧果 157
第九章 葡萄园诗社力挽狂澜 162
第一节 明朗化与中国化 163
第二节 文晓村及其回归诗观 166
第十章 后来居上的笠诗社 171
第一节 新即物主义 171
第二节 白萩 非马 176
第三节 许达然 杜国清 179
第十一章 诗学诗艺并举的大中华诗歌 182
第一节 三种文明潮涌世纪诗坛 182
第二节 数代诗人组成文化光谱 189
第三节 改革开放促进艺术交流 202
第十二章 走出晦涩的诗风 207
第一节 龙族 主流 大地 诗人季刊 207
第二节 从乡土诗开始扩展艺术视野 213
第三节 新老诗社的良性互动 216
第十三章 兼顾整合与创造 222
第一节 草根 诗脉 阳光小集 222
第二节 诗体的丰富与更新 229
第三节 第三代诗人鸟瞰 234
第十四章 广开艺术新天地 240
第一节 四度空间 曼陀罗 后期草根 240
第二节 都市精神与信息观念 249
第三节 第四代诗人鸟瞰 251
第十五章 更上一层楼的跨世纪态势 256
第一节 台湾诗学季刊的反思聚合意向 256
第二节 双子星的后现代主义语言诗学 264
第三节 新新诗人:第五代诗人呼之欲出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