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先秦时期浙江的自然环境 9
一、气候及其变迁 9
(一)气候大背景 12
(二)先秦时期的气候变迁 13
(三)先秦时期的灾害性天气 15
二、河湖变迁 16
(一)宁绍平原的湖泊演替 16
(二)钱塘江河口及杭州湾的摆动 19
(三)东苕溪的两次改道 24
三、海平面的升降与海岸线的变迁 28
(一)海平面的升降 28
(二)海岸线的变迁 30
四、植被与动物的变迁 33
第二章 大禹、会稽与夏文化 36
一、大禹与会稽的传说 36
二、大禹陵与浙江的禹、舜传说故迹 40
(一)大禹陵 40
(二)浙江的禹、舜传说故迹 47
三、众说纷纭的会稽地望 50
四、鲧被杀的真相 56
五、大禹治水神话产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62
六、防风神话群系 70
(一)防风神话的新发现及其内涵 70
(二)防风古迹与防风信仰民俗 73
第三章 商周时代的浙江 78
一、青铜文化 79
(一)青铜文化的起源、特色与缓慢的发展道路 79
(二)乐器、兵器、农具的地方特色 82
二、土墩遗存 84
(一)土墩遗存两大区域、四个阶段 85
(二)典型陶器简介 88
(三)印纹陶典型纹饰阶段性发展变化 89
(四)墓葬形制 89
三、越文化的源头——马桥文化和高祭台类型文化 92
(一)马桥文化 92
(二)高祭台类型文化 96
四、吴文化东渐与吴越文化的异同 99
(一)先吴文化——湖熟文化 99
(二)吴文化的东渐与越化 102
第四章 越国的兴亡 106
一、越国的建立与兴起 106
(一)越国的建立 106
(二)越国的兴起:从楚国附庸到允常初霸 110
二、越王句践及其霸业 114
(一)初试锋芒,夫椒败阵 114
(二)卧薪尝胆,改革图强 117
(三)灭吴雪耻,北上争霸 122
三、霸业的继续与越国的消亡 133
(一)霸业的继续 133
(二)衰亡的来临 135
第五章 越国的社会经济 142
一、农业 142
(一)迁徙农业与稻作文明 142
(二)蚕桑业和麻、葛种植业 148
(三)水果与蔬菜业 148
(四)畜牧业 149
(五)养鱼业 150
二、水利 151
(一)山麓水利工程:吴塘、苦竹塘、秦望塘、塘城塘 152
(二)平原水利工程:富中大塘、练塘、蠡塘 156
(三)沿海水利工程:石塘 158
(四)山阴故水道——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 159
三、手工业 160
(一)冶铸业 161
(二)陶瓷业 173
(三)造船、酿酒、编织、采矿、采伐、制盐等手工业 179
第六章 聚落与都城 184
一、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184
二、重要聚落探寻 189
三、越国的都城 209
(一)越王无余建都了吗 209
(二)越王允常之都——会稽山中的埤中 211
(三)从山区走向平原的跳板都城——会稽山山麓冲积扇上的平阳城 213
(四)湖沼平原孤丘上的都城——句践小城与山阴大城 215
第七章 社会阶层与社会生活 221
一、社会阶层 221
(一)国王 221
(二)王室贵族 223
(三)大臣:相国、大夫 224
(四)官吏 228
(五)巫觋 228
(六)官兵 229
(七)奴隶 230
二、服饰 230
三、饮食 235
四、居住 239
五、交通 245
第八章 越人的语言、文学与艺术 250
一、语言 250
二、诗歌 264
三、音乐舞蹈 269
第九章 越人的原始宗教与思想文化 278
一、原始宗教 278
(一)鸟图腾 279
(二)蛇图腾、蛙图腾 285
(三)犬崇敬 287
(四)水神崇拜与祖先崇拜 289
二、思想文化 291
(一)范蠡及其哲学思想 293
(二)计倪及其经济理论 298
(三)文种及其“灭吴九术” 301
第十章 吴越文化与海内外的交流 305
一、外越的分布范围 305
二、对海外交流溯源 306
三、吴越文化对台湾的影响 310
四、吴越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15
(一)越人东渡扶桑的自然环境分析 315
(二)稻作文化 316
(三)铜铎、铜剑、铜矛与日本的出云王国 319
(四)语言与地名——吴越文化影响日本的活化石 322
(五)人种与血缘 323
(六)其他方面的影响 325
五、周边地区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流融合 327
(一)徐偃王的传说遗迹 328
(二)徐偃王其人 331
(三)徐文化对吴越文化的影响 331
附录 334
一、大事记 334
二、主要参考文献 341
后记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