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制图国家标准规定 1
1.1 制图基本知识 1
1.1.1 图学基础简介 1
1.1.2 图样的绘制方法 1
1.1.3 制图标准化 2
1.2 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3
1.2.1 图纸幅面和格式 3
1.2.2 标题栏和明细栏 7
1.2.3 字体 8
1.2.4 比例 10
1.2.5 图线 11
1.2.6 剖面区域表示法 20
第2章 工程图样的常用表达方法 24
2.1 视图 24
2.1.1 基本视图 24
2.1.2 向视图 24
2.1.3 局部视图 24
2.1.4 斜视图 27
2.2 剖视图 28
2.2.1 剖视图的分类 30
2.2.2 剖切面的种类 33
2.3 断面图 36
2.3.1 移出断面图 37
2.3.2 重合断面图 38
2.4 剖视图和断面图中的规定画法 39
2.5 局部放大图 40
2.6 简化画法 41
2.7 轴测图 47
2.7.1 轴测图的基本概念及术语 47
2.7.2 正等轴测图 49
2.7.3 斜二等轴测图 52
2.8 第三角画法简介 53
2.9 尺寸标注方法 54
2.9.1 尺寸标注基本规则 55
2.9.2 尺寸的组成及基本规定 55
2.9.3 尺寸标注常用符号及缩写词 59
2.9.4 尺寸简化标注及其他常用尺寸标注方法 61
第3章 零件图和装配图 66
3.1 零件图 66
3.1.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66
3.1.2 零件的工艺结构 67
3.1.3 典型零件的表示法 71
3.1.4 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 74
3.2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83
3.2.1 螺纹 83
3.2.2 螺纹紧固件 90
3.2.3 键 97
3.2.4 销 99
3.2.5 滚动轴承 101
3.2.6 齿轮 108
3.2.7 弹簧 113
3.3 装配图 117
3.3.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17
3.3.2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118
3.3.3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23
3.3.4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126
3.3.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28
第4章 极限与配合 129
4.1 基本术语介绍 129
4.1.1 要素 129
4.1.2 孔和轴 130
4.1.3 尺寸 130
4.1.4 偏差、公差及公差带 132
4.1.5 配合 133
4.2 极限与配合的标准化 135
4.2.1 极限制和配合制 135
4.2.2 标准公差系列 136
4.2.3 基本偏差系列 139
4.2.4 常用公差带和优先、常用配合 148
4.3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153
4.3.1 配合制的选择 154
4.3.2 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 156
4.3.3 配合种类的选择 157
4.4 大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 160
4.5 未注公差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162
第5章 尺寸测量 164
5.1 尺寸测量的基本知识 164
5.1.1 测量的基本要素 164
5.1.2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165
5.1.3 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分类 167
5.2 尺寸测量方法及计量器具 168
5.2.1 尺寸测量方法 168
5.2.2 计量器具的选择 170
5.2.3 常用计量器具的介绍 170
5.2.4 大轴径的测量 172
5.3 尺寸验收方法 175
第6章 几何公差与检测 176
6.1 基本概念 176
6.1.1 几何要素及分类 176
6.1.2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其符号 177
6.1.3 几何公差带 178
6.2 几何公差的标注和公差原则 194
6.2.1 被测要素的表示方法和标注 194
6.2.2 基准要素的表示方法和标注 195
6.2.3 几何公差的简化标注方法 196
6.2.4 公差原则 197
6.3 几何公差的选择 203
6.3.1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基准要素的选择 203
6.3.2 公差原则的选择 204
6.3.3 几何公差值的选择 204
6.4 几何误差的评定及选用原则 204
6.4.1 实际要素的体现 204
6.4.2 几何误差的评定 205
6.4.3 检测原则 206
6.5 直线度误差检测 207
6.5.1 常用检测方法及其计量器具 207
6.5.2 光隙法 208
6.5.3 节距法 208
6.5.4 直线度误差检测 209
6.6 平面度误差检测 210
6.6.1 平晶干涉法 210
6.6.2 三点法 210
6.6.3 四点法 210
6.6.4 按“最小条件”评定平面度误差的方法 211
6.7 圆度误差的检测 213
6.7.1 分度头检测 213
6.7.2 圆度仪检测 214
6.7.3 二点法、三点法检测 214
6.8 圆柱度误差的检测 215
6.8.1 圆度仪检测 215
6.8.2 V形法检测 216
6.9 平行度误差的检测 216
6.9.1 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的检测 216
6.9.2 直线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的检测 217
6.9.3 面对基准直线的平行度误差的检测 217
6.9.4 直线对基准直线的平行度误差的检测 218
6.10 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219
6.10.1 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219
6.10.2 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219
6.10.3 面对基准直线的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220
6.10.4 直线对基准直线的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221
6.11 同轴度误差的检测 221
6.12 对称度误差的检测 222
6.13 位置度误差的检测 223
6.14 跳动误差的检测 224
6.14.1 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224
6.14.2 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225
6.14.3 斜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225
6.14.4 径向全跳动误差的检测 226
6.14.5 端面全跳动误差的检测 226
第7章 表面结构及检测 227
7.1 表面轮廓的基本概念 227
7.2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 228
7.2.1 相关术语 228
7.2.2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参数与选择 230
7.2.3 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数值 232
7.3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符号及标注 233
7.4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测量方法 240
第8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及检测 246
8.1 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246
8.2 评定参数及代号 248
8.3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标准化 252
8.3.1 齿轮的精度等级和各项精度指标的公差计算公式 252
8.3.2 齿轮精度等级的选择 253
8.3.3 图样上齿轮精度等级的标注 254
8.4 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和轴线平行度偏差 254
8.4.1 齿轮副相关参数 254
8.4.2 齿轮副应检精度指标 255
8.5 齿轮侧隙指标的公差和齿轮坯公差 256
8.5.1 齿轮侧隙的评定 256
8.5.2 齿轮坯公差 259
8.5.3 齿轮齿面和基准面的表面粗糙度轮廓要求 260
8.6 齿轮精度数值表 260
8.7 圆柱齿轮单项参数的测量 263
8.7.1 齿距检查仪测量齿距累积总偏差和单个齿距偏差 263
8.7.2 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齿距累积总偏差和单个齿距偏差 264
8.7.3 渐开线检查仪测量齿廓总偏差 266
8.7.4 偏摆检查仪测量螺旋线总偏差 267
8.7.5 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厚偏差 268
8.7.6 公法线千分尺测量公法线长度偏差 269
8.7.7 偏摆检查仪测量齿轮径向跳动 269
8.7.8 齿轮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径向跳动 271
8.8 圆柱齿轮的综合测量 272
8.8.1 齿轮单面啮合检查仪测量切向综合总偏差和一齿切向综合偏差 272
8.8.2 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检查仪测量径向综合总偏差和一齿径向综合偏差 273
第9章 圆锥的公差及检测 275
9.1 圆锥的基本参数和标注 275
9.2 圆锥的公差与配合 279
9.2.1 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279
9.2.2 圆锥配合的种类和圆锥配合的形成 280
9.2.3 圆锥公差项目 281
9.2.4 圆锥公差的给定和标注 283
9.2.5 圆锥直径公差带(公差区)的选择 285
9.3 锥度的检测 285
9.3.1 正弦规测量 285
9.3.2 钢球法测量 286
9.3.3 圆锥量规检测 287
第10章 圆柱螺纹公差与检测 289
10.1 圆柱螺纹的结构参数和公差标准 289
10.1.1 螺纹的分类和牙型结构形式 289
10.1.2 螺纹的有关名词术语、几何参数和定义 290
10.1.3 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 293
10.1.4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295
10.2 机床梯形螺纹丝杠和螺母的精度与公差 297
10.3 普通螺纹的综合检验 302
10.4 圆柱外螺纹主要参数的测量 302
10.4.1 用工具显微镜测量外螺纹的主要参数 302
10.4.2 外螺纹中径的测量方法 305
10.5 圆柱内螺纹主要参数的测量 307
10.5.1 内螺纹螺距的测量方法 307
10.5.2 内螺纹牙型角的测量方法 308
10.5.3 内螺纹中径的测量方法 308
10.5.4 内螺纹大径和小径的测量方法 309
参考文献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