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南开中学的创办及其特点 1
严修教育思想与南开早期特色(节选)&杨志行、纪文郁、李信 1
从南开发展过程看张伯苓校长&曹汉奇 7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张伯苓 11
南开中学办学的几个特点&杨坚白 27
第二编 1904—1919年 38
一、学制、课程 38
二、考试与考核 42
三、训育 43
四、体育卫生 44
五、入学 45
六、教职员组织 46
七、学生课外组织 46
记南开中学前身——严氏家塾开办时的情形&陈宝泉 51
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调查总表 52
张伯苓先生与南开&王文田 53
早期的南开中学(节选)&黄钰生 55
五四运动时南开中学进步学生的爱国活动&梁秉彝 69
第三编 1920—1923年 71
一、学制、课程 71
二、学籍管理 75
三、各项规则 77
南开学校之三三课程&喻鉴 79
我所受的南开教育(节选)&吴大任 90
第四编 1924—1929年 97
一、行政组织 97
(一)董事会 97
(二)校长 98
(三)中学部主任 98
(四)各课 98
(五)会议及委员会 101
二、南开教育之要旨及实验之趋向 105
三、学科 110
(一)学级编制 110
(二)课程 111
(三)各学科教学纲要说明 115
国文学科 115
英语学科 137
算学学科 149
史地学科 163
党义学科 167
社会视察 168
自然学科 178
体育学科 183
艺术学科 188
(四)选组与选科 193
(五)考试与学业成绩 195
(六)会考与比赛 196
(七)各种研究会 198
四、训练 202
五、体育 224
六、庶务与会计 232
七、校友会 234
在天津开始的戏剧生活&曹禺 236
我对母校的几点回忆&杨肖彭 240
“南开五虎”&唐宝堃 244
第五编 1930—1948年 246
南开教我学文学&韦君宜 246
怀念母校——南开中学&叶笃成等 249
忆南开(节选)&王锡璋 255
“九一八”后南开的学生运动&白文治 261
重庆南开中学生活的回忆&肖时望 270
南开学生的社团活动(节选)&史沐等 275
第六编 1949—1965年 27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的改造和接办工作&杨志行 278
二、领导机构与职责 281
(一)天津市私立南开中学董事会章程 281
(二)校务委员会 282
三、教学管理 283
(一)“文革”前的教务工作&安同霈 283
(二)写作教学的基本训练(略) 289
四、师资培训&杨志行 289
抚育我成长的南开母校(节选)&王维珍 292
回顾五十年代南开中学的体育活动&葛希章 294
南开中学的文娱生活&陶艺 296
南开精神永放光芒&温家宝 300
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杨弘 302
我获益于南开&孙海麟 308
对南开教育的一些感受&陈洪 317
第七编 1966—1976年 323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南开中学&安同霈 杨志行 323
第八编 1977—1995年 327
一、办学的指导思想 327
(一)中共南开中学支部委员会关于学习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学习时的学习精神的决定 327
(二)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南开中学的讲话摘要 329
(三)中共南开中学总支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邓颖超同志在南开中学讲话精神的决议 332
(四)周恩来总理铜像碑文 334
(五)开展整体改革 探索办学新径&王淑龄 335
(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焦骊珍 343
(七)打破常规 培养尖子生(节选)&杨志行 347
(八)南开中学1995—2000年五年规划目录 351
二、德育 352
(一)培养“自觉、自学、自治”的基本要求 352
(二)三好三自优秀班集体条件 354
(三)南开中学的德育工作特点(节选)&仉炳寅 360
三、教学 365
(一)1979—1980年教学工作要点 365
(二)对班主任抓好学生学习的几点要求 367
(三)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及作业规格(节选) 368
(四)教研组建设条件 374
(五)关于学生考勤、成绩考核及升留级制度的暂行规定 377
(六)美术课教学&刘锦山 380
四、体育卫生 382
(一)体育课常规 382
(二)开展“体育卫生优秀班级”评比活动 383
(三)体育教学改革(节选)&郭成通 386
五、教师职责与教职工公约 390
(一)爱生基本要求 390
(二)教师岗位责任制暂行纲要 391
(三)教师公约 395
(四)职工公约 396
(五)年级组长工作职责 397
南开母校培育了我的“自治”能力&潘福祥 398
我是南开人&李平立 401
附件一 历任校长一览表 404
附件二 解放后历任中共支部书记一览表 405
附件三 校友会章程 405
编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