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导论 1
第一篇 捻乱的环境与条件 5
第一章 时代背景 5
第一节 经济凋敝 5
第二节 政治腐败 14
第三节 军备废弛 17
第四节 社会困顿 21
第二章 捻乱的形成 31
第一节 捻匪的缘起 31
第二节 捻乱形成的原因 33
第二篇 捻党的兴灭 43
第一章 捻匪的初始 43
第一节 骚动时期 43
第二节 暴乱时期 51
第二章 捻党的成军、扩张与史衰 71
第一节 捻党的组织 71
第二节 扩张时期 80
第三节 皖东作战时期 86
第三章 捻党的再起 125
第一节 皖、鄂、豫三省边区作战时期 126
第二节 易步为骑的军事思想 131
第三节 四省流窜作战时期 142
第四节 「无定制有定」流窜作战时期 147
第四章 东捻的流窜及覆灭 167
第一节 黄淮平原西部流窜作战时期 167
第二节 运河以东地区流窜作战时期 173
第五章 西捻的流窜及覆灭 189
第一节 陕西地区流窜作战时期 189
第二节 海河平原流窜作战时期 200
第三篇 清廷治捻政策 217
第一章 清廷对捻乱的认识 217
第二章 治捻政策(一) 239
第一节 坚壁清野 239
第二节 整饬吏治 250
第三章 治捻政策(二) 271
第一节 军事征剿 271
第二节 剿抚兼施 283
第四章 治捻的人选与军需 301
第一节 治捻的人选 301
第二节 剿捻之军需 314
结论 345
第一节 民怨太深 345
第二节 捻党的兴灭 349
第三节 清廷的治捻 358
参考书目 379
附表录 391
附表一 同治三年(一八六四)捻粤联军皖、鄂、豫三省边区作战日程表 391
附表二 清代剿捻战役文官县令以上殉职表 392
附表三 清代剿捻战役武职参将以上殉职表 393
附图录 397
附图一 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咸丰五年(一八五五)秋捻匪势力整合图 397
附图二 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元月—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元月捻军攻势图 399
附图三 淮河流域图 400
附图四 咸丰七年(一八五七)二月—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元月捻粤联军攻势行动图 402
附图五 咸丰八年(一八五八)三月捻粤联军东趋皖东路线图 401
附图六 僧格林沁追捻路线图〔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四月—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四月〕 406
附图七 曾国藩战略构想示意图 404
附图八 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八月阜阳会战后清军作战部署图 407
附图九 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十月—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四月捻军湖北地区流窜路线图 408
附图十 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清军平东捻圈围部署图 409
附图十一 关中形势图 410
附图十二 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元月—四月西捻流窜路线图 411
附图十三 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清军平西捻圈围部署图 412
附图十四 圩寨平面图 413
附图十五 圩墙、圩隍、外濠侧面立图 414
索引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