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
第一节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2
一、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感性的活动 2
二、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平台 5
三、主体自身也是客体 6
四、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关系 7
第二节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8
一、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 8
二、主体的认识在实践中检验 10
三、主体的认识在实践中发展 16
第三节 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 18
一、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产生价值 18
二、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在实践中发展 19
三、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与认识关系 20
第四节 主体和客体的情感关系 22
一、主体的情感体验和美丑 22
二、自然美是主体情感体验的延伸 23
三、主体和客体的情感关系与认识关系 24
四、主体和客体的情感关系与价值关系 26
第二章 主体的认识能力 29
第一节 从无机物反映到动物思维萌芽 29
一、无机物的反映 30
二、低等生物的反映 31
三、动物的映照反映 32
第二节 主体认识能力的产生 39
一、动物活动向主体实践的转化 39
二、劳动的作用 41
三、语言的作用 45
四、主体认识能力的物质载体 48
第三节 主体认识能力形成的意义 56
一、人类确立了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 56
二、主体活动成为自觉能动的实践 57
三、主体需要成为自觉的需要 58
四、主体情感再反映成为美学丑学 59
五、知识成为文化遗传的主要内容 59
第三章 主体的价值意识 62
第一节 主体的需要 62
一、主体需要产生的最终根源 62
二、物质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 63
三、生物的自然需要 69
第二节 主体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观 75
一、主体价值意识的产生 75
二、群体主体的价值意识 77
三、个体主体的价值意识 85
四、价值观 90
第三节 主体的利益 92
一、需要和利益 92
二、个体主体的利益 94
三、群体主体的利益 96
第四节 社会矛盾 97
一、社会矛盾的根源 97
二、社会矛盾的解决 98
三、价值意识提高和主体进步 103
第四章 主体的情感体验 107
第一节 主体情感体验的产生与种类 107
一、主体情感体验的产生 107
二、主体感情的种类及其再反映 113
第二节 主体情感的延伸 132
一、主体愉悦的延伸 132
二、主体痛苦的延伸 135
三、主体的意志 139
四、主体的信念 140
五、主体感情的特态 141
第三节 主体情感的作用 142
一、主体实践动力的要素 142
二、主体自身完善的途径 145
第五章 文化与文明 151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 151
一、关于文化的种种界定 152
二、文化是观念的总和 156
三、文化的外化及其成果 159
四、文化的发展阶段 162
五、文化发展不平衡 166
第二节 文明是文化进步的标志 170
一、关于文明的种种界定 170
二、先进文化的结晶 173
第三节 文明的发展历史 175
一、农业文明 175
二、工业文明 182
三、信息文明 199
第四节 文明的当在形态 215
一、物质文明 215
二、政治文明 216
三、精神文明 228
第六章 文化与生产力 236
第一节 生产劳动与文化 236
一、生产劳动的出现和文化的形成 236
二、生产劳动是文化外化过程 238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242
一、两种理性认识 242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 251
三、科技进步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262
四、主体体力劳动的解放 268
五、主体脑力劳动的解放 269
第三节 价值意识与生产力 271
一、原始社会的价值意识与生产力 271
二、阶级社会的价值意识与生产力 272
三、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意识与生产力 278
第四节 情感体验与生产力 280
一、原始社会的情感体验与生产力 280
二、阶级社会的情感体验与生产力 280
三、自由人联合体的情感体验与生产力 286
第七章 主体的文化遗传 288
第一节 生物的物种遗传 288
一、生物物种遗传方式 288
二、生物物种遗传规律 291
三、生物物种遗传特点 293
第二节 主体的双重遗传 294
一、主体双重遗传的根源 294
二、主体的生物遗传 297
第三节 主体文化遗传符号及其载体 301
一、主体文化遗传符号种类 301
二、文字符号的载体 305
三、其他文化遗传符号的载体 307
第四节 主体文化遗传内容 308
一、认识领域的知识 308
二、价值意识领域的知识 318
三、情感体验领域的知识 321
第五节 主体文化遗传方式 322
一、书籍 322
二、教育 322
三、社会制度 330
四、民俗 330
第六节 主体文化遗传特点 331
一、后天性 331
二、自觉性 333
三、社会性 345
第八章 认识能力遗传基因 337
第一节 主体认识的能动性 337
一、主体认识的主动性 337
二、主体认识的超越性 340
三、主体认识的创造性 344
第二节 主体认识的指向性 359
一、潜在客体和显在客体 359
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思维客体 360
第三节 主体认识的实证性 362
一、逻辑证明 362
二、悖论和不完全性定理 364
三、实践检验 365
第四节 主体认识的精确性 365
一、量变质变与精确 365
二、模糊性数学与精确 367
三、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 368
第五节 主体认识的自由性 369
一、认识活动的个体特征 369
二、认识自由的个体主体条件 371
三、认识自由的社会环境 375
第九章 价值意识遗传基因 380
第一节 个体主体需要本位 380
一、生命个体需要的本位性 380
二、个体主体需要本位的根源 381
三、个体主体需要本位的内涵 383
第二节 个体主体的权利 390
一、个体主体权利的产生 390
二、个体主体权利的内容 391
三、民族自决权、国家主权和人权 404
第三节 个体主体的义务 406
一、个体主体义务的产生 406
二、个体主体义务的内容 407
第四节 个体主体的自由 409
一、主体改造客体的自由 410
二、主体自身发展的自由 411
三、个体主体的社会自由 416
四、改造客体自由和社会自由的关系 425
第五节 社会公共权力和人权 426
一、社会公共权力的产生和发展 426
二、社会公共权力对人权的作用 430
三、个体主体解放和人类解放 437
第十章 情感体验遗传基因 443
第一节 主体情感宣泄与能量释放 443
一、主体情感与体内能量的关系 443
二、主体体内能量释放的意义 445
第二节 主体的精神寄托 447
一、主体的图腾崇拜 447
二、主体的宗教信仰 450
三、主体的祖宗崇拜 455
第三节 主体情感宣泄的其他形式 455
一、经济领域的形式 456
二、政治领域的形式 459
三、文化和日常生活领域的形式 461
第四节 主体情感宣泄与环境 466
一、主体情感宣泄的两个方向 466
二、主体情感宣泄与外部约束 470
三、主体情感宣泄的自我约束 472
第十一章 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475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追求 475
一、中华大帝国的衰落 475
二、中国文化基因突变前的痛苦躁动 477
三、中国文化基因突变的新起点 489
第二节 中国文化遗传基因的缺失之一 496
一、认识对象的狭隘性 496
二、认识方法的模糊性 500
三、认识过程的非实证性 504
第三节 中国文化遗传基因的缺失之二 509
一、中国古代没有平等自由等概念 509
二、群体主体需要本位的一贯性 513
三、群体主体需要本位的虚伪性 516
第四节 中国文化遗传基因的缺失之三 522
一、极少数个体主体情感宣泄的疯狂性 522
二、大多数个体主体情感宣泄的压抑性 523
三、个体主体日常情感宣泄制度残缺 525
第五节 文化创新与现代化 526
一、文化上的自傲与自卑 526
二、文化杂交与文化进步 531
三、文化基因突变与遗传 533
后记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