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市场经济基础理论篇 1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理论 1
(一)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方法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2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3
市场资源配置 3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与微观经济计量模型 4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5
商品空间 5
效用和边际效用 5
偏好 6
效用函数 6
无差异曲线 7
边际替代率 8
预算线 9
需求量、需求表、需求曲线 9
需求函数 10
消费者剩余 1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1
消费者均衡 11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12
需求价格弹性 13
需求收入弹性 14
需求交叉弹性 14
(三)厂商理论 15
厂商 15
供给表、供给函数、供给曲线 15
供给价格弹性 16
供给收入弹性 16
生产函数 17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17
成本 18
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 19
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19
等产量曲线 19
等成本线 20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0
最优投入组合 21
生产可能性曲线 22
生产规模的报酬 2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3
收益 23
利润 24
规模经济 24
生产要素 25
生产要素的需求 25
生产要素的供给 25
边际生产力 26
(四)竞争、垄断与商场均衡 26
市场与市场结构 26
完全竞争市场 27
完全垄断市场 27
垄断竞争市场 27
寡头垄断市场 28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28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29
垄断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30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30
古诺模型 31
价格领导 32
价格歧视 33
成本加成定价法 33
蛛网理论 34
一般均衡理论 35
投入产出模型 35
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36
(五)经济福利理论 37
个人福利 37
社会福利函数 37
帕累托最优 37
交易的最优条件 37
生产的最优条件 38
生产和交易的最优条件 39
补偿原则 39
阿罗不可能性原则 40
次优理论 40
平等与效率 41
(六)预期、对策与市场风险 42
预期效用 42
风险 42
对策论 43
对策的种类 43
两人有限零和对策 44
市场对策 45
线性规划 46
影子价格 46
风险型决策 47
企业决策的类型 47
市场风险 48
生产风险 48
风险预测 49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理论 50
(一)国民收入决定 50
注入和漏出 50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50
国民生产总值 51
国民生产净值 52
国民收入 52
个人收入 53
个人可支配收入 53
国内生产总值 54
纯经济福利 54
国民财富 55
转移支付 55
奥肯定律 56
国民生产总值缺口 56
国民收入决定论 57
(二)收入均衡与需求管理 57
萨伊定律 57
凯恩斯定律 58
消费倾向 59
储蓄倾向 59
绝对收入假说 60
相对收入假说 61
持久收入假说 62
投资 62
总投资 63
净投资 64
重置投资 64
自主投资 65
引致投资 65
资本边际效率 66
投资边际效率 66
充分就业 67
非自愿性失业 68
摩擦性失业 68
自愿性失业 69
乘数原理 69
加速原理 70
乘数与加速原理模型 71
政府购买乘数 71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72
税收乘数 72
平衡预算乘数 73
超级乘数 73
就业乘数 73
货币创造乘数 74
通货膨胀缺口 74
通货紧缩缺口 75
资本—产出比率 76
有效需求原理 76
IS曲线 77
货币需求 77
交易需求 78
谨慎需求 78
投机需求 79
流动偏好 79
流动性陷阱 79
货币供给 80
凯恩斯效应 80
庇古效应 81
实际余额效应 81
LM曲线 81
IS—LM模型 82
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 83
内在稳定器 84
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84
洛伦茨曲线 85
基尼系数 86
货币幻觉 86
强制储蓄 86
挤出效应 87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87
财政政策 88
货币政策 89
收入政策 90
公开市场业务 91
准备金政策 91
贴现率政策 92
垫头规定 92
相机抉择 92
菲利普斯曲线 93
临界点 94
货币数量论 95
现代货币数量论 95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96
拉弗曲线 97
(三)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97
适应性预期 97
理性预期 98
经济周期 99
经济增长 99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00
有保证增长率 101
实际增长率 101
自然增长率 10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02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103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103
通货膨胀 104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 105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 105
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106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 108
(一)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 10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9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10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11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12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13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5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116
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发展 116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117
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18
共同富裕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19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120
生产力标准 121
邓小平南巡讲活 122
双重经济体制并存 123
“寻租”理论 124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12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25
1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126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27
1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127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8
包干到户 129
专业户、专业组、专业队 130
农业生产责任制 130
双层经营责任制 131
土地租种经营责任制 131
合作经济 132
农村经济联合体 133
苏南模式 133
温州模式 134
大邱庄模式 134
珠江三角洲模式 135
农副产品购销中的合同制 135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136
农产品价格改革 137
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 138
社会化服务体系 139
农副产品贸易中心和批发市场 139
农村雇工经营 140
土地转包 141
家庭农场 141
适度规模经营 142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 143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144
农村城市化 144
小康水平 145
“星火计划” 146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改革 146
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 147
(三)企业改革 148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48
父爱主义 149
扩张冲动和数量冲动 149
政企分开,自主经营 150
扩大企业自主权 150
国营企业利润分配体制改革 151
企业基金制度 152
利润留战 152
利改税 152
增强企业活力 153
承包经营责任制 154
“工效挂钩”责任制 154
全员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 155
资产经营责任制 155
国有资产价值承包责任制 156
契约经营方式 156
租赁经营 157
全员承租制 157
企业资产约束的软化与硬化 158
企业行为合理化 158
企业集团 159
企业兼并 159
企业倒闭、破产 160
企业本位论 160
横向经济联合 160
资产租借制 161
股份制 161
债务股份制 162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63
国有企业改革 163
(四)宏观经济改革 164
统制经济 164
集权模式 165
分权模式 165
资源约束型经济 166
需求约束型经济 166
计划体制改革 167
计划体制的模式转换 167
国家计划与宏观控制 168
计划承包责任制 168
计划单列 169
统一计划,分级管理 169
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国民经济计划 170
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 171
分灶吃饭 171
分税制 172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173
金融体制改革 173
专业银行企业化 174
资金管理体制改革 174
基本建设资金“拨改贷” 176
分配体制改革 176
劳动工资制度改革 177
非劳动收入 177
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 178
国民收入超分配 179
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 179
间接调控 180
宏观经济政策“四论” 180
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关” 181
紧运行 181
二次调节论 182
三次调节论 182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183
经济结构调整 183
治理整顿 184
流通体制改革 184
(五)市场体系建设 185
计划失灵 185
市场取向 185
市场化 186
市场机制 186
市场主体与市场客体 187
市场发育 187
市场调节 188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88
消费资料市场 189
生产资料市场 190
生产要素市场 190
劳务市场 191
金融市场 191
信息市场 192
技术市场 192
房地产市场 193
产权市场 194
期货市场 195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 196
产权与产权转让 196
交易费用 197
外部效应 198
生产者主权 198
消费者主权 199
市场组织类型 199
社会市场经济 200
分散的市场经济 201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202
微观经济市场调节 202
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202
竞争与垄断 203
我国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04
市场疲软 20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 20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6
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208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208
市场失灵 209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10
价格改革 210
价格改革与企业改革双向推进 211
价格改革的调放结合 212
双轨制价格 213
三渠价格 214
稳定物价与制止通货膨胀 214
价格总水平的宏观控制 215
稳定物价与价格补贴 216
成本推进与价格变动 217
需求拉动与价格变动 217
稳定物价与合理调整的关系 218
市场定价体制 219
(六)对外开放 220
对外开放 220
外向型经济 221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 221
外贸体制改革 221
经济特区 223
深圳、蛇口模式 223
对外经济开放度 224
沿海开放城市与对外开放区 224
“两个扇面、一个枢纽”的目标模式 225
“窗口作用” 225
“三资”企业 226
外向型企业集团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226
沿边开放 226
四沿渗透多元开放战略 227
全方位对外开放 227
“大开放”理论 228
中国经济圈 228
开发浦东 229
国际经济大循环 229
重返关贸总协定 230
(七)国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231
兰格计划模拟市场的运行模式 231
科尔内的“短缺经济”理论 232
里斯卡的“承包经营制”理论模式 233
锡克模式 234
布鲁斯“经济运行模式”理论 235
德拉吉希奇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 236
马克西莫维奇的《公有制的理论基础》 237
阿甘别吉杨的《经济管理改革》 238
纽伯格和达菲分析经济体制的DIM方法 239
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的经济模式评价标准 240
诺夫的可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241
佐藤经明的计划控制市场模式 242
博丁顿的电脑社会主义模式 243
格鲁奇的分散的面向市场的社会主义经济 244
沃德的伊利里亚模式 245
熊彼特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 246
百百和等学者的间接的诱导性分权计划体制 247
特纳和科利斯的分权与有参数的计划体制 248
埃尔曼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 249
博恩斯坦的社会主义分权计划体制 250
雷诺兹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 251
第二篇 市场经济微观运行篇 253
第四章 企业管理 253
(一)企业的经济运行与环境 253
企业 253
企业管理 254
公司 254
国有企业自主权的规定性 256
企业组织结构 257
企业经营机制 259
企业素质 260
企业的社会责任 261
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 262
和法律环境 262
企业竞争 263
企业破产 264
企业的无形资产 264
企业的公共关系 265
企业内部公共关系 266
企业外部公共关系 267
企业国际公共关系 268
企业公众 269
公共关系效应 270
公共关系原则 270
公共关系计划 271
公共关系调查 272
公共关系目标 273
公共关系预算 273
公共关系的工作方式 274
公共关系成果评价 275
公共关系报告 276
企业形象及其评估 276
企业公共关系纠纷 277
公共关系媒介 278
公共关系广告 279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280
企业公共关系机构和人员 281
生态经济规律和环境保护 282
企业环境管理 283
(二)企业战略管理和经营决策 284
企业战略管理 284
企业环境预测 285
企业能力分析 286
跨国公司战略 286
中小企业战略 287
大企业发展战略 288
一般性竞争战略 289
分散性行业中的竞争战略 290
新兴行业中的竞争战略 291
行业成熟过程中的竞争战略 292
行业衰退中的竞争战略 293
国际性行业中的竞争战略 294
一体化发展战略 295
进入新经营领域的战略 296
生产能力扩张的战略决策 296
创新战略 297
多角化(多种)经营战略 298
人力资源战略 299
技术研究与开发战略 300
战略的分析和选择 301
SWOT战略决策法 301
企业战略象限决策法 302
企业预测技术 303
专家意见调查法 304
市场调查法 305
回归分析预测法 306
投入产出预测法 307
计量经济模型预测法 308
时间序列预测法 309
移动平均预测法 309
指数平滑预测法 310
季节性周期预测法 311
技术经济学 312
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 313
可行性分析 314
企业经济评价法 315
技术选择和分析 315
盈亏平衡分析法 316
净现值法(NPV)和净现值率(NPVR)法 317
风险分析 318
固定资产折旧法 319
技术引进 319
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20
企业经营决策 321
确定型决策 322
价值分析法 322
费用分析法 323
线性规划法 324
风险型决策 325
期望值决策法 326
部分期望决策法 327
马尔可夫分析决策法 328
非确定型决策 329
竞争型决策 330
混合策略及其求解 331
模糊决策法 332
最佳化原理 332
生产最优化原则 333
跨期决策 335
企业规模决策 335
系统决策量化方法 336
非程序化决策 337
大系统对抗决策法 338
决策支持信息方法 339
企业诊断法 340
决策模拟 341
追踪决策 342
(三)原材料筹措和管理 343
物料管理 343
物资消耗定额 344
物资储备定额 344
材料的分类与编号 345
采购和采购组织 346
采购计划和预算 346
采购方法和程序 347
购货合同 348
废料和剩料的处理 348
采购记录 349
库存及其分类 350
库存控制 350
库存管理制度 351
库存模型及其类型 351
存货成本 353
EOQ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354
一次性订货量随机型库存控制模型 355
确定型定期库存控制模型 355
随机型定期库存控制模型 356
A 、B、C分类库存管理法 356
库存记录 357
存货计价方法 358
库内布局 359
零库存管理制度 359
物料储存 360
物料搬运系统 360
仓库安全系统 361
生产管理 362
厂址选择和布置 363
车间布置 363
生产过程及其分析 364
工艺原则布置 365
对象原则布置 366
单一品种流水线设计 366
多品种流水线设计 367
奥匹兹系统 368
动作经济原则 369
工时消耗定额 370
生产总体计划 371
生产能力计划 371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 372
订单管理 373
期量标准 373
在制品管理 374
网络计划技术 374
作业控制 375
运筹学和生产管理 376
线性规划和生产管理 377
排队论和生产管理 377
看板管理 378
生产排程 379
生产作业准备 379
设备管理 380
设备磨损规律 381
设备维护和修理 381
全员生产维修 382
设备改造与更新 383
备件管理 384
设备计划预修制 384
快速折旧 385
环境管理 386
安全管理 387
能源管理 387
“5S”管理 388
定置管理 389
物流管理 389
现场管理 390
柔性制造系统 391
(四)企业的整体性工作的管理 391
财务管理 391
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 392
财务管理的经济与法律环境 394
财务管理的金融环境 394
资本时间价值 395
金融证券的估价 396
财务分析 397
财务比率 398
现金预算 399
现金流转的控制 399
流动资金的管理 400
现金的管理 401
有价证券投资的管理 402
应收帐款的管理 402
存货的管理 403
自然筹资 404
短期借款筹资 405
资本预算 405
资本预算中的风险预测 406
资本预算中的投资收益率 407
财务杠杆作用 408
经营、财务综合杠杆作用 409
资本结构理论 410
资本成本 411
股利政策 411
长期筹资方法 412
企业联合中的财务问题 413
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 414
财务失败 415
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务管理 416
成本管理 416
成本计划 417
成本控制 418
成本分析 419
成本核算 419
成本考核 420
成本分类 421
预算管理法 421
标准成本管理法 422
成本决策分析 423
资本支出分析方法 424
质量管理 425
全面质量管理 426
可靠性质量管理 426
质量检验 427
质量保证 428
质量管理循环(PDCA循环) 429
质量管理中的标准化工作 431
质量管理中的计量工作 432
质量信息工作 432
质量责任制 433
质量管理小组 434
主次因素排列图 435
因果分析图 437
调查表法 438
散布图法 440
直方图法 441
工序能力指数 442
控制图法 444
新七种工具 445
优选法 447
正交实验设计法 448
无缺点计划 449
质量成本 450
抽样检验 451
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 452
员工的招收、任用和离职 452
晋升与降职 453
员工培训 454
价值工程 454
方针目标管理 456
系统工程 456
管理信息系统 458
控制论的管理方法 458
决策管理方法 459
第五章 市场营销 461
(一)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61
市场 461
市场营销 461
国际市场营销 462
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过程 462
市场营销观念 463
市场营销观念在工业发达国的传播与应用 464
我国企业以市场营销观念指导经营的重要意义 464
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的管理措施 464
生产导向观念 465
推销观念 466
市场观念 466
社会观念 466
(二)市场细分 466
市场学 467
市场细分化 467
市场细分标准 467
市场细分要求 468
市场细分化策略 468
市场经济 468
市场机制 469
市场结构 469
市场功能 469
市场体系 470
市场研究 470
市场占有率 471
市场层次 471
市场容量 472
市场分类 472
目标市场 472
目标市场的选择 473
潜在市场 473
现实市场 473
未来市场 473
批发市场 474
零售市场 474
中心市场 475
产地市场 475
中转地市场 475
集散地市场 476
销地市场 477
商品市场 477
劳务市场 477
技术市场 478
信息市场 479
金融市场 479
证券市场 480
运输市场 480
旅游市场 480
生产资料市场 481
消费资料市场 481
卖方和买方市场 481
市场开拓 482
市场信息 482
市场信息的收集原则 482
市场调查 483
设计问卷 483
市场预测 484
销售预测 484
需求预测 485
市场预测类型 485
市场预测程序 485
时间序列预测技术 486
移动平均法 486
指数平均法 486
最小平方法 487
成长曲线预测 487
消费品市场细分标准 488
组织型市场的细分方法 488
国际市场 488
美国市场 488
香港市场 489
日本市场 489
海湾市场 489
西欧市场 490
(三)目标销售与营销环境 490
目标销售策略 490
目标销售策略的选择 490
目标销售的作用 491
市场营销组合 492
营销战略战术 492
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492
差异性市场策略 493
密集性市场策略 493
一体化发展策略 493
多样化发展策略 494
密集型发展策略 494
市场营销环境 494
国际营销社会文化环境 495
国际营销经济环境 495
国际营销政治环境 495
国际营销法律环境 496
其他国际营销环境 496
(四)市场营销渠道策略 496
销售渠道 496
销售渠道结构 497
销售渠道选择 498
销售渠道运用 498
营销渠道的分配策略 499
普遍性销售渠道策略 499
选择性销售渠道策略 499
集中性销售渠道策略 500
出口营销渠道的基本模式 500
国际营销机构 500
垂直一体化国际营销渠道系统 501
(五)市场促销策略 502
市场促销 502
促销策略 503
制订促销策略的原则 503
促销组合 504
促销方式 504
促销决策 505
营业推广 505
消费者推广 505
交易推广 506
人员推销 506
销售队伍推广 507
推销人员的职能 507
广告 507
海外广告 508
广告内容 509
广告目标 509
广告预算 510
广告预算决策 511
广告信息决策 512
广告主题选择 512
海外广告代理商选择 513
广告媒体 514
广告媒体选择 514
广告效果评估 515
公共关系 515
海外公共关系 516
企业形象测定 516
(六)产品营销策略 517
产品 517
产品组合 517
产品组合管理 518
产品策略 518
产品生命周期 519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 519
引入阶段的营销战略 520
成长阶段的营销战略 520
成熟阶段的营销战略 520
衰退阶段的营销战略 521
整体产品 521
产品结构 523
产品定位 523
产品定位策略 524
产品层级 524
产品牌号 524
产品差异化 525
产品属性决策 526
顾客服务决策 526
服务产品决策 527
产品线决策 527
新产品 528
新产品开发程序 529
新产品开发战略 529
产品分类设计 530
产品系列平衡法 531
商标策略 532
包装策略 532
产品包装装潢 533
企业如何进行决策 533
企业对新老产品个别决策的主要策略 534
如何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 534
如何保持产品畅销不衰 534
商标 535
出口产品的适应性与普及性 535
何谓临界收益评价法 536
如何运用四象限评价法 536
如何搞好企业新老产品的交替、转产决策 536
(七)定价营销策略 537
价格组合 537
定价目标 538
价格策略 539
国际市场价格 540
需求定价策略 540
需求导向定价法 540
成本定价策略 541
成本导向定价法 541
吉利定价法 542
价格折扣策略 543
数量折扣策略 544
交易折扣策略 544
现金折扣策略 545
单一价格策略 545
整体产品定价策略 546
习惯定价法 547
整数定价法 548
尾数定价法 548
管理定价 549
心理定价策略 549
竞争定价策略 550
竞争导向定价法 551
系列价格策略 552
特价优惠策略 553
声望定价法 553
新产品定价策略 553
满意定价法 554
撇脂定价法 555
渗透定价法 556
需求弹性定价法 557
高价促销策略 557
分级定价法 558
跌价保证策略 558
第六章 劳动、就业与工资 559
(一)劳动管理和劳动经济学 559
劳动 559
劳动协作 559
劳动投入 560
劳动生产率 561
人力资本及其理论 561
劳动力资源 562
劳动力结构 563
劳动参与率 563
劳动力流动 564
劳动力相对过剩或不足指标 56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565
劳动经济学 566
劳动需求 567
劳动需求弹性 567
短期劳动力需求 568
长期劳动力需求 569
劳动总供给 570
劳动供给曲线 571
短期劳动力供给 572
劳动力供给预测 573
劳动供给完全富有弹性理论 573
劳动力市场均衡 574
劳动市场的蛛网调整 574
劳动力市场模型 575
需求约束性劳动市场 576
完全竞争劳动市场 576
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 577
双重劳动力市场 578
劳动力大量剩余市场 578
内部劳动力市场 578
劳动力市场的工会效应 579
劳动力市场歧视 579
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581
劳动定员的水平 582
劳动定员方法 583
劳动定员管理 583
劳动定额 584
劳动定额水平 585
劳动经济效益 585
劳动中的越轨行为 586
集体谈判 587
美国的劳资关系 587
英国的劳资关系 588
日本的劳资关系 589
劳动预备制度 589
劳动保护制度 590
《职业安全卫生法》 590
劳动法 591
国际劳动法 592
《美国公平劳动标准法》 592
法国劳动法典 592
《苏联劳动法纲要》 593
《波兰工会法》 593
日本的劳动标准法 594
《日本劳动关系调整法》 594
《保加利亚劳动法典》 595
《西班牙集体劳资争议处理法》 596
雇佣年龄歧视法 596
国际劳工组织 597
美国劳工部 597
(二)就业理论和就业制度 598
就业 598
再就业 598
就业函数 599
就业乘数 599
充分就业 600
就业陷阱 601
就业结构规律 601
分阶段就业 602
就业的周期性变化 602
短期就业量的决定 603
就业预测 604
职业预测 604
就业规则 605
失业 605
自然失业率 606
结构性失业 606
摩擦性失业 607
需求不足性失业 607
隐蔽性失业 608
边际生产力就业理论 608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609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610
美国的自由雇佣制度 611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 612
英国的雇佣劳动合同制 613
美国的就业保障制度 613
美国战后就业法 613
国家公务员制度 614
失业保险制度 615
失业补偿制度 616
(三)工资理论和工资实践 616
工资 616
工资率 616
工资水平 617
工资形式 617
支付工资的一般原则 618
名义工资 619
实际工资 619
工资结构 619
工资模式 620
工资漂浮 620
工资刚性 621
均衡工资率 622
工资差别 622
工资歧视 623
工会对相对工资的影响 624
维持生存工资理论 625
工资基金理论 625
铁的工资规律 626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626
均衡价格工资理论 627
国家调节工资理论 628
集体交涉工资理论 629
分享制工资理论 630
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 631
经济租金工资理论 631
筛选假设工资理论 632
双重劳动力市场工资理论 633
最低工资法 634
工资控制 634
工资指数化 635
滑动工资 635
知识工资制 636
效能工资 637
差别工资制 637
哈尔希奖励工资制 638
百分之百奖励工资制 638
贝德士计点奖励工资制 639
罗恩奖励工资制 639
埃默森奖励工资制 640
甘特奖励工资制 641
集体奖励工资制度 641
年功序列工资制 642
职务工资制 643
能力工资 643
日本企业的工资管理 644
日本政府的宏观工资管理 645
第七章 会计、财务与审计 646
(一)会计 646
资产负债表 646
损益表 646
财务状况变更表 647
短期投资核算 648
应收票据与贴现核算 648
应收账款及坏账处理 649
存货的计价 649
存货的盘点 650
固定资产折旧 650
债务投资核算 651
股票投资核算 652
无形资产及计价 653
无形资产核算 653
短期借款核算 654
应付票据的核算 654
债券发放的会计处理 655
股票发行的会计处理 656
投资者权益 657
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及会计处理 657
销售退回、折扣的会计处理 658
全额成本 659
分批成本计算法 659
分步成本计算法 660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661
本—量—利分析及运用 662
资本预算方法及运用 662
责任会计 663
企业税务会计 664
通货膨胀会计 664
跨国公司与会计 665
合并财务报表及方法 666
(二)财务管理 666
财务管理职能 666
财务分析 667
比较财务报表分析 668
趋势分析 668
比率分析 669
筹资预测 669
现金预算 670
营运资本政策 670
现金管理 671
有价证券管理 672
应收帐款管理 672
短期筹资 673
应收帐款筹资 673
存货筹资 674
资本成本的确定 674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675
长期筹资 676
普通股筹资 676
优先股筹资 677
股息政策 678
租赁筹资 678
公司债券筹资 679
债券信誉评级 679
不同筹资方法分析 680
决定财务结构的因素 681
财务杠杆与营业杠杆 682
企业组合 682
公司售价的计算标准 683
合并报表 684
企业组合中的财务问题 684
企业失败 685
企业破产的财务处理 686
企业改组的财务处理 686
国际财务 687
国际企业投资风险 687
国际贸易筹资 688
(三)审计 688
现代审计 688
符合性审计 689
财务报表审计 690
业务审计 691
国家审计人员 691
内部审计人员 692
注册会计师及资格考试 693
注册会计师协会 693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 694
审计人员的超然独立态度 695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695
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696
审计准则 697
审计管理 697
审计目标 698
审计计划 699
审计抽样 699
审计证据搜集及相关决策 700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701
审计风险 701
审计分析性手续 702
审计方案的设计 703
审计分析方法 703
审计的质量控制 704
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及其评价 705
购置业务的审计 705
付款业务的审计 706
销货业务审计 707
收款业务的审计 707
工资环节审计 708
存货审计 709
成本管理审计 710
现金余额审计 710
集资与清偿业务的审计 711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审计 712
信息审计 712
审计报告 713
审计的国际协调 714
国际审计准则 714
审计的国际化前景 715
第八章 企业文化 717
(一)企业文化 717
企业文化 717
企业文化理论渊源 718
七S理论 719
十一C理论 720
企业文化的特征 721
企业价值观 721
企业基本价值观 722
企业共识价值观 723
企业卓越价值观 723
企业精神 724
单一型企业精神 725
混合型企业精神 725
群体精神 726
群体类型 727
群体规范 728
企业道德 728
企业文化网络 729
企业目标 730
企业管理制度 731
企业士气 731
组织气氛理论 732
资源—结构—形式—功能框架 733
企业文化的功能 734
强人文化 735
拼命干—尽情玩文化 736
赌博文化 736
注重过程文化 737
霍桑实验 738
需要层次理论 738
双因素理论 739
激励理论 740
期望理论 740
成就需要理论 741
不成熟—成熟理论 741
公平理论 742
生存—关系—发展理论 743
X理论 743
Y理论 744
Z理论 745
权变理论 745
(二)企业文化的塑造和运作 746
企业文化的塑造环境 746
企业文化的塑造原则 747
企来文化的塑造程序 748
理想的企业文化 749
企业人 749
企业创始人 750
领导和领导理论 751
组织动态理论 752
组织的有效性 753
人际关系协调 753
沟通 754
建立共识 755
强价值观的塑造 756
企业工作环境的设计 756
企业标志和企业形象的塑造 757
行为规范的建设 758
故事传闻与典范塑造 759
舆论宣传 760
员工素质 760
员工教育 761
员工关怀 762
员工考核 763
激励 764
(三)企业文化的重塑 765
企业文化的重塑 765
重塑时机 766
重塑成本 766
重塑程序 767
企业文化诊断 768
企业文化陷落和企业亚文化差异 769
弱文化的征兆 770
管理重塑 770
企业文化积累 771
年轻企业文化的变革途径 772
中年企业文化的变革途径 773
成熟企业文化变革途径 773
企业文化变革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774
(四)企业文化的未来 775
未来的企业环境 775
未来的技术变化 776
未来的成员素质 776
管理者的演变 777
企业分化的必要 777
企业革命的迹象 778
未来的企业 779
未来的企业文化 780
(五)中外企业文化比较 781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企业文化 781
民生精神 781
中国现代企业文化 782
当代企业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783
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建设 784
美国企业文化的滋生环境 785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色 786
美国企业文化的弊病及重塑 787
坦德文化 788
日本企业文化的滋生环境 789
日本企业文化特色 790
日本企业文化的缺憾及重塑 790
松下精神 791
第九章 商品、劳务市场 793
(一)商品流通 793
商品与交换 793
从物物交换到商品流通 793
从简单商品流通到发达的商品流通 794
等价交换规律 795
竞争 795
供求规律 796
商业职能 797
商业的作用 798
批发与零售 798
批发商业的职能与作用 799
批发商业的种类 800
收集组织、中转组织与分散组织 801
商业批发市场 802
代理及代理商 803
配送中心 804
批发商遭受的压力 804
批发商业的革新 805
全能批发商和有限职能批发商 806
商社 806
零售商业 807
专业商店与综合商店 808
百货商店 808
连锁商店 809
超级市场 810
邮购商店 811
折扣商店 811
样本商店、自动售货机和访问销售 812
特许经销 812
商品流通环节 813
影响商品流通环节的因素 814
商品流通渠道 815
纵向流通渠道和横向流通渠道 815
商品流通网络 816
商品流通网络的合理化 816
门槛人口 817
零售网点模式 817
零售商品流通网络 818
中心商业区和辅助商业区 818
购物中心 819
市场调查 819
现代商业经营的特点 820
商品政策 820
保护消费者利益政策 821
商业企业的计划经营 822
商品采购 822
商品采购量的确定 823
商品销售的方式 824
特种销售方式 824
商品销售服务 825
商业部门销售价格构成 826
商业企业价格政策 827
定价方法 827
(二)服务业 828
服务 828
服务商品 829
服务商品的价格 830
服务方式 830
服务项目 831
服务商品的生产 832
服务商品的流通 833
服务产品与社会总产品的关系 833
服务商品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834
服务商品的需求 835
服务市场的供求关系 836
服务市场的规模和范围 837
服务市场体系 837
服务市场的竞争 838
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 838
服务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关系 839
开拓服务市场的策略 840
服务业的特点 840
传统服务业 841
新兴服务业 842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842
三次产业的划分 843
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844
经济服务化 844
旅游业 845
旅游市场 846
旅游企业 846
旅游市场占有率 847
旅游商品 847
运输与运输业 848
运输经济学 849
运输与生产配置 850
运输规则 850
运输能力 851
运输量 852
运输需求 852
运输成本 853
运价及理论 853
运输经济效益 854
合理运输问题 855
运输管制 855
运输补贴 856
铁路运输 856
公路运输 857
水路运输 858
航空运输 860
管道运输 861
综合运输 862
邮电业 862
邮电经济学 863
邮电发展规则 864
邮电经济效益 864
邮电产品 865
邮电产品的成本和价格 866
邮电通信质量 867
通信 867
广播电视通讯 869
第十章 期货市场与房地产市场 869
(一)期货市场基本知识 869
现货交易 869
期货交易与期货市场 869
期货合同 870
远期合同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 871
期货市场发展简史 871
期货市场的性质和特点 872
期货市场功能 873
期货市场的宏观经济作用 874
期货市场的微观经济作用 875
上市商品 875
期货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876
建立期货市场的条件 877
(二)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877
期货市场组织结构图 877
商品交易所的功能及成立条件 877
商品交易所的组织设置 878
会员 879
商品经纪行的作用 880
商品经纪行的机构设置 881
商品经纪行业的登记注册制度和防欺诈制度 881
商品经纪行的财务制度 882
商品结算所的作用 883
商品结算所的设立和机构设置 884
商品结算所的制度管理 885
商品期货交易者 886
期货市场的三级监督管理制度 886
期货市场的风险分担制度 887
期货市场的危机阻隔制度 888
(三)期货市场的运作 888
商品期货交易流程 888
期货交易必备知识 890
期货产易中的定单 891
交易大厅 892
期货交易的加入 892
期货交易成交价格的确定 893
期货交易合约的确认 894
期货交易合约的履行 895
套期保值 896
套期保值中的价格保护及经济逻辑性 897
套期保值交易的基本做法 897
卖出套期保值 898
买入套期保值 899
套期保值的其他做法 901
期货投机交易 902
几种主要的投机方法 903
期货市场价格分析之一:基本性分析法 903
期货市场价格分析之二:技术性分析法 904
期货交易策略 905
(四)期货市场的类型——商品、金融、黄金期货、期权 907
农产品期货——商品期货一 907
金属期货——商品期货二 908
林产品期货——商品期货三 908
能源期货——商品期货四 908
天然橡胶市场——商品期货五 909
金融期货交易 909
利率期货的一些概念 909
利率期货的产生及其种类 910
利率期货市场 910
外汇期货市场 911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911
黄金期货 912
期权 913
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913
主要的非股票期权 914
期权交易 914
期权交易战略的制定 915
西方国家主要的期权市场 916
美国的期货市场 917
日本的期货市场 918
香港的期货市场 919
(五)房地产市场一般知识 919
房地产 919
房地产业 921
房地产权 921
地权制度 922
土地有偿使用 922
地租 923
当代西方地租理论 924
土地商品化 926
住宅再生产及其流通与消费 926
住宅商品化 927
住宅制度改革 928
土地使用 929
住宅 930
城市土地 931
住宅区位 932
土地市场 933
(六)房地产市场运作 934
土地出让和转让 934
土地租赁 934
城市土地涉外租赁 935
土地拍卖 935
房产市场 936
房产经营 937
房产租赁 938
房地产开发 939
房地产投资 940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941
房地产开发产品的成本 94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 942
土地价格 943
房产价格 944
房屋建筑价格 945
房屋销售价格 946
房屋租金 947
房屋租买比价 948
房地产价格评估 949
房地产评估的市场比较法 950
房地产价格评估的收益还原法 951
房地产评估的成本法 951
房地产价格评估的趋势法 952
土地价格评估的路线价法 953
土地金融 953
房产金融 954
房产融资 955
土地抵押 956
房产抵押 956
房地产信用 957
房地产信贷 958
房地产信托 959
房地产保险 960
住宅合作社 960
新加坡住房公积金制度 961
城市房地产市场管理 962
西方城市土地管理 963
西方国家住房政策 964
第十一章 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 966
(一)信息市场 966
信息 966
信息的商品化 967
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968
信息商品的生产成本 968
信息商品的价格 969
信息市场及特点 970
信息市场的构成 971
信息市场的经营业务 972
信息市场的特殊功能 973
信息市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974
信息市场的法律保护制度 975
中国信息市场现状 976
中国信息市场的作用 977
发展中国信息市场的策略 978
信息经济 979
信息经济的分类及测算 980
(二)技术市场 981
技术商品 981
技术商品形成的条件 981
技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982
技术商品的寿命 983
技术商品的生产 984
技术商品的流通 985
技术商品的消费 986
技术商品的价格 987
技术市场 987
技术市场的卖方 988
技术市场的买方 989
技术市场的经营机构——中介服务机构 990
技术市场中介机构的经营管理 991
技术市场经营人员的素质 992
技术市场的贸易形式 992
许可证贸易 993
技术咨询 994
科研生产联合体 994
技术服务 995
技术市场的经营形式 995
影响技术市场的基本因素 996
技术市场的调查 997
技术市场预测 998
技术市场经营策略 999
技术市场的管理 1000
技术市场和其他市场关系 1001
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简史 1001
(三)文化市场 1002
中国农村图书与报刊市场的管理 1002
中国对农村民间艺人的管理 1003
中国农村文化市场稽查 1003
中国农村音像市场管理 1003
中国城市出版业及其市场 1004
中国城市报刊及其市场 1005
中国城市音像业及其市场 1006
第三篇 市场经济宏观运行篇 1009
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统计 1009
(一)统计学原理 1009
统计 1009
经济统计 1009
统计方法 1010
统计总体 1011
统计指标 1011
指标体系 1012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013
价值指标 1013
实物指标 1014
标志和变异、变量 1014
统计调查 1015
统计整理 1016
统计分组 1017
统计表 1017
相对指标 1018
平均指标 1019
标志变异指标 1020
动态数列 1020
发展水平 1021
长期趋势 1022
季节变动 1022
指数 1023
抽样调查 1024
相关分析 1024
回归分析 1025
统计预测 1026
调研预测法 1026
时间数列预测法 1027
拉格朗日插值法 1028
统计平衡法 1029
平衡公式法 1029
平衡表法 1030
投入产出法 1031
统计图 1032
账户法 1033
统计综合分析 1034
数理统计学 1035
统计概率 1035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 1036
期望值和方差 1037
二项分布和普瓦松分布 1038
正态分布 1038
极限定理 1039
统计推断 1040
正交试验设计 1040
质量控制 1041
方差分析 1042
非参数方法 1042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1043
全面质量管理 1044
(二)宏观经济统计 1045
东西方核算体系的统计比较 1045
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指标 1045
国民收入统计指标 1046
国民财产统计 1047
自然资源统计 1047
区域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1048
预算内收支统计 1049
预算外收支统计 1049
银行信贷统计 1050
金融结构系数和金融分布系数 1051
保险统计指标 1051
统计质量控制 1052
运量统计 1053
运力统计 1053
消费统计分析 1054
消费结构分析统计 1055
国际投资统计 1055
通货膨胀指数测算法 1056
增长率的统计核算 1057
进出口国别的统计原则 1057
出口业务统计 1058
出口贸易额的统计分组 1059
出口商品成本及外汇收入统计 1059
进口业务统计 1060
进口贸易的统计分组 1061
技术引进项目统计 1062
对外经济援助项目统计 1062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 1063
利用外资统计 1064
租赁统计 1064
补偿贸易统计 1065
出口信贷统计 1066
发行国际债券统计 1066
海洋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1067
关税统计 1068
涉外饭店统计 1068
旅游外汇收入统计 1069
海关统计 1070
(三)企业统计及其它统计 1070
企业统计指标体系 1070
企业产品实物量统计 1071
产品品种统计指标 1072
产品质量统计指标 1072
工业生产指数 1073
企业劳动力统计指标 1074
劳动生产率水平统计 1074
劳动生产率变动统计 1075
原材料储备统计 1076
原材料利用统计指标 1076
固定资产总量统计 1077
成本指数 1077
设备利用统计 1078
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统计 1079
能源消费统计 1079
技术创新项目统计 1080
产品竞争能力统计分析 1081
人口数量统计 1081
人口构成统计 1082
人口变动统计 1083
劳动力资源量统计 1083
劳动力需要量统计 1084
第十三章 财政税收 1087
(一)公共财政 1087
公共品 1087
公共部门 1087
外部效应 1088
公共财政 1088
公共财政理论史 1089
公共选择理论 1090
财政功能 1091
财政收入 1091
公共支出 1092
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 1092
公共支出持续上升规律 1093
拥挤函数 1094
财政乘数 1094
财政拖累 1095
财政平衡 1095
财政赤字 1096
总赤字 1097
结构—周期赤字 1097
赤字弥补 1097
古典财政政策 1098
现代财政政策 1099
财政管理 1099
财政机制 1100
财政信息 1100
财政监督 1101
财政制裁 1102
功能财政 1102
赤字财政 1103
福利财政 1103
财政补贴 1104
国际财政 1105
发展财政 1105
财政分权 1105
地方财政 1105
分税制 1107
政府拨款 1107
奥茨分权定理 1108
偏好误识理论 1108
“以足投票”理论 1109
公债 1109
公债观 1110
公债发行 1111
公债使用 1111
公债调换 1112
公债整理 1112
公债偿付 1113
公债负担 1113
公债评级 1114
社会应债能力 1115
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 1115
国外公债 1116
国外公债规模 1116
国外公债结构 1117
美国财政体制 1118
日本财政体制 1119
法国财政体制 1120
瑞典财政体制 1120
(二)国家预算 1121
国家预算 1121
预算体系 1122
预算编制 1123
预算审定 1123
预算执行 1124
国家决算 1125
预算年度 1125
预算分类 1126
传统预算制度 1127
复式预算制度 1127
资本预算 1128
绩效预算 1129
远景规划预算 1129
零基预算 1130
预算收入 1131
预算收入预测 1131
预算支出预测 1132
预算分析 1133
预算弹性 1134
预算调节 1134
预算划转 1135
预算滑动 1135
预算舞弊 1136
资本改良计划 1137
通货膨胀预算 1137
国家预算外收支 1138
充分就业预算 1139
周期中性预算 1139
(三)国家税收 1140
税收 1140
税基 1140
斯密税收原则 1141
西斯蒙第税收原则 1141
瓦格纳税收原则 1142
现代税收原则 1142
税收职能 1143
税收负担 1144
税负转嫁 1144
税收资本化 1145
税的归缩定理 1145
单一税制 1146
复合税制 1146
最佳税制 1147
税制模式 1147
OECD成员国税制体系 1148
税收效率 1149
税收成本 1149
税制要素 1150
税率 1151
税目 1152
税收弹性 1152
拉弗曲线 1153
直(间)接税 1153
从价(量)税 1154
伸缩租税 1155
重复课税 1155
负所得税 1156
累进(退)税 1156
税收支出 1157
归集抵免法 1158
纳税人 1158
所得税 1159
个人所得税 1160
公司所得税 1160
社会保险税 1161
流转税 1162
国内产品税 1163
营业税 1163
销售税 1164
增值税 1164
财产税 1165
土地税 1166
不动产税 1167
净值税 1167
资源税 1168
遗产税 1169
赠与税 1169
(四)国际税收 1170
国际税收 1170
国际税负原则 1170
税收管辖权 1171
税境 1172
国际重复征税 1172
免税法 1173
抵免法 1173
直(间)接抵免法 1174
税收饶让抵免 1174
国际逃(避)税 1175
国际避税地 1176
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 1177
国际税收中的独立核算原则 1177
总利润原则 1178
(五)涉外税收 1179
关税 1179
关税税则 1180
进(出)口税 1180
进口附加税 1181
财政关税 1181
保护关税 1182
关税壁垒 1183
差别关税 1183
优惠关税 1184
滑动关税 1185
保税制度 1185
市场标准 1185
比照市场标准 1186
组成市场标准 1186
成本标准 1187
税收一体化 1187
第十四章 金融保险 1189
(一)一般金融货币理论 1189
帕廷金的货币中立论 1189
发展中国家经济货币化理论 1189
金融结构论 1190
金融阻滞论 1191
金融抑制论 1191
金融深化论 1191
我国的金融抑制状况及金融深化的途径 1192
金融创新论 1193
储蓄生命周期假说 1194
哈耶克的货币理论 1194
货币需求的魏因特劳布动机 1195
托宾的货币理论 1195
费尔德斯坦曲线 1196
利率的罗莎效应 1196
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 1197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1197
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 1198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198
资产选择理论 1199
现代企业金融结构论 1200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201
道氏股价理论 1201
(二)金融市场——资金存贷 1202
信用及信用工具 1202
商业信用 1203
银行信用 1203
国家信用 1204
消费信用 1204
信用扩张与信用紧缩 1205
存款准备金 1206
信贷资金来源与信贷资金运用 1206
活期、定期及储蓄存款 1207
可转让定期存单 1207
贷款管理 1208
贷款合同 1208
贷款种类 1209
短期企业贷款 1209
中长期企业贷款 1210
不动产贷款 1211
信用卡 1211
(三)金融市场——股票市场 1212
有价证券 1212
股本与股票 1212
股票的发行 1213
招股说明书与上市报告书 1213
股票的种类 1214
股票的价值 1215
股票的价格 1215
股票的收益 1216
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 1216
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 1217
日经、恒生和标准普尔指数 1218
上证指数、深圳指数和新华指数 1218
买空与卖空 1219
熊市、牛市与牛皮市 1220
证券商报价与竞价 1220
股票品质鉴定 1221
证券商和证券经纪人 1221
证券商的委托买卖和自营买卖 1222
场内与场外交易 1223
股票的清算、交割与过户 1224
股息、红利与红股 1224
股票价格走势的技术分析 1225
股票价格走势的基本分析 1225
哈奇投资法 1226
股票异地上市和异地委托买卖 1227
股票的内幕交易 1227
认股权证和除、带权交易 1228
拆股、送股与配股 1228
市盈率 1229
A股和B股 1230
中国概念股 1230
证券投资三大律 1231
证券的投资与投机 1232
股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1233
黑色星期一 1233
共同基金和平准基金 1234
股票的风险及β系数 1235
(四)金融市场——债券市场 1236
债券的性质与特性 1236
债券的分类 1236
债券的发行市场 1237
债券的交易市场 1237
债券的期限与利率期限结构 1238
债券的发行价格与转让价格 1239
债券的市场价格与收益率 1240
债券评级 1240
最新债券品种 1241
证券市场债券再回购协议 1241
西方债券市场发展迅猛的原因 1242
美国债券市场 1243
英国债券市场 1243
欧洲债券及欧洲债券市场 1244
(五)金融市场——信托、租赁、拆借和贴现 1245
信托 1245
信托的职能和作用 1245
信托的起源和发展 1246
信托的基本要素 1247
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 1247
信托业务种类 1248
个人信托 1249
公司信托和代理 1250
雇员受益信托 1251
慈善性信托和代理 1252
租赁 1252
拆借、同业拆借和拆放 1253
贴现、再贴现、转贴现和贴现市场 1254
(六)银行结算、会计和出纳 1255
结算 1255
转帐结算与现金结算 1256
同城结算与异地结算 1256
商业汇票 1256
银行汇票 1257
支票 1258
本票 1258
票据清算 1259
银行会计的记帐方法及核算原则 1259
银行会计分析 1260
凭证管理 1261
银行出纳 1261
帐户、开户与销户 1261
(七)金融机构与金融管理 1262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1262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三大手段 1263
公开的市场业务政策 1263
存款准备金政策 1264
再贴现政策 1265
我国的金融体制 1265
西方国家金融管理体制 1266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1267
万国、申银及海通证券公司 1268
南方、国泰及华厦证券公司 1268
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 1269
证券交易所 1269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证券监督委员会 1270
西方国家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1271
(八)保险 1271
保险 1271
大数法则 1272
保险的职能 1272
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1273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1273
保险与经济体制改革 1274
保险与市场机制 1274
风险 1275
风险管理 1275
保险基金 1275
保险准备金 1276
保险的分类 1276
再保险 1276
重复保险与共同保险 1277
保险合同 1277
保险合同的分类 1278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