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 研究对象、意义及范围 1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回顾 4
三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9
第一章 知人论世:张衡诗文与东汉中叶政治学术交变 14
第一节 政事渐损 权移于下 15
一 张衡时代的政治隐患——外戚宦官之祸 15
二 士大夫的政治情结——张衡诗文与衰汉时政 19
第二节 神学政治 佛道渐兴 22
一 帝国神话的建构 22
二 张衡诗文与东汉神学政治 26
三 张衡诗文中神学与文学的关系 30
四 张衡诗文与道教因子 35
五 张衡诗文中的佛学话语 39
第三节 学术潜变 经学式微 43
一 汉代经学的发展态势 43
二 经学思维下的张衡诗文 46
三 “求真”思潮对张衡诗文的影响 51
四 知识之风的流行与张衡博通的学养 52
小结 64
第二章 文如其人:张衡诗文创作与其心路历程 65
一 游学三辅 辗转京师——书生意气的少年情怀 66
二 九年主簿 厚积薄发——冷静审慎的治国之思 69
三 官拜郎中 六年史职——通脱淡泊的人文心态 79
四 自去史职 五载乃还——积极进取的潜隐初衷 83
五 垂翅故栖 心系国事——儒者厚重的济世情结 87
六 国事衰颓 无力回天——苦闷失落的心灵世界 91
七 宦海厌倦 归葬西鄂——精神家园的寻觅祈盼 95
小结 96
第三章 南骚北风:张衡诗文创作对南北文化的吸纳与融通 99
第一节 顾慕楚风 庄骚复兴 100
一 张衡时代庄骚复兴的历史回顾 101
二 张衡诗文对老庄的吸纳与融通 104
三 张衡诗文对楚骚的承继与改造 111
四 庄骚合流 120
第二节 北学南渐 儒学独尊 123
一 欲挽狂澜的济世情怀 125
二 雅颂之徽音 127
三 “中和”之美 132
第三节 南北合流《诗》、《骚》融通 134
一 儒道互补兼综 135
二 《诗》、《骚》融通 138
小结 141
第四章 肇发新声:张衡诗文创作与文学新变 143
第一节 文以情变——张衡诗文创作观念的新变 143
一 “文以情变”产生的社会背景 144
二 “文以情变”与张衡诗文创作 150
第二节 清典可味——张衡诗文创作风格的新变 157
一 沉闷的汉代文坛 157
二 “清典可味”与张衡诗文创作 161
第三节 各领高标——张衡诗赋中文体形态的新变 168
一 赋作 169
二 诗歌 175
小结 181
第五章 异彩纷呈:张衡诗文创作中的风俗文化景观 183
第一节 张衡诗文创作的娱乐文化背景 184
一 宫廷皇室的娱乐之风 184
二 士大夫的娱乐之风 186
三 民间方术、歌舞、技艺的盛行 188
四 汉赋及汉乐府的娱乐功能 190
第二节 张衡诗赋中的风俗文化景观 197
一 歌舞 198
二 百戏 205
三 民俗信仰 210
四 礼仪民俗 216
五 服饰民俗 221
六 长安风貌 228
七 异域之风 231
小结 234
附表 236
附表1 张衡生平简表 236
附表2 张衡著作简表 241
附表3 张衡赋体创作对汉赋承传一览表 244
附表4 张衡诗歌创作与汉代文人诗比较一览表 245
参考文献 247
后记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