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北音介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雪竹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92108
  • 页数:269 页
图书介绍:本文试图以明清时期北音的介音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大量明清时期韵书、韵图中介音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的方言情况,以介音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为切入点,着重揭示出明清时期不同地区内介音的状况以及演变的过程。对明清介音系统的研究根植于对这时期书面音系的研究。明清两代的韵学著作丰富多样,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但是这些书面音系大多不是单纯音系,即这些音系大多不是一个方言在某个时代平面的语音面貌的反映。

第一章 绪论 1

一 研究对象 1

(一)北音 1

(二)介音 2

二 研究现状 4

三 本书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13

四 研究材料 14

(一)研究材料的范围 14

(二)研究材料的分类 15

(三)研究材料的性质 16

五 研究方法和途径 20

第二章 明清等韵学介音理论 23

一 明清等韵学家对“等”的认识 23

(一)探究“等”的中古意义 24

(二)变四个等为两个等 29

(三)“呼”取代“等” 31

二 明清等韵学家对介音的认识 33

(一)对介音的描写 33

(二)对介音与声、韵关系的认识 35

(三)对介音重要性的认识 40

第三章 明清北音书面介音系统的几种情况 45

一 介音系统体现在反切上字中 45

(一)《交泰韵》中唇音及知系字的介音情况 46

(二)《李氏音鉴》中唇音及知系字的介音情况 52

二 书面介音系统标注不完整 60

三 韵图间的传承关系影响到书面介音系统 68

四 借介音的框架体现古韵类、声类的区别 76

五 舒入相配关系影响到书面音系中入声字的介音 80

六 守旧的书面介音系统中包含时音 87

(一)《音韵阐微》 88

(二)《四音定切》 91

七 书面介音系统兼容南北音 96

八 韵图中的特殊呼法 99

第四章 唇音字的介音 112

一 唇音字介音的情况 113

(一)轻唇音 115

(二)重唇音 120

(三)特殊情况 124

二 唇音字介音的分析 125

(一)轻唇音字介音问题 125

(二)重唇音字介音问题 138

(三)呼法不同的重出字的性质 144

三 唇音字介音的地区差异及演变 149

(一)轻唇音字介音的地区差异及演变 149

(二)重唇音字介音的地区差异及演变 153

(三)小结 158

第五章 知系字介音 159

一 知系三等字的介音 161

(一)韵图中知系三等字介音的情况 161

(二)知系字三等字介音的地区差异 162

(三)宕摄知系三等字的介音 169

二 知系开口二等字的介音 171

(一)江淮地区 172

(二)四川地区 178

(三)华北地区 179

三 影响韵图上知系字介音地位的主观因素 182

(一)音系中兼顾古音影响韵图中知系字介音的地位 182

(二)对止蟹摄知系字介音认识不同造成韵图中知系字介音地位不一致 187

(三)知系字归呼标准不同造成韵图中知系字介音地位不一致 189

(四)韵图结构约束韵图中知系字的地位 190

第六章 其他问题 195

一 果摄字介音 195

二 见、精组合口三等字介音 202

三 开口二等喉牙音的介音 206

第七章 结论 209

附录 研究材料简介 215

一 北京 215

二 河北及天津 219

三 东北 222

四 山东 223

五 山西 226

六 中原 227

七 江淮 229

八 云南 237

九 四川 239

十 普通音类 240

十一 混合类 243

参考文献 255

(一)文献材料 255

(二)参考著作 259

(三)参考论文 261

后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