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绪论 1
上编 《皇华集》文学研究 23
第一章 《皇华集》的文学地图 23
第一节 北京至鸭绿江:皇明风景入咏歌 25
一、北京至山海关 27
二、山海关至辽阳 31
三、辽阳至鸭绿江 36
第二节 鸭绿江至汉城:东藩山水赋诗章 40
一、平安道 42
二、黄海道 49
三、京畿道 53
第三节 箕子庙、宣圣庙、孝女碑:海隅声教本通华 58
第二章 《皇华集》的唱和传统与政治使命 66
第一节 采风观俗与润色太平 71
第二节 《皇华集》初刻的政治因缘 80
第三节 斗才争胜以光耀国家 89
第四节 朝鲜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102
第三章 《皇华集》多彩纷呈的文体 112
第一节 律诗 116
一、五律 117
二、七律 120
三、排律 125
第二节 绝句 127
第三节 古体诗、《诗经》体、《楚辞》体、六言诗和词 133
一、古体诗 133
二、《诗经》体 141
三、《楚辞》体 145
四、六言诗 147
五、词 150
第四节 杂体诗 152
一、神智体 153
二、回文诗 158
三、蝉联体 161
四、禁体和联句 163
第五节 文类 165
一、赋 165
二、杂记文 171
三、序跋文 175
四、其他文类 178
第四章 明代诗风观照下的《皇华集》诗歌 181
第一节 馆阁之风 183
一、《皇华集》的作者与馆阁之风 185
二、“性情之正”与“鸣太平之盛” 190
三、颂圣主鸣盛世的诗歌范式 195
第二节 模范唐音 203
一、摹习杜诗 206
二、摹习李白、韩愈、李贺等人诗风 218
三、摹习中晚唐山水诗 227
第五章 历史镜像中的《皇华集》诗歌——《李朝实录》、《皇华集》的互文阅读 236
第一节 宾主交欢的伪情与真情 238
一、耐人寻味的“颂歌” 239
二、尴尬彷徨的跨国友情 248
第二节 宗藩关系的和谐与罅隙 255
一、表里如一的事大至诚 256
二、国家利益与尊严的龃龉 263
下编 明代文臣出使朝鲜与《皇华集》概述 280
一 倪谦、司马恂出使朝鲜与《庚午皇华集》 280
二 陈鉴、高闰出使朝鲜与《丁丑皇华集》 291
三 陈嘉猷出使朝鲜与《己卯皇华集》 299
四 张宁出使朝鲜与《庚辰皇华集》 304
五 金湜、张珹出使朝鲜与《甲申皇华集》 314
六 祁顺、张瑾出使朝鲜与《丙申皇华集》 318
七 董越、王敞出使朝鲜与《戊申皇华集》 325
八 艾璞、高胤先出使朝鲜与《壬子皇华集》 333
九 徐穆、吉时出使朝鲜与《壬子皇华集》 338
一○ 唐皋、史道出使朝鲜与《辛巳皇华集》 342
一一 龚用卿、吴希孟出使朝鲜与《丁酉皇华集》 348
一二 华察、薛廷宠出使朝鲜与《己亥皇华集》 359
一三 张承宪出使朝鲜与《乙巳皇华集》 367
一四 王鹤出使朝鲜与《丙午皇华集》 371
一五 许国、魏时亮出使朝鲜与《丁卯皇华集》 374
一六 欧希稷出使朝鲜与《戊辰皇华集》 380
一七 成宪、王玺出使朝鲜与《戊辰皇华集》 383
一八 韩世能、陈三谟出使朝鲜与《癸酉皇华集》 385
一九 黄洪宪、王敬民出使朝鲜与《壬午皇华集》 392
二○ 顾天埈、崔廷健出使朝鲜与《壬寅皇华集》 397
二一 朱之蕃、梁有年出使朝鲜与《丙午皇华集》 403
二二 熊化出使朝鲜与《己酉皇华集》 412
二三 刘鸿训、杨道寅出使朝鲜与《辛酉皇华集》 417
二四 姜曰广、王梦尹出使朝鲜与《丙寅皇华集》 423
二五 程龙出使朝鲜与《癸酉皇华集》 430
余论 436
参考文献 456
后记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