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龙腾锐,何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2129102
  • 页数:5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全书共分19章,分别为总论、排水系统,污水管渠系统的设计,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排洪沟的设计,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设计,排水管渠材料、接口、基础和排水管渠系统附属构筑物,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和养护,排水泵站及其设计,城镇污水处理概论,城镇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城镇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城镇污水的生物膜法处理,城镇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业废水处理。

1总论 1

1.1排水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

1.2排水工程的基本目的与主要内容 2

1.3排水工程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任务 2

2排水系统 5

2.1概述 5

2.2排水制度与选择 7

2.3排水系统的组成 11

2.3.1城镇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1

2.3.2城镇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2

2.3.3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 13

2.3.4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的主要组成 14

2.4城镇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形式 15

2.4.1工业废水排水系统与城镇排水系统的关系 15

2.4.2城镇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形式 15

2.5区域排水系统 17

2.6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19

3污水管渠系统设计 21

3.1设计资料调研与方案确定 21

3.1.1设计资料的调查 21

3.1.2设计方案的确定 22

3.2设计流量的确定 23

3.2.1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23

3.2.2工业废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25

3.2.3城镇污水设计总流量的计算 27

3.3污水管渠系统的水力计算 29

3.3.1污水在管渠中的流动特点 29

3.3.2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30

3.3.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参数 31

3.3.4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和覆土厚度 33

3.3.5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方法 35

3.4污水管渠的设计 36

3.4.1污水管渠的定线与平面布置 36

3.4.2污水管渠系统控制点和污水泵站设置地点的确定 38

3.4.3设计管段与设计流量的确定 39

3.4.4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40

3.4.5污水管渠的衔接 41

4雨水管渠系统设计 48

4.1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 48

4.1.1雨量分析要素 48

4.1.2暴雨强度公式 52

4.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53

4.2.1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53

4.2.2雨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56

4.2.3径流系数的确定 58

4.2.4设计重现期的确定 60

4.2.5集水时间的确定 61

4.2.6特殊汇水面积上雨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64

4.2.7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其他计算方法 66

4.3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66

4.3.1雨水管渠系统的平面布置特点 67

4.3.2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的技术规定 69

4.3.3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 71

4.4雨水管渠系统上径流量的调节 78

4.5立体交叉道路雨水排除 80

5排洪沟的设计 82

5.1设计防洪标准 82

5.2排洪沟洪峰流量的确定与水力计算方法 83

5.3排洪沟的设计要点 84

5.4排洪沟的设计计算 87

6合流制管渠系统设计 91

6.1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使用条件及布置特点 91

6.2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设计流量 92

6.3合流制管渠系统水力计算要点及示例 93

6.4城市旧合流制管渠系统的改造 98

7排水管渠材料、接口、基础和排水管渠系统附属构筑物 101

7.1排水管渠的断面形式 101

7.2常用排水管渠材料、接口和基础 102

7.2.1常用排水管渠材料 102

7.2.2排水管渠接口及基础 108

7.3排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 112

7.3.1雨水口、沉泥井、连接暗井 113

7.3.2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换气井、截流井 114

7.3.3倒虹管 118

7.3.4冲洗井、防潮门 120

7.3.5出水设施 121

8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和养护 123

8.1排水管渠系统管理和养护的基本任务 123

8.2排水管渠系统的疏通 123

8.3排水管渠系统的检修 126

8.4排水管渠系统养护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26

9排水泵站及其设计 128

9.1概述 128

9.1.1排水泵站组成与分类 128

9.1.2排水泵站的形式及特点 129

9.2排水泵站工艺设计要求 133

9.3污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136

9.3.1泵的选择 136

9.3.2集水池容积计算 137

9.3.3机组与管道的布置特点 138

9.3.4泵站内标高的确定 139

9.3.5污水泵站中的辅助设备 139

9.3.6排水泵站的构造特点 142

9.4雨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142

9.5合流泵站的工艺设计 150

10城镇污水处理概论 153

10.1城镇污水的组成、水质特征及污染物指标 153

10.1.1污水的物理性质及指标 153

10.1.2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 153

10.1.3污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 157

10.2水体污染分类及其危害 157

10.2.1水体的物理性污染及危害 158

10.2.2水体的无机物污染及危害 159

10.2.3水体的有机物污染及危害 161

10.2.4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及危害 162

10.3水污染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163

10.3.1水环境质量标准 163

10.3.2污水排放标准 163

10.3.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质标准 164

10.4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系统组成 164

11城镇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166

11.1格栅 166

11.1.1格栅分类 166

11.1.2格栅的设计计算 167

11.2沉砂池 169

11.2.1平流式沉砂池 170

11.2.2曝气沉砂池 170

11.2.3钟式沉砂池 173

11.3沉淀池 173

11.3.1沉淀基本理论及沉淀池分类 173

11.3.2城镇污水处理沉淀池的设计原则及参数 176

11.3.3平流沉淀池 177

11.3.4普通辐流式沉淀池 177

11.3.5竖流式沉淀池 180

11.3.6斜板(管)沉淀池 181

12城镇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处理 184

12.1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及反应动力学基础 184

12.1.1活性污泥形态及微生物 184

12.1.2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反应过程 186

12.1.3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188

12.1.4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指标 189

12.1.5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 197

12.2曝气理论基础与曝气系统 200

12.2.1氧转移理论 200

12.2.2氧转移影响因素 203

12.2.3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的关系 204

12.2.4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 206

12.3活性污泥法的主反应器——曝气生物反应池 208

12.3.1推流式曝气生物反应池 208

12.3.2完全混合式曝气生物反应池 208

12.4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运行方式 210

12.4.1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 211

12.4.2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 214

12.4.3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 214

12.4.4氧化沟处理系统 218

12.4.5 AB法污水处理工艺 222

12.4.6膜生物反应器系统 223

12.5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工艺设计 227

12.5.1概述 227

12.5.2曝气生物反应池(区)容积计算 228

12.5.3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 230

12.5.4污泥回流系统的设计 233

12.5.5二次沉淀池的设计 235

12.5.6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出水的水质 237

12.6活性污泥处理法系统的维护管理 242

12.6.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242

12.6.2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控制 243

12.6.3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中常见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244

13城镇污水的生物膜法处理 247

13.1概述 247

13.1.1生物膜的构造 247

13.1.2生物膜中的生物相 247

13.1.3生物膜净化污水的过程 248

13.1.4生物膜法的特征 249

13.2生物滤池 250

13.2.1生物滤池的分类 250

13.2.2普通生物滤池 250

13.2.3高负荷生物滤池 257

13.2.4塔式生物滤池 264

13.2.5曝气生物滤池 267

13.3生物转盘 272

13.3.1生物转盘特点与工艺流程 272

13.3.2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 277

13.4生物接触氧化法 281

13.4.1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281

13.4.2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与形式 283

13.4.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计算 286

13.5生物流化床 288

13.5.1生物流化床的构造特征 288

13.5.2生物流化床的工艺类型 289

13.5.3生物流化床的设计计算 292

14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294

14.1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及反应动力学 294

14.2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微生物 298

14.3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指标 299

14.4厌氧反应器的构造与设计 303

14.4.1厌氧接触法(悬浮型)生物反应器 303

14.4.2厌氧生物滤池 307

14.4.3厌氧膨胀床与厌氧流化床 309

14.4.4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314

14.5两级厌氧消化 321

14.6两相厌氧消化 323

15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 326

15.1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327

15.1.1污水生物脱氮原理 327

15.1.2污水生物脱氮工艺 330

15.1.3污水生物除磷原理 339

15.1.4污水生物除磷工艺 340

15.1.5同步脱氮除磷 344

15.2污水的消毒处理 349

15.2.1概述 349

15.2.2投氯消毒 349

15.2.3臭氧消毒 351

15.2.4紫外线消毒 353

15.3污水的回用处理 355

15.3.1悬浮物的去除 355

15.3.2溶解性物质的去除 357

15.3.3城镇污水的资源化与再生利用 361

16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 369

16.1稳定塘 369

16.1.1稳定塘的污水净化机理 369

16.1.2稳定塘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372

16.1.3稳定塘的设计计算 380

16.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385

16.2.1污水土地处理的净化机理 387

16.2.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387

17污水厂污泥的处理 409

17.1污水厂污泥分类及其特性 409

17.1.1污泥的分类 409

17.1.2污泥的特性 410

17.2污泥量的计算 415

17.3污泥运输 416

17.3.1运输方式分类 416

17.3.2污泥输送设备 417

17.3.3污泥管道输送设计 418

17.4污泥浓缩 421

17.4.1重力浓缩 422

17.4.2气浮浓缩 426

17.4.3机械浓缩 428

17.5污泥稳定 430

17.5.1污泥的厌氧消化 430

17.5.2污泥的好氧消化 440

17.5.3污泥的好氧发酵 444

17.6污泥机械脱水 446

17.6.1污泥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 447

17.6.2污泥过滤脱水 448

17.6.3污泥离心脱水 456

17.6.4污泥脱水二次污染控制 457

17.7污泥干化与焚烧 458

17.7.1自然干化 458

17.7.2加热干化 460

17.7.3污泥焚烧 464

17.8污泥的最终处置 468

17.8.1污泥的土地利用 468

17.8.2污泥填埋 472

18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474

18.1设计水质、水量及处理程度的确定 474

18.1.1设计水质 474

18.1.2设计水量 476

18.1.3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478

18.2设计原则及设计步骤 479

18.2.1设计原则 479

18.2.2设计步骤 479

18.3厂址选择和工艺流程的确定 481

18.3.1厂址选择 481

18.3.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482

18.4污水处理厂的平面与高程布置 484

18.4.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484

18.4.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485

18.4.3污水处理厂设计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486

18.5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的水质监测与自动控制 487

18.6城镇污水处理厂实例 489

19工业废水处理 492

19.1概述 492

19.1.1工业废水分类 492

19.1.2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492

19.1.3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493

19.2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 494

19.2.1调节池 494

19.2.2除油池 498

19.2.3离心分离 502

19.2.4过滤 506

19.3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 511

19.3.1中和 511

19.3.2化学沉淀 518

19.3.3氧化还原 522

19.3.4电解 529

19.4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532

19.4.1混凝 532

19.4.2气浮 532

19.4.3吸附 541

19.4.4渗析 550

19.4.5反渗透 554

19.5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 557

19.5.1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 557

19.5.2工业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559

19.5.3工业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562

19.5.4工业废水的厌氧/好氧联合处理 567

附录 568

参考资料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