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3
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 正确地记述历史和现状 3
浅谈志书的政治质量问题 10
发挥志书优势 开展国情教育 21
《丰南县志》出版后的系统工程 27
县志出版后的回顾与反思 36
如何提高志书经济部类编纂质量的探讨 45
领导重视 班子团结向上 是修志的关键和基础 53
续志编写初探 57
谈续志启动前的理论准备工作 66
志书评论 75
板栗之乡 志苑新花——喜读《迁西县志》 75
一部朴实严谨的地情书——浅评新编《平定县志》 87
城市区志的新范例——简评《唐山市新区志》经济部类 102
简评《陇县志》的创新意识 112
三晋志苑百花纷呈——学习《山西通志·粮食志》 123
编纂县域多年综合年鉴的新创举(摘要)——评《滦县综合年鉴》 130
一部传世佳作——浅评《枣强县志》的编纂特色 139
多姿多彩的人物画廊——评《辛集市志》人物记述的新突破 146
历史名城 一代名志——读《定州市志》札记 164
边区首府 志苑新篇——评《阜平县志》经济部类的编纂特色 174
突出农垦特点 勇于创新——评《芦台农场志》 185
老典型 谱新篇——评《三河市志》经济部类的突破 195
勇于创新 善于创新——读天津市《红桥区志》 205
志稿评审 219
成功的新作——评《武安县志》稿 219
独具特色 科学严谨——浅评《汉沽区志》稿 232
深得要领 后来居上——读《藁城县志》稿体会 242
评《大名县志》稿地理篇及人物篇 259
渔阳古郡谱新篇——《蓟县志》稿读后 272
浅评《石家庄桥东区志》稿 287
一部具有创新意识、高水平的志稿——喜读《安国县志》稿 304
起点高,基础好,再修改,出精品——浅评《衡水市志》稿的经济部类 321
煤海瓷都的真实记录——浅评《峰峰矿区志》稿 336
关于《只楚村史》的评审意见 350
文史资料 363
越支盐场的变迁 363
丰南县猪鬃加工业的生产状况 370
中国自筑铁路之始——唐胥铁路 378
裴廷楹先生传略 380
举世闻名的考古学家裴文中 382
长春宫小考 395
丰南县植稻考略 397
煤河史话 400
丰南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409
讲稿 425
《丰南县志》稿编纂始末及有关问题的说明——在《丰南县志》稿评会上的汇报 425
丰南县情讲座 435
一部起点高,基础好的佳志——在《塘沽区志》首发式上的讲话 448
谈资料收集和志书编纂问题——在衡水市地方志培训班上的发言提纲 450
关于撰写文史资料的问题——1997年5月7日在丰南市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478
汽笛一声开新宇 中国第一条铁路及“龙号机车”——2000年6月1日在部分学校师生代表会上的讲话 488
浅谈续志经济部类的编纂问题——2002年8月30日在河北省续志培训班上的讲稿 493
《丰南县续志》(评审稿)编纂情况——在《丰南县续志》稿评审会上的汇报 511
附录 521
一、《中国志坛群星》第二集摘文 521
所虑时光疾 常怀紧迫情——记河北省丰南市志办公室主任、主编李继隆 521
二、撰写的碑文 531
治理煤河碑记 531
高庄子中学重建碑记 532
丰南市第一实验小学扩建碑记 533
董各庄小学重建碑记 535
三、家谱序 536
毕氏家谱序 536
四、诗歌 538
(一)自作诗 538
赠友人 538
修志述怀 538
六十抒怀 538
退休有感 539
七律 539
贺《安国县志》出版 539
七律 540
贺《阜平县志》出版发行 540
(二)友人赠诗 541
七律 541
读继隆同志主编的《丰南史志资料选编》有感 541
七律 542
赠李继隆主编 542
七律 543
致继隆同志 543
五、书信往来 544
交通部《中国交通史》编辑李华甫来信 54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森水来信 545
石家庄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刘铁侃来信 546
江西崇义县志办主任黄诗结来信 547
安徽省宿松县志办副主任尹学忠来信 548
江西省德安县志办主任孙自诚来信 549
湖北省广水市志办来信 549
大城县志办公室敫世忠来信 550
四川省眉山县地方志办公室来信 551
湖南省华容县志办胡蝶来信 552
河南省地方志编委会杨静琦来信 553
鞍山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邵长兴来信 554
河南省淅川县史志研究室主任白新胜来信 555
三河市志办主任刘亚寰来信 556
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来信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