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冲突 转型时期大学生的职业选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泳红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8732602
  • 页数:2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依托转型时期社会的社会背景,结合职业发展理论来解析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行为。全书共分八章,系统介绍了职业选择、职业决策理论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

第一章 职业选择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职业与职业选择 1

一、什么是职业 1

二、职业的历史 2

三、社会转型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 4

第二节 经典职业选择理论 5

一、经典职业选择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特征 5

二、基于人格特质论的人—职匹配理论 7

三、基于人格类型论的人—职匹配理论 8

第三节 基于生涯发展观的职业选择理论 10

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 10

二、Ginzberg的职业发展理论 11

三、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 13

四、职业选择模式的社会文化观 15

第四节 大学生的生涯发展与规划 16

一、大学生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 16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7

第二章 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选择 21

第一节 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兴起 21

一、职业价值观的起源 21

二、学术界对职业价值观的一般认识 21

三、职业价值观的特征 23

四、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基本取向 24

第二节 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27

一、传统职业价值观结构 27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层次模型 33

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的演变 37

一、影响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因素 37

二、职业价值观的测量 40

三、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演变 43

第三章 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 47

第一节 转型期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背景 47

一、客观就业环境 47

二、主观择业意愿 48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49

一、调查概况 49

二、调研工具 49

三、统计结果 51

第三节 转型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 60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基本特点 60

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基本特点 61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取向的关系分析 62

第四章 大学生择业意识的中日调查 65

第一节 日本私立大学学生择业意识调查 65

一、研究背景 65

二、调研方法 66

三、统计结果 67

四、日本大学生择业意识分析 70

第二节 中日大学生择业意识的比较 72

一、研究背景 72

二、调研方法 73

三、统计结果 74

四、择业意识中日差异分析 88

第五章 职业选择中的决策过程 91

第一节 从“职业决策”到“生涯决策” 91

一、“生涯决策”的提出 91

二、现代生涯决策理论的特征 92

三、生涯决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93

第二节 职业生涯决策研究的决策科学范式 95

一、规范性生涯决策研究 96

二、描述性生涯决策研究 100

三、说明性生涯决策研究 105

四、理论趋势 115

第三节 生涯决策的认知加工实验研究 116

一、实验前的准备 116

二、职业生涯决策的外显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研究 119

三、内隐认知对生涯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 127

四、情绪对职业生涯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 134

第六章 职业生涯决策的整合模型 143

第一节 职业生涯决策整合模型的提出 143

一、理论背景 143

二、职业生涯决策整合模型的理论要素 143

三、生涯决策整合模型构建方法 147

第二节 生涯决策过程与社会情境因素的关系研究 149

一、研究背景 149

二、研究方法 150

三、实验结果 152

四、分析与讨论 153

第三节 职业生涯决策整合模型的检验 156

一、研究目的 156

二、研究方法 157

三、研究结果 158

四、分析与讨论 159

第四节 职业生涯选择的整合观 161

一、生涯决策的动态观 161

二、生涯决策的有限理性观 163

三、生涯决策的认知与环境交互观 166

第七章 职业选择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171

第一节 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及其干预 171

一、生涯决策困难的提出 171

二、正视生涯决策困难现象 173

三、生涯决策困难的干预及应对 174

第二节 从职业指导到生涯教育 177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177

二、各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现状 181

三、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85

第三节 高校生涯教育模式的建立 188

一、生涯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188

二、高校生涯教育的原则 191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改革 192

四、大学职业生涯课程的设置 193

五、大学生培养管理模式的调整 196

参考文献 199

附录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