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村镇现代化建设财政制度分析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1
第二节 E·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治理理论 4
第三节 俱乐部理论和“用脚投票”模型 12
第四节 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 15
第五节 中国村镇现代化建设财政制度研究理论选择 18
第二章 村镇现代化建设财政制度框架分析 24
第一节 村镇财政任务在公共财政中的分工 24
第二节 农村土地产权安排 30
第三节 行政和社会组织 34
第四节 财政管理体制 41
第三章 村镇现代化建设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44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的研究 44
第二节 村镇现代化的研究 46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研究 48
第四节 村镇现代化建设筹资模式的研究 50
第五节 村镇现代化建设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研究 51
第六节 村镇现代化建设建筑形态模式研究 53
第四章 村镇现代化建设制度模式比较 55
第一节 研究意义 55
第二节 土地整理模式 57
第三节 新增耕地面积指标挂钩模式 63
第四节 农村综合开发模式 73
第五节 土地财政模式 76
第六节 乡村企业带动模式 84
第七节 民间捐款模式 90
第八节 总结 92
第五章 中国村镇行政与财政体制分析 94
第一节 村级组织 94
第二节 村级财务 98
第三节 村级财务管理 101
第四节 城市化过程对村级财务的影响 103
第五节 乡镇行政 106
第六节 乡镇财政 109
第七节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112
第六章 美国地方政府 115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形成的历史 115
第二节 美国地方政府构成的特征 116
第三节 美国地方政府体系 118
第四节 美国基层地方政府治理 120
第五节 美国地方政府的改革 123
第七章 美国地方政府财政 132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132
第二节 美国地方财政支出 142
第三节 美国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 145
第四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 147
第五节 美国地方财政改革 151
第八章 德国地方政府 155
第一节 德国地方政府形成的历史 155
第二节 德国地方政府构成的特征 157
第三节 德国地方政府体系 161
第四节 德国地方政府治理 163
第五节 德国地方政府改革 166
第九章 德国地方政府财政 169
第一节 德国地方财政收入 169
第二节 德国地方财政支出任务 177
第三节 德国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 180
第四节 德国地方政府债务 182
第五节 德国地方财政改革 184
第十章 德国土地税与美国财产税制度比较 189
第一节 德国土地税与美国财产税制度基本原理的比较 189
第二节 德国土地税与美国财产税在地方财政中地位的比较 191
第三节 德国土地税与美国财产税在地方财政中功能的比较 195
第四节 德国土地税与美国财产税制度成本的比较 197
第五节 德国土地税与美国财产税资源配置功能的比较 198
第六节 德国土地税与美国财产税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影响的比较 199
第十一章 土地整理模式案例 201
第一节 山东城乡等值化模式 201
第二节 浙江的折抵指标有偿调剂模式 207
第三节 成都的增减挂钩模式 211
第四节 重庆的地票模式 216
第十二章 乡村企业带动模式案例:商州王墹村 223
第一节 引言 223
第二节 王墹村基本社会经济状况 224
第三节 村公共资产和公共设施 225
第四节 村公共事务 227
第五节 公共事务管理 233
第六节 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改变 236
第十三章 土地合作社模式案例之一:东莞石龙镇西湖村 237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 237
第二节 西湖村管理区概况 238
第三节 西湖村财务支出和股份分红 240
第十四章 土地合作模式案例之二:潮州池湖村 243
第一节 池湖村基本情况 243
第二节 土地开发 244
第三节 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245
第四节 问题分析 247
第十五章 “一事一议”制度模式案例:常州市花园村 250
第一节 “一事一议”制度 250
第二节 花园村公共品供给背景 252
第三节 制度实践中成功的和失败的项目 253
第十六章 民间捐款模式案例:盐城市水府村造桥项目 255
第一节 引言 255
第二节 水府村和水府桥 256
第三节 水府村的造桥项目 261
第四节 项目成功原因分析 265
第五节 项目的后续问题 267
第十七章 机构捐款模式案例:宜阳董王庄乡教育项目 269
第一节 董王庄乡大石岭村的基本情况 269
第二节 柿树坪小学教学点教学条件的改进 269
第三节 董王庄乡初级中学教学条件的改进 270
第四节 外部制度条件的总体改进 271
第五节 项目的后续问题 272
第十八章 村公共品多方资金供给案例:江门市梅江村 274
第一节 梅江村社会经济情况简介 274
第二节 梅江村公共品供给情况 276
第三节 梅江村公共品供给资金来源 280
第十九章 农业开发区模式案例:泰兴市新街镇 282
第一节 新街镇社会经济概况 282
第二节 新街镇财政收支状况 283
第三节 新街镇农村公其品的供给现状调查 284
第四节 新街镇“一事一议”制度的具体规定 287
第二十章 理论总结与改革方案 289
第一节 制度创新的传统基础 289
第二节 制度创新的现行约束 290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基本立场 291
第四节 制度建设的长期策略 292
第五节 制度创新的框架方案 294
主要参考文献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