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文化 1
第一节 城市文化的内涵 1
第二节 城市文化的特征 3
一、传承性 3
二、差异性 4
三、辐射性 6
第三节 城市文化的作用 7
一、城市文化是形成城市特色的源泉 7
二、城市文化是构建城市公共心理的奠基石 8
三、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8
四、城市文化是城市品位提升的风向标 9
第四节 国外城市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9
一、在城市发展战略中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 10
二、以清晰的文化发展目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0
三、成功的历史文化保护促进城市发展 11
四、以独到的城市设计彰显文化的魅力 11
五、以文化发展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 12
六、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城市文化繁荣 13
第五节 国内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3
一、城市定位缺乏文化内涵 14
二、城市文化的不自信 14
三、对城市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15
第六节 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的建议 15
一、将提升文化品位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15
二、将文化建设与城市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 16
三、将有形的文化载体与无形的文化精神结合起来 16
四、在中西文化融合中保持并突出城市自身特色 16
五、在城市文化传承中力求创新 17
第二章 天津的文化基因 18
第一节 文化基因的概念和特征 18
第二节 天津文化基因的不同表述 19
一、租界文化 19
二、码头文化 20
三、市井文化 21
四、卫文化 21
第三节 天津文化基因特征之亦洋亦土 22
一、洋气浓郁的天津 22
二、本土气息浓重的天津 25
三、融合多元文化的天津 26
第四节 天津文化基因特征之亦南亦北 28
一、“南北交融”的天津人 28
二、“北人南调”的天津人 29
三、“南北通吃”的天津人 29
第五节 天津文化基因特征之亦庄亦谐 30
一、务实低调的天津人 30
二、提倡平等竞争的天津人 30
三、热情、豪爽、大气的天津人 31
四、幽默、诙谐的天津人 31
第三章 天津的城市特色 33
第一节 多元并存的城市空间格局 34
第二节 江海通津的首都门户 36
第三节 近代形成的繁华都市 36
第四节 风格多样的建筑风貌 38
第五节 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 41
第六节 人情厚重的生活文化 42
第四章 天津特色的城市空间布局 44
第一节 天津最早的城市聚落因河而兴 44
第二节 天津传统的单核心城市空间特征(1860年以前) 45
第三节 天津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1860—1949年) 46
一、九国租界下的“拼盘式”城市布局 47
二、“新政”期间河北新区规划建设 50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建设规划 51
四、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的城市规划 51
五、日本侵占时期的城市规划 51
六、中华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1945—1948年)的城市规划设想 52
第四节 天津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特征(1949—2006年) 53
一、天津现代港口城市的形成 53
二、天津港口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 54
第五节 新时期天津城市空间布局的深刻转变 56
一、从“一条扁担挑两头”到“一轴两带” 57
二、从“一主一副”到“双城双港” 61
三、从海河到滨海新区 62
第五章 天津历史街区特色 65
第一节 天津历史街区的历史沿革 65
第二节 天津历史街区的特色 67
第三节 天津历史街区的保护方法研究 69
一、天津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 69
二、保持天津市历史街区特色的方法 70
第六章 天津特色的河流水系 75
第一节 河流水系历史沿革 75
第二节 天津市河流水系特色 76
一、城市特色与自然禀赋中的河流水系 77
二、天津市河流水系呈现区域特色 77
三、海河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78
四、从码头到海港,见证百年沧桑 79
五、河流水系与城市绿地共同呈现“水绿相依,服务均好”的生态格局 80
第三节 天津市河流水系规划研究 81
一、天津市河流水系现状问题 81
二、天津市河流水系规划原则 82
三、天津市河流水系规划手法探讨 83
四、海河上游规划特色研究 84
第七章 天津特色的城市色彩 86
第一节 天津城市色彩的发展演变 86
第二节 天津城市色彩的现状评价与存在问题 86
第三节 天津城市色彩规划体系的建构 87
一、规划技术路线 87
二、规划设计原则 88
三、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价 89
第四节 天津城市色彩特色规划 90
一、城市色彩总谱及城市主色调 90
二、色彩分区引导与配色方案 92
第八章 天津特色的绿地系统 93
第一节 天津绿地系统发展历史 93
第二节 天津绿地系统特点 94
第三节 天津绿地系统特色规划主要思路 97
第九章 天津街道景观的特色 101
第一节 天津街道景观的发展演变 101
一、路网格局的历史沿革 101
二、街道景观变化 103
第二节 天津的街道景观特点 105
第三节 天津街道景观特色规划原则 107
一、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107
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108
三、突出整体与注重细部相结合的原则 109
主要参考文献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