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小肠镜学 1
第一章 小肠的解剖及小肠镜下正常黏膜形态 1
第二章 小肠镜 6
第一节 推进式小肠镜 6
第二节 双气囊电子内镜 10
第三节 单气囊小肠镜 16
第三章 胶囊内镜 18
第四章 非特异性炎症 25
第一节 小肠炎 25
第二节 非特异性小肠溃疡 28
第三节 小肠克罗恩病 28
第四节 嗜酸性细胞小肠炎 32
第五章 特异性炎症 34
第一节 细菌性感染 34
第二节 寄生虫感染 41
第三节 病毒感染 42
第六章 药源性肠炎 45
第一节 抗生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45
第二节 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47
第三节 药源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50
第七章 小肠良性肿瘤 52
第一节 息肉及息肉病 53
第二节 非上皮性肿瘤 56
第三节 小肠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60
第八章 小肠恶性肿瘤 61
第一节 小肠腺癌 62
第二节 类癌 63
第三节 间质肉瘤 64
第四节 恶性淋巴瘤 65
第五节 转移性肿瘤 66
第六节 小肠血管肉瘤 67
第七节 其他相关性疾病 67
第八节 小肠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68
第九章 吸收不良综合征 69
第一节 乳糜泻 69
第二节Whipple病 73
第十章 其他小肠疾病 76
第一节 缺血性肠炎 76
第二节小肠血管扩张症 78
第三节 小肠憩室 79
第四节 过敏性紫癜 82
第五节 淀粉样变性 82
第六节 小肠气囊肿症 83
第七节 小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86
第八节 贝赫切特病 86
第二篇 大肠镜的检查方法 88
第一章 大肠的解剖及内镜下形态 88
第一节 大肠解剖和生理 88
第二节 大肠镜下正常形态 91
第二章 适应证及禁忌证 93
第一节 适应证 94
第二节 禁忌证 95
第三章 大肠镜诊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 95
第一节 术前一般准备 95
第二节 肠道准备 96
第三节 无痛内镜应用 97
第四节 术后处理 103
第四章 并发症原因、诊断、治疗与预防 104
第一节 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104
第二节 并发症的诊断 106
第三节 并发症的治疗 107
第四节 并发症的预防 107
第五章 大肠镜操作法 108
第一节 双人操作法 108
第二节 单人操作法 115
第六章 经人工肛门口的检查 116
第七章 小儿结肠镜检查 117
第八章 紧急大肠镜检查 119
第一节 下消化道出血 119
第二节 低位肠梗阻紧急内镜检查 122
第三节 大肠急性出血处理原则 123
第九章 色素放大肠镜 123
第一节pit pattern在染色放大内镜、实体显微镜及三维构筑图下改变 123
第二节 术前准备 125
第三节 常见病变观察 127
第四节 放大内镜形态与组织学 133
第五节 误诊原因与瞻望 133
第十章 窄波成像内镜等特殊内镜 134
第一节 术前准备 134
第二节 窄波成像内镜 134
第十一章 自发荧光内镜 138
第十二章 FICE大肠镜 141
第一节FICE的原理和设备 141
第二节FICE的应用和评价 143
第十三章 共聚焦激光显微大肠镜 146
第一节 设备及原理 146
第二节 诊断价值的评估 148
第十四章 超声大肠镜 151
第一节 术前准备和操作技巧 152
第二节 上皮性肿瘤 153
第三节 非上皮性肿瘤 156
第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 159
第五节 克罗恩病 163
第六节 其他疾病 166
第十五章 结肠胶囊内镜 169
第十六章 内镜下几种形态鉴别 172
第一节 纵形溃疡 172
第二节 轮状溃疡 174
第三节 圆形、类圆形溃疡 175
第四节 不规则溃疡 176
第五节 铺路石 177
第六节 炎症性肠病形态鉴别 177
第三篇 大肠内镜诊断学 182
第一章 概论 182
第一节 大肠炎症性疾病 182
第二节 大肠良性与恶性肿瘤 183
第二章 溃疡性结肠炎 184
第一节 诊断标准 184
第二节 主要特征 187
第三节 内镜形态 188
第四节 癌前期病变检测 199
第五节 鉴别诊断 199
第三章 克罗恩病 200
第一节 诊断标准 201
第二节 主要特征 202
第三节 内镜形态 203
第四节 鉴别诊断 208
第四章 缺血性结肠炎 209
第一节 主要特征 209
第二节 内镜形态 210
第三节 其他疾病与缺血性肠炎 212
第四节 鉴别诊断 214
第五章 肠单纯性溃疡 215
第一节 主要特征 215
第二节 内镜形态 215
第三节 鉴别诊断 217
第六章 肠型贝赫切特病 218
第一节 主要特征 218
第二节 内镜形态 218
第三节 鉴别诊断 220
第七章 放射性肠炎 220
第一节 主要特征 220
第二节 内镜形态 220
第三节 鉴别诊断 221
第八章 慢性结肠炎 222
第一节 主要特征 222
第二节 内镜形态 222
第三节 鉴别诊断 222
第九章 细菌性肠炎 223
第一节 肠结核 223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225
第三节 肠伤寒/副伤寒性肠炎 226
第四节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226
第五节 耶尔森菌性肠炎 227
第六节 弯曲杆菌性肠炎 229
第七节 沙门菌属性肠炎 229
第八节 副溶血性弧菌性肠炎 230
第九节 气单胞菌性肠炎 230
第十节 葡萄球菌性肠炎 230
第十一节 产气荚膜杆菌性肠炎 231
第十二节 弧菌属性肠炎 231
第十三节 消化道梅毒 231
第十章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232
第一节 主要特征 232
第二节 内镜形态 232
第三节 鉴别诊断 233
第十一章 寄生虫性肠炎 234
第一节 阿米巴性肠炎 234
第二节 异尖线虫病 236
第三节 蛲虫病 236
第四节 贾第鞭毛虫 237
第五节 血吸虫病 237
第六节 肠鞭虫病 239
第十二章 病毒感染 239
第一节 巨细胞病毒性肠炎 239
第二节 移植物抗宿主病肠炎 241
第三节HIV感染相关性肠炎 243
第四节 性行为感染症肠炎 244
第五节 成人T细胞白血病肠炎 245
第六节 衣原体直肠炎 245
第十三章 大肠上皮性良性肿瘤 246
第一节 大肠息肉(腺瘤) 246
第二节 大肠侧向发育型息肉(LST) 251
第三节 大肠息肉病 253
第四节 鉴别诊断 260
第十四章 大肠非上皮性良性肿瘤 261
第一节 脂肪瘤 261
第二节 间质瘤 262
第三节 淋巴管瘤 266
第四节 血管瘤 266
第五节 间叶性肿瘤 267
第十五章 大肠上皮性恶性肿瘤 268
第一节 大肠早期癌 268
第二节 大肠进展期癌 273
第三节 鳞状细胞癌 278
第十六章 大肠非上皮性恶性肿瘤 279
第一节 恶性淋巴瘤 279
第二节 大肠类癌 279
第三节 间叶性肿瘤 281
第十七章 其他疾病 281
第一节 结肠憩室 281
第二节 大肠动静脉畸形 284
第三节 结肠静脉曲张 286
第四节 门脉高压性结肠病 286
第五节 肠气囊肿病 288
第六节 大肠黑变病 289
第七节 回盲瓣黏膜脱垂症 291
第八节Tangier病 291
第九节 胶原性肠炎 292
第十节 大肠软化斑 293
第十一节 肠扭转、肠套叠 293
第四篇 大肠镜治疗学 295
第一章 高频电息肉切除术 295
第一节 器械及原理 295
第二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297
第三节 术前准备 297
第四节 操作方法 298
第五节 息肉回收 301
第六节 并发症的处理 303
第七节 术后处理 303
第二章 止血术 303
第一节 药物喷洒法 304
第二节 局部注射法 304
第三节 热凝固止血法 305
第四节 机械止血法 306
第五节 其他方法 308
第三章 扩张术 309
第一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309
第二节 术前准备与器械 309
第三节 操作方法 309
第四节 并发症的防治 310
第五节 疗效评价 311
第四章 金属支架置入术 311
第一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311
第二节 术前准备与器械 312
第三节 操作方法 312
第五章 内镜黏膜切除术 316
第一节EMR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16
第二节 术前准备及器械 317
第三节EMR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319
第四节EMR术后处理 323
第六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325
第一节 传统手术、EMR与ESD 325
第二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326
第三节 器械选择及术前准备 326
第四节 操作方法 328
第五节 大肠黏膜下肿瘤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331
第六节EMR术后残留、复发病变的ESD治疗 332
第七节 术后处理及标本评估 337
第七章 金属夹子术 339
第一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339
第二节 器械选择 339
第三节 操作方法 339
第四节 临床应用 343
第八章 海博刀 346
第一节 器械与原理 346
第二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349
第三节 操作方法 349
第九章 氩离子凝固术(APC) 352
第一节 器械与原理 352
第二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353
第三节 操作方法 355
第十章 套扎术 356
第一节 尼龙套扎 356
第二节“O”环套扎 359
第十一章 肠扭转及套叠复位术 362
第十二章 冷冻消融术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 363
第一节 背景和原理 363
第二节 操作方法 363
第三节 冷冻消融术的应用价值 363
第五篇 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护理配合 366
第一章 结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366
第二章 色素及放大肠镜的护理配合 369
第三章 超声肠镜的护理配合 371
第四章 无痛肠镜的护理配合 372
第五章 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配合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