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2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 4
三、新制度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7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基本假设 10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
三、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16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20
一、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21
二、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23
三、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的制度分析的关系 25
第四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学术地位、框架内容及学习意义 26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学术地位 27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28
三、学习新制度经济学的意义 30
第一篇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36
第二章 交易费用理论 36
第一节 交易费用的“发现”及其重大意义 36
一、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 36
二、科斯对交易费用的“发现” 39
三、交易费用范畴的重大意义 41
第二节 交易费用的内涵与外延 43
一、交易费用的内涵 43
二、交易费用的外延 47
第三节 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与性质 50
一、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50
二、交易费用的性质 58
第四节 交易费用的测量 61
一、交易费用测量的困难 61
二、交易费用的直接测量:一些进展 62
三、交易费用的间接测量:新的方向 69
第三章 科斯定理 76
第一节 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 76
一、外部性及其后果 76
二、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及评价 79
三、科斯解决外部性的新思路 84
第二节 科斯定理的构成与证明 84
一、科斯第一定理 84
二、科斯第二定理 89
三、科斯第三定理 93
第三节 科斯定理受到的批评及评价 97
一、科斯定理与谈判力量 97
二、科斯定理与财富分配 101
三、科斯定理与谈判环境及谈判当事人 105
第四节 科斯定理的意义 110
一、理论意义 110
二、实践意义 112
三、方法论意义 112
第二篇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特殊理论 118
第四章 产权理论 118
第一节 产权的含义、构成与类型 118
一、产权的含义 118
二、产权的构成 123
三、产权的类型 127
第二节 产权的属性与功能 130
一、产权的属性 130
二、产权的功能 135
第三节 产权的起源、界定与保护 139
一、产权的起源 139
二、产权的界定 143
三、产权的保护 147
第四节 产权安排的多样性及其效率 151
一、产权安排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151
二、不同产权安排的效率比较 153
三、共有产权的效率损失:公地悲剧 158
四、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与私人提供 164
第五章 契约理论 174
第一节 契约的含义、类型及理论构成 174
一、契约的含义 174
二、契约的内容 176
三、契约的类型 178
四、契约存在的理由及其理论构成 180
第二节 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 182
一、张五常的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理论 182
二、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理论 187
第三节 委托代理问题与激励契约设计 190
一、委托代理关系与代理问题 191
二、道德风险与激励契约设计 192
三、逆向选择与激励契约设计 197
四、对委托代理激励契约设计理论的评价 202
第四节 不完全契约与“敲竹杠”问题 202
一、完全契约及其假设前提 203
二、不完全契约的原因及两种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认识分歧 204
三、与不完全契约密切相关的问题—“敲竹杠” 207
第五节 契约的实施机制与默认契约的作用 209
一、契约实施机制的演进 209
二、默认契约在防范“敲竹杠”问题中的作用 215
第六章 企业理论 221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 221
一、科斯的企业性质观 222
二、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企业性质观 224
三、张五常的企业性质观 226
四、威廉姆森的企业性质观 230
五、总结与评价 232
第二节 企业的边界 233
一、科斯的企业边界理论 233
二、张五常的企业边界理论 234
三、威廉姆森的企业边界理论 235
四、总结与评价 241
第三节企业的产权结构 242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产权结构的忽视 243
二、包含企业产权结构的生产函数 245
三、团队生产与企业产权结构的重要性 247
四、不同类型企业产权结构的具体分析 250
第四节企业的最优所有权结构选择 259
一、新产权学派对企业所有权的新界定 259
二、企业的最优所有权结构选择:哈特的理论 263
三、企业的最优所有权结构选择:非人力资本还是人力资本 271
第三篇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一般理论 282
第七章制度理论 282
第一节制度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282
一、制度的含义 282
二、制度的特征 289
三、制度的类型 293
第二节制度的形成 300
一、制度形成的途径 301
二、制度自发演进的博弈论解释 304
三、制度设计对制度形成的重要意义 311
第三节制度的功能 312
一、新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功能的揭示 312
二、我国学者对制度功能的层次与实现的论述及评价 314
三、制度的核心功能及其实现的进一步讨论 317
第四节制度的效率 319
一、制度效率的含义 319
二、制度效率的决定 320
三、制度效率递减规律 324
四、制度效率标准与测度 326
第八章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 331
第一节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331
一、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 331
二、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333
第二节制度变迁的需求 335
一、制度变迁需求的界定 335
二、制度变迁需求的形成 337
三、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因素 339
第三节制度变迁的供给 343
一、制度变迁供给的界定 343
二、制度变迁供给的主体及其关系 344
三、制度变迁供给的成本与收益 345
四、制度变迁供给的影响因素 348
第四节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354
一、制度的均衡 355
二、制度的非均衡及其类型 357
第九章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方式理论 369
第一节制度变迁:基于目标实现途径的分类 369
一、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 370
二、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 371
三、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 372
四、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 374
第二节制度变迁的过程及主要现象 376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 376
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主要现象 379
第三节制度变迁的方式及其搭配使用 387
一、单项(局部)制度变迁与整体制度变迁 387
二、渐进式制度变迁与突进式制度变迁 388
三、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388
四、制度变迁方式的相机组合模式 392
第四节国家、意识形态等与制度变迁 394
一、国家与制度变迁 394
二、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 405
三、组织、学习与制度变迁 409
第十章制度变迁的影响理论 418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 418
一、诺思之前的经济增长决定论 419
二、诺思之前经济增长决定论的不足 422
三、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 424
四、诺思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的提出 426
第二节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的途径及相关制度 427
一、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的途径 427
二、决定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制度 430
三、历史上决定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制度缺乏的原因 433
第三节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经济史新解 434
一、第一次经济革命的原因 434
二、为什么现代经济增长最早出现在荷兰和英国 437
三、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 444
四、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原因的重新认识 448
第四节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制度计量与实证研究 451
一、制度变迁的计量 452
二、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国外学者的研究 452
三、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456
第五节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457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上的既有观点 458
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上的“制度决定论” 460
三、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上各种观点的评价 462
参考文献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