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同纲领:确定五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提出 1
新中国五种经济成分的构想 3
从“四面八方”到《共同纲领》 5
2.刘少奇天津之行:消除私营工商业者对新政权的疑虑 9
天津解放,工商界出现恐慌 9
刘少奇紧急受命赴津调研 10
代表中国共产党做出承诺 12
3.土地改革运动:第一次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15
共产党与“耕者有其田”政策 15
新区土改与富农政策 17
农民个体经济的普遍建立 20
4.调整工商业:贯彻“公私兼顾”原则 23
统一财经后私营工商业一度经营困难 23
毛泽东:“不看僧面看佛面” 24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产销平衡 25
新中国第一部《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28
5.从“联合管理”到“公私合营”:对私营金融业的逐步改造 31
对私营行庄的全面整顿和管理 31
京津证券交易所的开办与关闭 33
从“联放”、“联营”到“联管” 34
公私合营银行:从出现到消亡 35
6.从“三反”到“五反”:资本主义工商业遭受打击 38
集中力量打老虎:从增产节约运动到“三反运动” 38
卢作孚之死:私营工商业遭受沉重一击 40
“人工呼吸”:运动后的政策调整 43
7.修正税制风波: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的大转折 46
修正税制的关键:“公私一律平等纳税” 46
毛泽东:“资产阶级拍掌,薄一波高兴了” 49
税收政策的转变:对公私企业区别对待 51
8.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53
毛泽东急于求成:现在就向社会主义过渡 53
政治方向转变:总路线取代共同纲领 55
过渡时期总路线载入共和国宪法 57
毛泽东: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59
9.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个人土地所有权得而复失 61
刘少奇不赞成过早合作化 61
毛泽东批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小脚女人” 63
大规模群众运动:农业合作化超前实现 66
10.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的根本转变:从“利用、限制”到再加“改造” 68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四个字:利用、限制 68
李维汉的报告提出六个字:利用、限制、改造 70
毛泽东:“要消灭资产阶级,把人改造过来” 72
11.公私合营运动:私营工商业在“改造”中走向消亡 76
毛泽东两次与工商界代表谈工商业改造 76
吃苹果:有计划地扩展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78
吃葡萄:北京率先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81
12.建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将私营工商业用起来、管起来 85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筹建 85
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私营工商业自觉纳入总路线轨道 86
《告全国工商界书》:号召工商业者接受改造 88
毛泽东为工商联定位: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90
13.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着手消灭城乡个体手工业 93
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 93
手工业合作化的稳步推进 94
掀起手工业合作化高潮 96
对残存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98
14.定息制度的存废:公私合营后的工商业政策 100
从“四马分肥”到“定息制度” 100
定息制度是“楚弓楚得” 102
取消定息,公私合营彻底转为国营 104
15.“大跃进”运动:扫除私有经济残余 106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106
庐山会议:从反“左”到反“右”,继续大跃进 108
从生产大跃进到所有制大跃进 110
16.人民公社化:建立“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 113
毛泽东:“人民公社好” 113
“一大二公”与“共产风”泛滥 115
整风整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117
17.包产到户:中途夭折的农村改革试验 120
安徽“责任田”:“定产到田、责任到人” 120
以集体经济为主,还是以个体经济为主 123
毛泽东严令:禁止搞“包产到户” 124
18.从“社教”到“文革”:阶级斗争全面升级 127
城市“五反”与农村“四清” 127
“桃园经验”与“夺权斗争” 129
矛头转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31
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 132
19.从“兴无灭资”到“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极“左”思潮:私有经济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被破坏掉 135
从“兴无灭资”到“斗私批修 135
对“资产阶级法权”的大批判 136
“割资本主义尾巴”运动 139
20.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 14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43
中央工作会议:议题的突然转变 14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 1148
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51
万里与安徽“省委六条” 151
小岗村18个农民的生死契约 152
“阳关道”与“独木桥”之争 155
1982~1986:五个“中央1号文件” 156
人民公社的解体 158
22.“五老火锅宴”:邓小平为原工商业者“脱帽”、“加冕” 160
“一只火锅,一台大戏” 160
为老工商业者“脱帽”、“加冕” 162
“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164
23.创办经济特区:从吸引海外资本到开放内资民营 167
建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 167
招商局与“蛇口模式” 169
海南:中国最大的特区 171
特区姓“社”不姓“资” 173
24.回城知青自谋职业:春风催生个体经济破土而出 175
知青回城催生个体经济 175
1982:个体经济写入宪法 178
从事个体劳动是光彩的 180
25.十二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突破 183
五六十年代流行“外壳说” 183
商品经济讨论一波三折 184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 186
26.工商联的恢复与重建:为新时期非公经济服务 188
全国工商联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188
工商联:架桥梁、系纽带、当助手 190
工商联绝非“一代而亡”,而是重任在肩 192
27.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和转制 196
邓小平: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 196
乡镇企业:四个轮子一起转 198
乡镇企业转制与苏南模式的变迁 201
28.应运而生:私营企业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204
第一个私企执照 204
“万向”的转向 206
走上“希望之路” 208
遭遇第一个波折 209
29.从雇工争论到“红帽子”事件:私营企业的尴尬境遇 211
“七上八下”:雇工经营的争论 211
温州“八大王”事件 213
“傻子瓜子”事件 215
鹿运“红帽子”事件 217
30.温州模式问世:个体私营经济的摇篮 220
温州模式的起源 220
关于温州模式的争论 222
温州农村改革试验区 225
31.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科技体制改革催生民营科技企业 228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228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230
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232
32.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思维转向 235
毛泽东的“初级阶段”思想 235
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236
十五大:“初级阶段”理论的全面阐述 239
33.邓小平南方谈话:迎来民营经济的春天 241
姓“资”姓“社”:民营经济遭受挫折 241
邓小平南方讲话,力挺市场经济方向 242
东方风来满眼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246
34.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49
计划与市场之争 249
江泽民“6.9讲话”一锤定音 250
确定个体经济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 252
35.股份制:各种所有制的共同实现形式 255
关于股份制的论争 255
从集体所有制到股份合作制 256
股份制企业的最初试验 259
国有企业改革:从承包制到股份制 260
36.资本市场的创立:民营企业上市 263
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创立 263
民营企业竞争上市指标 265
中小企业板的开放 267
国际资本市场的弄潮儿 269
37.二次创业:民营企业在自我变革中成长壮大 271
“二次创业”的提出 271
希望:二次创业带来“新希望” 273
吉利:为私营企业装上引擎 275
华为:为二次创业“立法” 276
38.保护与规范:有关民营企业的立法进程 279
1988:《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279
《公司法》对私人资本的保护 281
合伙企业法的实施与修订 283
《个人独资企业法》的实施 285
39.民生银行:民营金融业的发展 287
民营资本的融资障碍 287
民生银行:第一家民营银行 288
民营金融业的萌生 290
40.光彩事业:民营企业的扶贫行动 293
光彩事业的发起 293
光彩事业的推广 295
光彩理念与光彩精神 296
光彩事业成就斐然 298
41.富豪榜与慈善榜:中国富豪现象 301
福布斯富豪榜: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富豪 301
胡润榜:从中国百富榜到中国慈善榜 303
“富豪榜”不是“杀猪榜” 305
42.三资企业:境外私人资本进入中国大陆 307
三资企业的设立 307
外商投资22条 309
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 311
43.“万言书”事件与“厉有为风波”:姓“公”姓“私”的争论 314
四份“万言书”,矛头直指私营经济 314
赞成股份制的厉有为成了“万言书”的靶子 317
十五大:争论的终结 318
44.非公有制经济: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 320
1982: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320
1988: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322
199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24
45.国退民进: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328
诸城经验:从陈光到“陈卖光” 328
从“有进有退”到“国退民进” 331
郎顾之争及“国退民进”争论的淡出 333
46.创业新天地:民营经济进入高新科技领域 336
联想集团的创业历程 336
信息时代的网络精英 338
“海归”的创业浪潮 341
47.政策调整冲击波:部分民营企业遭遇“滑铁卢” 344
2003:孙大午事件 344
2003:陕北油田事件 346
2004:铁本事件 348
48.民间商会兴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社会组织 351
民间商会的起源 351
民间商会与工商联 352
异地商会的兴起 353
为民营企业维权服务 355
49.江泽民“七一讲话”:允许民营企业主入党 358
私营企业主能不能入党 358
江泽民发表“七一”讲话 361
民营企业家当选党代表 363
50.产业集群: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化成长 366
中小国有企业改革 366
《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 367
中小企业与产业集群的发展 369
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兴起 371
51.“走出去”: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373
“走出去”的生力军 373
海尔:三位一体本土化 375
lenovo:让世界联想中国 377
“走出去”遭遇反倾销 379
52.论坛与峰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381
工商联: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 381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寻求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 383
全国工商联主办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 385
中国民营经济蓝皮书:国内外了解中国民营经济的窗口 386
53.“原罪”大讨论:伪命题和过时的话题 390
河北省委2004年“1号文件”:过时不追诉 390
关于“原罪”的几派观点:有罪、无罪、有功 392
争论再起到尘埃落定 394
54.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荣誉: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397
民营企业家获五一劳动奖章 397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399
民营企业家当选全国劳模 400
积极服务科学发展,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402
55.私有财产平等保护:从宪法修正案到《物权法》出台 406
1954~1978:宪法关于财产保护的规定 406
2004年宪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408
《物权法》:公私财产平等保护 409
56.“非公经济36条”:民营经济发展的里程碑式政策 414
青岛会议和温家宝温州之行 414
“非公经济36条”:七大改革措施 416
各地区和各部门落实配套措施 418
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420
57.新《劳动合同法》: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调整 421
政府推动的企业劳动保护 421
民营企业劳资矛盾凸显 423
《劳动合同法》的诞生 424
“两会”上的激烈论争 427
58.家族制的兴衰: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29
家族制:民营企业的普遍特色 429
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嫁接 431
家族企业转变为企业家族 433
家族企业的“二代”危机 435
59.新的社会阶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 437
谁是新的社会阶层 437
新社会阶层工作的“20字方针” 439
新阶层人士谈社会责任 442
60.1978~2009:民营经济发展30年回顾总结 445
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演变 445
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446
中国民营经济的未来展望 449
主要参考文献 453
一、领袖(经典)著作 453
二、传记与回忆 453
三、文献汇编 454
四、研究报告 455
五、论著 456
后记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