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隐性采访与法治成本 8
第一节 隐性采访的内涵与特征 8
一、隐性采访的历史 8
二、隐性采访的定义 12
三、对隐性采访的分析——从信息的角度 14
四、隐性采访兴盛的原因考察 18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法律依据 45
一、渊源:表达自由 45
二、基石:新闻自由 51
三、动力:公众知情权 57
四、使命:舆论监督权 64
第三节 隐性采访的法治成本 70
一、宣传政策在国家规范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要有所缩减 71
二、为实行法治,在隐性采访中新闻从业者必然要牺牲许多原有的“权力”和自由,受较多的制约 75
三、由于隐性采访的范围和程序受到限制,会增加新闻机构和记者在时间和金钱上的投入,牺牲其工作效率,甚至可能无功而返,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妨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或发展 77
第二章 隐性采访与名誉权的冲突 79
一、隐性采访对名誉权的侵害 79
二、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82
三、隐性采访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88
四、隐性采访侵害名誉权的侵权责任 95
五、隐性采访侵害名誉权的抗辩 98
第三章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 104
第一节 偷窥与隐私 104
一、偷窥时代的到来 104
二、偷窥使个人隐私无处藏身 107
第二节 隐私与隐私权保护 110
一、隐私的渊源与概念 110
二、隐私权的概念及特征 114
三、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118
第三节 隐性采访对隐私权的侵害 127
一、隐性采访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127
二、隐性采访侵害隐私权的侵权责任 135
三、隐性采访侵害隐私权的抗辩 137
第四章 隐性采访与公法的冲突与平衡 150
第一节 隐性采访与国家安全 151
一、国家安全受法律严格保护 151
二、隐性采访与国家安全的冲突 153
第二节 隐性采访与保守国家秘密 155
第三节 隐性采访与司法权 161
一、我国媒介与司法关系的法律制度 162
二、隐性采访与司法权的冲突 165
三、合理构建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169
第五章 隐性采访与法律信仰 180
第一节 法律信仰的概念及意义 181
第二节 隐性采访对法律信仰的背离 189
一、隐性采访对法律信仰的背离——以《亲历盗墓》为例 189
二、隐性采访对法律信仰背离的原因 194
三、新闻从业者构建法律信仰的责任 200
结语 隐性采访何处去 207
第一节 信息立法——隐性采访的法律底线 207
一、关于《新闻法》 208
二、关于《舆论监督法》 211
三、关于《信息公开法》 215
第二节 信任重建——隐性采访的道德力量 221
一、隐性采访带来的负面效应 221
二、自律应伴随隐性采访的始终 224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