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法学教育回顾与展望 1
第一节 中国法学教育回顾 1
一、中国高等法学教育概况 1
二、中国法律职业教育概况 7
三、中国普法教育概况 9
第二节 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10
一、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10
二、中国法学教育未来展望 15
本章小结 21
第二章 法学教育中国模式的初步形成 23
第一节 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变迁 23
一、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学习苏联模式 24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借鉴大陆法系模式 2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混合模式 25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25
第二节 法学教育中国模式初步形成的基本标志 26
一、多层次的高等法学教育体系已趋成熟 26
二、多元化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28
三、多轨制的法学教育制度初步完善 30
四、互动型的法学教育就业机制逐步建立 31
五、四位一体的法学教育管理体制日益协调 33
本章小结 35
第三章 法学中专教育 37
第一节 概述 37
一、恢复重建期(1979—1984年) 39
二、迅速发展期(1985—1995年) 40
三、调整转变期(1996年至今) 43
第二节 招生就业 48
一、招生情况 48
二、就业情况 54
第三节 教学培养 55
一、司法学校教学培养情况 56
二、司法警官学校教学培养情况 58
第四节 课程设置 60
一、司法学校课程设置情况 60
二、司法警官学校课程设置情况 67
第五节 师资队伍 69
第六节 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 74
第四章 法学大专教育 76
第一节 概述 76
第二节 招生就业 78
一、法学专科学生就业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78
二、解决法学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途径 80
第三节 教学培养 83
一、培养要求 83
二、法学专科教育的教材建设 84
三、组建模拟法庭 86
四、毕业实习 90
五、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 91
第四节 课程设置 93
一、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94
二、课程说明 95
第五节 师资队伍 99
一、师资队伍建设概况 99
二、法学专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01
三、加强师资建设的措施 101
第六节 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 102
一、法学专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02
二、法学专科教育未来发展的原则 103
第五章 法学本科教育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 招生就业 108
一、招生情况 108
二、就业情况 110
第三节 教学培养 111
一、培养目标 111
二、教学方法 112
三、毕业实习 121
四、撰写毕业论文 123
第四节 课程设置 124
一、课程设置的现状 124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130
第五节 师资队伍 135
第六节 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 141
第六章 法学硕士教育 145
第一节 概述 145
第二节 招生就业 146
一、招生情况 146
二、就业状况 157
第三节 教学培养 158
一、修业年限 159
二、培养方式 161
三、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162
四、科研要求 164
第四节 课程设置 165
第五节 师资队伍 168
一、导师与研究生比例 169
二、导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准 170
第六节 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 172
第七章 法律硕士教育 175
第一节 概述 175
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背景 175
二、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史 176
三、法律硕士的三种类型 177
四、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比较 178
第二节 招生就业 180
一、招生情况 180
二、就业状况 191
第三节 教学培养 192
一、学习年限 193
二、导师指导 194
三、中期考核 194
四、学位论文 195
五、诊所法律教育 197
第四节 课程设置 200
第五节 师资队伍 205
第六节 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 207
一、法律硕士教育的现实状况 207
二、国外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状况 207
三、法律硕士教育的未来发展 211
四、结语 211
第八章 法学博士教育 213
第一节 概述 213
第二节 招生就业 217
一、招生情况 217
二、就业状况 223
第三节 教学培养 224
一、学习年限 224
二、导师指导 226
三、中期考核 226
四、学位论文 229
五、科研要求 233
第四节 课程设置 234
第五节 师资队伍 236
第六节 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 245
一、博士点:以资评定还是指标分配 245
二、博士招生:公平还是公正 246
三、博士培养:精英化还是庸俗化 248
四、博士生导师:考核还是不考核 249
第九章 法学博士后制度 251
第一节 我国博士后、法学博士后制度概述 251
一、博士后制度的相关概念与历史沿革 251
二、博士后制度与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的现有状况 254
三、博士后的管理机构体系 255
四、法学博士后的发展简况 256
第二节 法学博士后的进出站、科研及管理工作 260
一、博士后进站 260
二、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管理与待遇 264
三、博士后出站与退站 269
第三节 法学博士后制度的问题与展望 269
一、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及博士后科研人员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 269
二、国家投入与发展规模存在矛盾 270
三、认识不到位导致制度变形 271
四、部分博士后科研人员自身科研态度的误差导致制度变形 271
五、健全博士后人员选拔、考核与激励机制,提高博士后科研成果的产出率 272
第十章 法学自学考试教育 274
第一节 概述 274
第二节 专业设置 275
第三节 教学培养 278
第四节 课程设置 281
第五节 师资队伍 287
第六节 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 289
一、现实状况 289
二、未来发展 290
第十一章 法学电大教育 292
第一节 概述 292
一、历史语境下的电大法学教育 293
二、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的电大法学教育 295
第二节 招生情况 296
一、探索时期的招生情况 296
二、统招专科的招生情况 296
三、开放教育的招生情况 298
四、自学视听生、注册视听生的招生情况 300
五、其他办学形式的招生情况 301
六、电大法学教育各专业招生情况分析 302
七、电大法学教育各种形式之间招生情况比较 302
八、各省市级电大之间招生情况比较 303
九、电大法学教育与其他专业招生情况的比较 304
第三节 教学培养 306
一、开放教育 308
二、统招专科 314
三、注册视听生 317
第四节 课程设置 318
第五节 师资队伍 321
第六节 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 323
第十二章 法学远程教育 326
第一节 概述 326
第二节 招生就业 328
第三节 教学培养 331
第四节 课程设置 333
第五节 师资队伍 338
第六节 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 339
第十三章 警察院校的法学教育 343
第一节 概述 343
一、我国警察教育方式与办学模式 343
二、我国警察院校发展历程 345
三、我国警察院校现状概述 347
第二节 招生就业 351
一、招生情况 351
二、就业状况 359
第三节 教学培养 361
一、教学目的 361
二、专业设置 363
三、实训性教学设施建设 367
第四节 课程设置 369
一、全日制教育一般课程设置 369
二、实训课程设置 377
三、在职警察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382
第五节 师资队伍 384
一、本科类警察院校师资队伍 384
二、专科类警察院校师资队伍 385
第六节 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 386
一、现实状况 386
二、全球警察教育新发展 389
三、未来发展 391
第十四章 检察官院校的法学教育 393
第一节 概述 393
一、历史沿革 393
二、检察官教育的必要性 395
三、检察官院校法学教育的内容 397
第二节 招生就业 398
一、检察官在职培训 398
二、检察官院校学历教育的招生就业 400
第三节 教学培养 401
一、教学目标 401
二、教学方式 403
三、检察官院校教学效果的评估 403
第四节 课程设置 404
一、检察官培训的课程设置 404
二、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 406
第五节 师资队伍 408
一、师资配备 409
二、师资培训 409
三、师资管理 410
第六节 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 410
一、检察官教育的现实状况 411
二、中国检察官院校法学教育的现状 412
三、我国检察官院校法学教育的未来发展 414
第十五章 法官院校的法学教育 417
第一节 概述 417
一、法官院校概述 417
二、法官教育概述 421
第二节 招生就业 426
一、招生情况 426
二、就业情况 437
第三节 教学培养 438
一、法官培训 438
二、学历教育 443
三、司法研修教育 443
第四节 课程设置 444
一、法官培训 444
二、学历教育 445
三、研修教育 445
第五节 师资队伍 445
一、法官培训 445
二、学历教育 446
三、研修教育 446
第六节 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446
一、我国法官院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446
二、未来展望 450
第十六章 科研机构的法学教育 456
第一节 概述 456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系概况 456
二、中国科学院法律系概况 457
三、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概况 458
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概况 458
第二节 招生就业 459
一、研究生招生制度与就业形势概述 460
二、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就业情况 461
第三节 教学培养 464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465
二、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法律系 467
三、上海社会科学院 467
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468
第四节 课程设置 469
一、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470
二、法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473
三、法学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475
第五节 师资队伍 476
一、具有法学教育职能的科研机构 476
二、加强具有法学教育职能的科研机构师资队伍的建设 479
第六节 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 480
一、科研机构法学教育的现实状况 480
二、科研机构法学教育的未来展望 483
第十七章 党校的法学教育 486
第一节 概述 486
第二节 招生就业 489
第三节 教学培养 492
第四节 课程设置 497
第五节 师资队伍 499
第六节 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 503
第十八章 普法教育 507
第一节 普法教育概述 507
一、普法教育的含义 507
二、普法教育的特征 507
三、普法教育的分类 509
四、普法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关系 511
第二节 普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512
一、普法教育的内容 512
二、普法教育的形式 515
第三节 我国普法教育的历史发展 517
第四节 我国普法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案 522
一、普法教育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522
二、普法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523
三、普法教育形式上存在的问题 526
四、普法教育队伍存在的问题 527
五、其他问题 528
第五节 我国普法教育未来展望 528
一、加强认识 529
二、加强普法教育立法工作 530
三、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530
四、加强普法教育理论研究 530
五、确定正确的内容和合适的形式 531
六、为普法教育提供资源保障 531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5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 534
一、树立依法治国理念是核心内容 534
二、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本质要求 538
三、树立公平正义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价值追求 540
四、树立服务大局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使命 546
五、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根本保证 549
第二节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措施 552
结语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