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3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明编
  • 出 版 社:中华文化基金会
  • 出版年份:1989
  • ISBN:
  • 页数:1170 页
图书介绍:

第五章 军事 1

第一节 兵制 1

壹 周代兵制 1

贰 春秋齐国兵制 2

叁 战国秦国兵制 3

肆 秦代兵制 4

伍 两汉兵制 5

一 京师军(南北军) 8

二 郡国兵 12

三 屯田兵(边防军) 14

陆 三国兵制 16

一 魏兵制 16

二 吴兵制 19

三 蜀兵制 19

柒 两晋兵制 21

捌 北朝兵制 22

一 北魏兵制 22

二 北周兵制 24

玖 隋代兵制 25

拾 唐代兵制 26

一 府兵 26

二 彍骑 29

三 方镇 30

四 北衙诸军 30

拾壹 宋代兵制 32

一 禁军 34

二 厢军 35

三 乡兵 36

四 蕃兵 36

拾贰 元代兵制 37

拾叁 明代兵制 39

拾肆 清代兵制 46

一 牛彔与四旗 46

二 八旗 47

三 绿营 49

四 团练 49

五 新军 52

六 水师 54

七 海军 55

拾伍 现行兵制 56

一 兵役制度 56

二 政战制度 58

三 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制度 59

第二节 军校 60

壹 陆军学校 60

一 武备学堂 60

二 陆军小学堂 63

三 陆军中学堂 66

四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67

五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67

六 陆军步兵学校 90

七 陆军财务经理学校 91

八 陆军工兵学校 91

九 陆军通信兵学校 92

十 陆军兵工学校 92

十一 运输学校 93

十二 陆军士官学校 93

十三 陆军大学 93

十四 陆军炮兵学校 94

十五 陆军装甲兵学校 94

贰 海军学校 95

一 福州船政学堂 95

二 黄埔海军学校 95

三 水师学堂 96

四 烟台海军学校 97

五 青岛海军学校 97

六 海军电雷学校 98

七 海军军官学校 98

八 海军陆战队学校 99

九 海军士官学校 99

叁 空军学校 100

一 空军军官学校 100

二 空军防空学校 100

三 空军机械学校 101

四 空军通信电子学校 101

五 空军幼年学校 102

肆 三军综合学校 102

一 国防医学院 102

二 宪兵学校 103

三 政治作战学校 104

四 中正理工学院 104

五 国防管理学校 105

六 中正国防干部预备学校 105

第三节 战役 106

壹 黄帝 106

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 106

贰 夏 106

一 夏启与有扈氏甘之战 106

二 夏少康复国之战 107

叁 商 107

汤伐桀鸣条之战 107

肆 西周 108

一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108

二 周公东征之役 108

三 成王东征之役 109

四 犬戎袭破西周之役 109

伍 春秋 110

一 周郑繻葛之战 110

二 鲁齐长勺之战 110

三 齐桓公北伐山戎之战 110

四 齐桓公伐楚召陵之战 111

五 秦晋韩原之战 111

六 楚宋泓水之战 112

七 晋楚城濮之战 113

八 秦晋殽之战 113

九 晋楚邲之战 113

十 晋齐鞍之战 114

十一 晋秦麻隧之战 114

十二 晋楚鄢陵之战 115

十三 晋楚争郑之战 115

十四 晋齐平阴之战 116

十五 齐晋太行之战 117

十六 吴楚鸡父之战 117

十七 吴破楚入郢之战 118

十八 吴伐越槜李之战 118

十九 越吴夫椒(会稽)之战 119

二十 越灭吴之战 119

陆 战国 120

一 齐魏桂陵之战 120

二 齐魏马陵之战 120

三 燕乐毅伐齐之战 121

四 齐田单即墨复国之役 121

五 秦伐韩魏伊阙之役 122

六 秦破楚拔郢之战 122

七 秦伐赵魏华阳之战 123

八 秦赵阏与之战 123

九 秦赵长平之战 124

十 信陵君救赵之战 124

十一 信陵君河外破秦之战 125

柒 秦 125

一 秦灭赵之战 126

二 秦灭燕之战 126

三 秦灭魏之战 127

四 秦灭楚之战 127

五 秦灭齐之战 128

六 蒙恬北逐匈奴之战 128

七 章邯击灭陈胜之战 128

八 项羽破章邯救赵钜鹿之战 129

九 刘邦入秦之战 129

捌 西汉 130

一 刘邦袭秦之战 130

二 楚汉彭城之战 131

三 楚汉成皋之战 131

四 韩信井陉之战 132

五 韩信潍水之战 132

六 韩信垓下之战 133

七 高帝击匈奴平城白登之战 133

八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134

九 卫青出高阙击匈奴右贤王之战 134

十 卫青出定襄击匈奴之战 135

十一 霍去病出陇西袭匈奴打通河西走廊之战 135

十二 汉匈奴漠北大决战 136

十三 汉与乌孙共击匈奴之战 136

玖 东汉 137

一 光武(秀)破新莽昆阳之战 137

二 光武中兴之战 137

三 窦固北征匈奴之战 138

四 班超平定西域之战 138

五 窦宪征北匈奴之役 139

拾 三国 139

一 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之战 139

二 刘备、周瑜破曹操于赤壁之战 140

三 刘备入蜀之战 140

四 刘备北取汉中之战 141

五 吴蜀荆州之战 141

六 吴蜀猇亭之战 142

七 诸葛亮伐魏之战 143

八 魏灭蜀之战 143

拾壹 两晋 143

一 西晋灭吴之战 143

二 西晋八王之乱 144

三 匈奴刘汉(前赵)灭西晋之战 145

四 五胡乱华 145

五 桓温灭蜀汉之战 146

六 桓温伐秦之战 146

七 桓温伐燕之战 147

八 前秦灭燕之战 147

九 东晋前秦淝水之战 148

十 后燕后魏参合陂之战 148

十一 后燕后魏平城之战 149

十二 桓玄篡晋之战 149

十三 刘裕讨桓玄建康之战 150

十四 刘裕讨桓玄荆州之战 150

十五 刘裕灭南燕之战 150

十六 刘裕灭后秦之战 151

拾贰 南北朝 151

一 魏陷滑台虎牢之战 151

二 宋北伐魏之战 152

三 宋魏盱眙之战 152

四 宋明帝讨晋安王子勋之战 153

五 萧道成两次平乱之战 153

六 魏齐诸战役 154

七 魏伐梁之战 155

八 魏梁长期战争 155

九 东西魏诸战役 155

十 北周灭北齐之战 156

拾叁 隋 157

一 隋文帝灭陈之战 157

二 隋炀帝东征高丽之战 157

拾肆 唐 158

一 唐代开国之战 158

二 唐征东突厥之战 158

三 唐征薛延陀之战 159

四 唐征吐谷浑之战 159

五 唐征高昌之战 160

六 唐征龟兹之战 160

七 唐征西突厥之战 161

八 唐征高丽之战 162

九 唐征百济之战 162

十 安史之乱 163

十一 黄巢之乱 163

拾伍 宋 164

一 宋开国统一中国诸战役 164

二 宋太宗征辽高梁河之战 164

三 宋夏好水川之战 165

四 狄青平侬智高之战 165

五 金灭辽之战 166

六 金灭北宋之战 166

七 宋金郾城及朱仙镇之战 167

八 宋金采石之战 168

拾陆 元 168

一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之战 168

二 铁木真灭克烈部王罕之战 169

三 铁木真灭乃蛮大阳汗之战 169

四 成吉思汗五征西夏之战 170

五 成吉思汗侵金乌沙堡、会河堡之战 170

六 成吉思汗侵金居庸关、中都之战 171

七 木华黎北征辽西 171

八 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之战 172

九 蒙古灭金之战 172

十 拔都征俄罗斯及匈牙利之战 173

十一 旭烈兀征波斯之战 173

十二 窝阔台侵宋之战 174

十三 忽必烈侵大理、鄂州之战 174

十四 忽必烈灭宋之战 175

拾柒 明 175

一 朱洪武开国诸战役 175

二 明太祖北伐统一诸战役 176

三 明太祖远征漠北之战 177

四 燕王篡夺帝位之战 178

五 明成祖北征塞外之战 178

六 郑和下西洋之役 178

七 明英宗土木之变 179

八 明宪宗平定内乱诸战役 179

九 明武宗平定内乱诸战役 180

十 明世宗攘外抵御俺答诸战役 181

十一 明世宗东南沿海平倭寇诸战役 181

十二 明援朝鲜抗日本诸战役 182

十三 明与后金(清)诸战役 182

十四 郑成功抗清复明诸战役 183

十五 郑成功东征台湾诸战役 183

拾捌 清 184

一 清世祖平定三藩之乱 184

二 清平定内外蒙古之战 185

三 清平定准噶尔之战 185

四 乾隆平定回疆之战 185

五 乾隆征缅甸之战 186

六 清平定西藏及征廓尔喀之战 186

七 乾隆征安南之战 187

八 清平捻党之乱 187

九 清平太平天国之乱 188

十 左宗棠平西北回乱 189

十一 中英鸦片战争 189

十二 英法联军之役 190

十三 中法安南之战 190

十四 中日甲午之战 191

十五 八国联军攻犯北京之战 191

拾玖 民国 192

一 创建民国诸战役 192

(一)广州之役 192

(二)惠州之役 193

(三)潮州黄冈之役 193

(四)惠州七女湖之役 194

(五)钦廉之役 195

(六)镇南关之役 195

(七)钦廉上思之役 196

(八)云南河口之役 196

(九)广州新军之役 197

(一〇)广州三二九黄花冈之役 198

(二)辛亥武昌之役 198

二 北伐统一诸战役 199

(一)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之役 199

(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之役 200

(三)武汉会战 200

(四)南昌会战 201

(五)龙潭会战 201

(六)鲁南会战 202

(七)济南会战 202

三 安内剿匪诸战役 203

(一)国民革命军五次剿匪之役 203

(二)豫鄂皖三省围剿 204

(三)长程追剿 204

(四)西北围剿 205

四 对日抗战诸战役 205

(一)九一八东北事变 205

(二)一二八淞沪之战 206

(三)七七卢沟桥事变 206

(四)淞沪会战 207

(五)徐州会战 208

(六)武汉会战 208

(七)长沙会战 209

(八)上高会战 209

(九)常德会战 210

(一〇)长衡会战 210

(一一)湘西会战 211

(一二)桂柳反攻作战 211

五 戡乱复国诸战役 212

(一)规复张垣之战 212

(二)规复延安之战 212

(三)四平街会战 213

(四)南麻作战 214

(五)平津作战 214

(六)徐蚌会战 215

(七)上海保卫战 215

(八)太原保卫战 216

(九)金门古宁头保卫战 216

(一〇)一江山防守战 217

(一一)八二三金门炮战 217

第四节 兵家 218

壹 兵家小传 218

一 周 218

(一)姜太公吕尚 218

(二)孙武 219

(三)管仲 220

(四)范蠡 220

(五)吴起 221

(六)司马穣苴 222

(七)乐毅 223

(八)李牧 223

(九)廉颇 224

(一〇)田单 225

(一一)孙膑 226

(一二)白起 226

二 秦 227

蒙恬 228

三 西汉 228

(一)张良 228

(二)韩信 228

(三)周亚夫 229

(四)李广 230

(五)卫青 231

(六)霍去病 232

(七)赵充国 232

四 东汉 233

(一)邓禹 233

(二)冯异 234

(三)吴汉 234

(四)马援 235

(五)班超 235

(六)皇甫嵩 236

五 三国——蜀汉 237

(一)诸葛亮 237

(二)关羽 237

(三)张飞 238

(四)马超 238

(五)黄忠 238

(六)赵云 239

三国——魏 239

(一)张辽 239

(二)司马懿 240

三国——吴 240

(一)周瑜 240

(二)吕蒙 240

(三)陆逊 241

六 晋 241

(一)羊祜 241

(二)杜预 242

(三)陶侃 242

(四)谢玄 243

七 北周 243

韦孝宽 243

八 隋 244

长孙晟 244

九 唐 245

(一)李孝恭 245

(二)尉迟恭 245

(三)李靖 246

(四)李绩 246

(五)薛仁贵 246

(六)李光弼 247

(七)郭子仪 247

十 宋 248

(一)曹彬 248

(二)狄青 248

(三)宗泽 249

(四)岳飞 249

(五)韩世忠 250

(六)刘锜 250

(七)吴玠 251

(八)吴璘 251

十一 元 252

(一)拔都(巴秃) 252

(二)伯颜 252

十二 明 253

(一)徐达 253

(二)常遇春 254

(三)王守仁 254

(四)戚继光 254

(五)袁崇焕 255

(六)郑成功 256

十三 清 256

(一)年羹尧 256

(二)林则徐 257

(三)曾国藩 257

(四)胡林翼 258

(五)左宗棠 258

(六)李鸿章 259

(七)刘铭传 259

贰 兵家简表 259

第五节 兵书 276

壹 武经七书提要 276

一 六韬 276

二 孙子 277

三 吴子 277

四 尉缭子 278

五 司马法 279

六 黄石公三略 279

七 李卫公问对 280

贰 武经七书注本简表 281

叁 兵书简表 283

肆 民国以来之兵书 302

第六节 兵学 304

壹 战争与国防 304

一 战争 304

二 战争十大原则、国军教战总则 306

三 战争本质、战争指导、战争计划 318

四 全面战争、局部战争、冷战、热战 319

五 总体战、国力总合战 320

六 思想战、心理战、政治战、经济战、宣传战、情报战 321

七 国防思想、国防要素 322

八 国防政策、国防方针、国防计划、国防力量 322

九 国防经济、国防资源、国防教育 323

十 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基本国家目标、特定国家目标 324

十一 国防线、国境守备 325

贰 组织与制度 325

一 统帅、统帅权、最高统帅 325

二 指挥权、指挥基本原则、指挥机构、指挥官 326

三 指挥所、指挥部、指挥组 328

四 统一指挥、统一指挥官 329

五 联合指挥权、联合行政指挥部、同盟远征军 331

六 命令系统、军令管区、军政府、绥靖区 331

叁 战略与战术 332

一 战略、大战略、国家战略 333

二 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心理战略 334

三 军事战略、军种战略、野战战略、战区战略 335

四 战略单位、战略预备队 336

五 战略集中、战略分进、战略攻势 337

六 战略正面、战略要地、战略要点、战略要线、战略物资 338

七 战役、战役计划、作战序列 339

八 绪战、先制、先制战 340

九 战区、作战地境 341

十 内线作战、外线作战、利害转换线 342

十一 会战、会战单位 343

十二 战术、战术单位、战斗、战斗区 343

十三 主攻、佯攻、佯动、决战、中央突破、迂回 345

十四 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 346

十五 歼灭、扫荡 347

十六 制海权、两栖作战、制空权、战略空军、战术空军 347

肆 指挥参谋业务 348

一 指挥、参谋研究 348

二 立案假定、状况判断、作战研究、作战构想 349

三 计划大纲、作战计划、行政计划、计划作为训令 350

四 政战参谋、后勤、勤务单位、后勤区 351

伍 动员与总动员 352

一 动员、国家总动员、军事动员 352

二 军政管区、兵役管区、军管区、师管区、团管区 353

三 服役、延役、退役(伍)、常备兵役、预备役、国民兵役 354

四 动员区分、部分动员、特别动员、应急动员、紧急编成 356

五 预备干部、留守业务、留守部队、复员 357

第六章 法律 359

第一节 中国法学之起源与流变 359

壹创始期—自远古迄战国 359

一 总论 359

二 法典 362

三 刑法 366

四 民法 368

贰 发达期—自秦迄南北朝 370

一 总论 370

二 法典 372

三 刑法 374

四 民法 377

叁 确立期—自隋迄清 378

一 总论 378

二 法典 380

三 刑法 383

四 民法 388

肆 变革期—清末以来 393

一 刑律之起草 394

二 民法之创制 395

三 诉讼法之起草 396

四 法院编制法之起草 396

五 清末宪政之演进 396

第二节 历代法典之分类及篇目 397

壹 周代 397

一 刑事诉讼与刑法 398

二 礼制与民法 400

贰 秦代 403

叁 汉代 403

一 汉令 403

二 汉科 404

三 汉比 404

四 春秋折狱 405

五 刑罚制度 405

六 民法 409

肆 魏晋南北朝 411

一 魏代 411

二 晋代 411

三 南朝 413

四 北朝 415

伍 隋代 417

一 开皇元年律 417

二 开皇三年律 418

三 大业律 418

四 令 419

五 格、式 419

陆 唐代 420

一 唐律 420

二 其他 423

柒 五代 424

捌 宋代 424

玖 辽金二代 425

一 辽 425

二 金 426

拾 元代 427

拾壹 明代 427

一 大明律 427

二 会典 428

拾贰 清代 429

一 大清律集解附例 429

二 会典与则例 429

三 大清律例 430

四 大清现行刑律 430

五 大清新刑律 430

六 大清民律草案 431

七 商律 432

八 大清刑事诉讼法 432

第三节 历代法学家 433

壹 先秦时期 433

(一)公孙侨 433

(二)邓析 433

(三)公孙鞅 433

(四)申不害 434

(五)慎到 434

(六)李悝 434

(七)韩非 435

贰 两汉时期 435

(一)萧何 435

(二)张苍 435

(三)叔孙通 436

(四)晁错 436

(五)赵禹 436

(六)张叔 437

(七)张汤 437

(八)杜周 437

(九)杜延年 438

(一〇)于定国 438

(一一)路汤舒 438

(一二)郑弘 438

(一三)郭躬 439

(一四)陈宠 439

(一五)马融郑玄 440

叁 魏晋南北朝时期 440

(一)崔浩 440

(二)游雅 441

(三)胡方回 441

(四)贾充 441

(五)刘颂 441

(六)裴頠 442

(七)卫展 442

(八)熊远 442

(九)王莹 443

(一〇)王亮 443

(一一)沈约 443

(一二)范云 443

(一三)柳恽 444

(一四)傅昭 444

(一五)乐蔼 444

(一六)许懋 445

(一七)徐陵 445

(一八)宗元饶 445

(一九)苏绰 446

肆 隋唐时期 446

(一)牛弘 446

(二)苏威 446

(三)柳雄亮 447

(四)李谔 447

(五)高颎 447

(六)郑译 448

(七)杨素 448

(八)刘文静 448

(九)裴寂 449

(一〇)房玄龄 449

(一一)长孙无忌 450

(一二)李敬玄 450

(一三)刘仁轨 450

(一四)韦安石 451

(一五)岑羲 451

(一六)许孟容 451

(一七)狄兼谟 452

(一八)萧瑀 452

(一九)崔善为 452

伍 宋金元时期 453

(一)窦仪 453

(二)柴成务 453

(三)汪大猷 453

(四)蔡洸 454

(五)京镗 454

(六)尼厖古鉴 454

(七)董师中 455

(八)奥屯忠孝 455

(九)阎公贞 455

(一〇)贾铉 455

陆 明清时期 456

(一)陶安 456

(二)李善长 456

(三)杨宪 456

(四)傅瓛 457

(五)刘基 457

(六)吴时来 457

(七)王诤 458

(八)彭韶 458

(九)关济 458

(一〇)汪广洋 459

(一一)胡惟庸 459

(一二)宋濂 459

(一三)刘惟谦 460

(一四)周桢 460

(一五)张玉书 460

(一六)伍延芳 460

(一七)沈家本 461

(一八)刘坤一 461

(一九)袁世凯 461

(二〇)张之洞 462

(二一)朱轼 462

第四节 重要法学典籍 462

壹 周代 463

一 吕刑 463

二 郑子产刑书与晋赵鞅刑鼎 463

三 李悝法经 463

贰 秦代 464

叁 汉代 465

一 九章律 465

二 傍章 465

二 越宫律与朝律 465

四 其他 466

肆 魏晋南北朝 466

一 魏代 466

二 晋代 467

三 南朝 467

四 北朝 468

伍 隋代 471

一 开皇元年律 471

二 开皇三年律 472

三 大业律 472

四 开皇令 472

五 大业令 473

陆 唐代 473

一 高祖武德律典 473

二 太宗贞观律典 473

三 高宗永徽律典 474

四 高宗以后之律典 475

柒 五代 477

一 后梁 477

二 后唐 477

三 后晋 478

四 后汉 478

五 后周 478

捌 宋代 479

一 唐律 479

二 刑统 479

三 编敕 480

四 法医学 480

五 其他 481

玖 辽金二代 485

一 辽律典 485

二 金律典 486

拾 元代 487

一 金泰和律 487

二 至元新格 487

三 风宪宏纲 487

四 大元通制 487

五 元典章 488

六 至正条格 488

拾壹 明代 489

一 大明律 489

二 问刑条例删定 490

三 会典 490

拾贰 清代 490

一 大清律集解附例 490

二 康熙会典 491

三 雍正会典 491

四 大清律例 491

五 光绪会典 491

六 大清现行刑律 492

七 大清新刑律 492

八 大清民律草案 493

九 商律 493

十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494

十一 行政法典 494

拾叁 民国 495

一 刑法之纂修 495

二 民法之纂修 496

三 诉讼法之纂修 497

四 宪法之纂修 498

第五节 历代典律之内容 499

壹 先秦律及法家思想 499

一 管仲 500

二 商鞅 500

三 韩非 501

贰 秦律 502

一 田律 503

二 厩律 503

三 仓律 504

四 金布律 506

五 关市律 508

六 工律 508

七 徭律 510

八 司空律 510

九 军爵律 512

十 置吏律 512

十一 效律 512

十二 传食律 513

十三 行书律 513

十四 内史杂律 514

十五 尉杂律 515

十六 属邦律 515

十七 刑罚律 515

叁 汉律 516

一 盗律 516

二 贼律 516

三 囚律 516

四 捕律 517

五 具律 517

六 户律 518

七 兴律 519

八 厩律 519

九 杂律 519

肆 魏晋南北朝律 519

一 魏律 519

二 晋律 520

三 南朝(宋齐律) 522

四 南朝(梁律) 523

五 南朝(陈律) 524

六 北朝(北魏律) 526

七 北朝(北齐律) 528

八 北周律 529

伍 隋律 530

一 诉讼法制 530

二 刑案实例及民刑事法制 531

陆 唐律 532

一 刑法总则 532

二 刑法分则 535

三 诉讼法制 539

四 民法 541

柒 五代律 545

捌 宋律 546

玖 辽金律 549

一 辽律 549

二 金律 550

拾 元律 550

一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 550

二 民法及民事诉讼法 551

拾壹 明律 552

一 刑法 552

二 诉讼法 556

三 民法 557

拾贰 清律 558

一 刑法 558

二 诉讼法 562

三 民法 564

第六节 现行法律 566

壹 宪法 566

一 总纲 567

二 人民之权利义务 568

三 国民大会 570

四 总统 572

五 行政 573

六 立法 575

七 司法 577

八 考试 578

九 监察 578

十 中央与地方之权限 580

十一 地方制度 584

十二 选举、罢免、创制、复决 586

十三 基本国策 587

十四 宪法之施行及修改 591

贰 民法 592

叁 民事诉讼法 596

肆 刑法 598

伍 刑事诉讼法 602

陆 行政法 604

一 内政 604

三 军政 605

三 地政 605

四 财政 606

五 经济 606

六 人事 607

七 教育 607

八 专门职业 607

九 行政救济及司法服务 608

第七章 教育 609

第一节 教育思想 609

壹 中国教育思想概述 609

一 教育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重要性 609

二 中国教育思想之要义 611

贰 周代之教育思想 620

叁 周代之教育思想家 621

一 孔子之教育思想 621

二 孟子之教育思想 626

三 荀子之教育思想 627

四 墨子之教育思想 630

五 韩非之教育思想 631

肆 秦代之教育思想 632

伍 汉代之教育思想 634

陆 汉代之教育思想家 635

一 贾谊之教育思想 635

二 董仲舒之教育思想 637

三 刘向之教育思想 638

四 王充之教育思想 639

柒 魏晋南北朝之教育思想 641

捌 魏晋南北朝之教育思想家 642

一 颜之推之教育思想 642

二 傅玄之教育思想 644

玖 隋唐之教育思想 644

拾 隋唐之教育思想家 645

一 王通之教育思想 645

二 韩愈之教育思想 646

拾壹 宋元明之教育思想 647

拾贰 宋元明之教育思想家 649

一 胡瑗之教育思想 649

二 周敦颐之教育思想 650

三 张载之教育思想 651

四 王安石之教育思想 652

五 程颢之教育思想 654

六 程颐之教育思想(附二程比较) 654

七 朱熹之教育思想 657

八 吕祖谦之教育思想 661

九 陆九渊之教育思想(附朱陆比较) 663

十 许衡之教育思想(元) 665

十一 吴澄之教育思想 668

十二 吴与弼之教育思想(明) 668

十三 陈献章之教育思想 669

十四 薛瑄之教育思想 671

十五 王守仁之教育思想 672

十六 刘宗周之教育思想 674

拾叁 清代之教育思想 675

拾肆 清代之教育思想家 677

一 黄宗羲之教育思想 677

二 顾炎武之教育思想 678

三 王夫之之教育思想 680

四 戴震之教育思想 682

五 章学诚之教育思想 684

六 张之洞之教育思想 685

拾伍 近代之教育思想 688

拾陆 民国以来之教育思想 690

拾柒 民国以来之教育思想家 692

一 梁启超之教育思想 692

二 蔡元培之教育思想 696

拾捌 附中国历代教育家生卒年表 699

第二节 教育制度 709

壹 虞、夏、商之教育概述 709

贰 西周之教育制度 710

一 教育政策(宗旨) 710

二 教育行政(官署) 711

三 学制系统 712

叁 东周(春秋、战国)之教育状况 721

一 官学之不振 721

二 私学之兴起 721

三 养士制之产生 722

四 学术发达之原因 723

肆 秦代之教育制度 723

一 综论 723

二 学制 724

伍 两汉之教育制度 725

一 教育政策 725

二 教育行政 726

三 学制系统 726

陆 魏晋南北朝之教育制度 731

一 综论 731

二 曹魏之国学与乡学 731

三 两晋之国学与乡学 732

四 南朝之国学与乡学 733

五 北朝之国学与乡学 734

六 此时期之私学状况 735

柒 隋代之教育制度 735

一 教育政策 735

二 教育行政 736

三 学制系统 737

捌 唐代之教育制度 740

一 教育政策 740

二 教育行政 741

三 学制系统 741

玖 宋代之教育制度 750

一 教育政策 750

二 教育行政 750

三 学制系统 751

拾 元代之教育制度 760

一 教育政策 760

二 教育行政 761

三 学制系统 761

拾壹 明代之教育制度 767

一 教育政策 767

二 教育行政 768

三 学制系统 769

拾贰 清代之教育制度 773

一 教育政策 773

二 教育行政 774

三 学制系统 775

拾叁 近代之教育制度 784

一 近代教育之产生 784

二 近代教育之特色 785

三 新教育之进展 786

拾肆 民国以来之教育制度 796

一 教育之发展 796

二 教育政策 801

三 教育行政 809

四 学制系统 826

第三节 国民教育 834

壹 幼稚教育 834

一 萌芽期 834

二 成长期 835

三 现行期 836

四 行政组织 841

五 教育目标 842

六 课程范围 843

七 幼稚师资 844

八 教育方法 847

贰 国民小学教育 848

一 民国以前国民小学教育概述 848

二 民国成立以后推行国民小学教育状况 850

三 国民小学教育之改革 851

四 国民义务教育之延长 855

五 国民小学之行政组织(附县市现行图) 856

六 国民小学之课程 864

七 国民小学之教学目标 871

八 国民小学之训育目标 872

九 国民小学之师资 876

叁 国民中学教育 878

一 国民中学设置之缘起与宗旨 878

二 国民中学实施纲要 879

三 国民中学实施条例 881

四 国民中学教育之施行 884

五 国民中学之设置原则 887

六 国民中学之行政组织 888

七 国民中学之课程 890

八 国民中学之师资 898

九 国民中学教育实施以来之成效 902

十 国民教育法之比较 903

第四节 中等教育 912

壹 中等教育之重要性 912

贰 民国以前中等教育之形成 912

叁 民国以后中等教育之演进 913

肆 中等教育目标之改进 920

一 民国以前 920

二 民国以后 921

伍 中等学校之行政组织(附系统图) 923

陆 中等学校之课程 929

一 修订缘起 930

二 修订原则 930

三 教学科目和时间 931

四 修订之特点 936

柒 中等学校之师资 940

捌 中等教育之训育 944

第五节 专科、职业教育 948

壹 专科教育 948

一 专科教育制度之演进 948

二 专科教育之行政组织 957

三 专科学校之课程 960

四 专科学校之师资 969

五 专科学校之训育 973

贰 职业教育 974

一 职业教育之意义 975

二 学制与规程之演进 976

三 职业教育之分类 984

四 职业教育之改进 989

五 课程与教材 991

六 师资 1002

七 训育 1004

第六节 高等教育 1007

壹 高等教育之要义 1007

贰 高等教育制度之演进 1008

叁 高等教育之发展 1025

肆 大学之行政组织 1029

伍 大学课程之沿革 1035

陆 大学课程之现状 1041

柒 大学教职员之编制 1044

捌 提高大学教师素质之措施 1045

玖 大学之训导工作 1047

拾 高等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中之地位 1047

第七节 社会教育 1051

壹 社会教育之意义 1051

贰 社会教育之演进 1053

叁 社会教育之实施原则 1064

肆 社会教育之行政机构及职掌(附系统图) 1070

伍 补习教育 1072

一 补习教育概要 1072

二 补习学校 1078

陆 视听(电化)教育 1081

一 沿革述要 1081

二 社会视听教育 1083

三 实验空中学校(附系统图) 1088

柒 语文教育 1092

一 推行经过 1092

二 实施之成效 1098

第八节 特殊教育 1099

壹 特殊教育之意义 1099

贰 特殊教育之沿革述要 1100

叁 盲教育 1108

一 台北市立盲聋学校(盲科) 1108

二 省立台中启明学校 1110

肆 聋教育 1111

一 台北市立盲聋学校(聋科) 1111

二 省立台南启聪学校 1113

三 省立台中启聪学校 1115

伍 肢体残障教育 1117

陆 其他特殊教育 1122

第九节 师范教育 1125

壹 师范教育之缘起及演进 1125

贰 现行师范学制 1130

一 小学师资之训练 1130

二 中等学校师资之训练 1131

叁 高等师范教育 1132

一 设置沿革 1132

二 行政组织 1138

三 课程之设计 1139

四 中等教育之辅导 1140

肆 专科师范教育 1145

一 设置述要 1145

二 行政组织 1150

三 课程设计 1152

四 训练标准 1159

五 实习规程 1162

六 服务要点 1164

伍 师资训练 1165

一 中等学校部分 1165

二 国民小学部分 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