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方法篇第一章 “社会和谐”的共性与特性内涵——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一 3
一 引言 3
二 衡量合理性问题 6
三 假设命题的逻辑性、科学性问题 13
四 横纵向比较的科学性问题 16
五 结论 23
第二章 “社会和谐”的西方化衡量——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二 26
一 “中、高度贫困率”标准——差异性、合理性、逻辑性问题 27
二 “贫富差别”、“最低月工资”标准——差异性、共线性和干扰因素问题 30
三 “儿童死亡率”、“童工率”标准——差异性、逻辑性和机械社会论问题 36
四 结论 40
第三章 “社会和谐”的数理化衡量——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三 41
一 引言 41
二 “指数模式”的衡量领域、类别 43
三 “指数模式”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 45
四 结论 59
第四章 经济利益关系作为最根本性决定变量——“社会和谐”决定之一 62
一 方法论讨论 63
二 命题与论证 78
三 结论 87
第五章 社会主导价值观、社会心理状态作为约束变量——“社会和谐”决定之二 89
一 引言 89
二 变量选择的合理性论证 90
三 命题与论证 93
四 结论 106
第六章 政府功能定位——“社会和谐”决定之三 108
一 引言 108
二 命题与论证 109
三 结论 122
第七章 政府行为特征——“社会和谐”决定之四 124
一 引言 124
二 命题与论证 126
三 结论 138
第八章 政府运行效率效益——“社会和谐”决定之五 140
一 引言 140
二 命题与论证 142
三 结论 158
第九章 社会和谐的决定理论 160
一 社会和谐决定论的方法论框架 160
二 社会和谐决定论的理论框架 169
三 结论 179
第二部分 理论篇第十章 怎样科学确立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 183
一 引言 183
二 文献回顾 184
三 确立理论内涵模式的案例分析 188
四 内涵影响因素和科学模式的确立 194
五 结论 196
第十一章 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检验 197
一 理论的科学属性 198
二 科学属性的有机关联 205
三 结论 207
第十二章 理论建设中的形而上学 208
一 问题的提出 208
二 “和谐社会”构成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吗 209
三 “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来源 215
四 结论 219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 222
一 引言 222
二 文献回顾与探讨 222
三 “和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方法论 225
四 结论 230
第十四章 西方社会科学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 231
一 引言 231
二 西方社会科学的“社会和谐论” 232
三 结论 239
第十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 241
一 文献回顾与探讨 241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迪与借鉴 243
三 结论 251
第十六章 论资本的社会和政治属性 253
一 引言 253
二 文献回顾 255
三 从资本的本质特征看其社会与政治属性 259
四 从“劳资契约”看资本的社会与政治属性 269
五 结论 276
第十七章 论现代社会契约理论的唯心主义本质 278
一 引言 278
二 西方流派的理论博弈 279
三 从“无知之幕”和社会契约概念看罗尔斯理论 283
四 从正义原则看罗尔斯理论的唯心主义本质 286
五 结论 293
第十八章 评和谐社会的市场经济决定论 295
一 引言 295
二 市场经济决定论的理论谬误 296
三 市场经济决定论的方法和方法论谬误 306
四 结论 316
第十九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中国历史验证(上) 318
一 引言 318
二 文献回顾 319
第二十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中国历史验证(下) 332
一 三个历史时期的比较与验证 332
二 结论 348
第二十一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改革开放验证(上) 350
一 引言 350
二 经济政策的决策科学性 351
三 经济行为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致性 361
第二十二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改革开放验证(下) 368
一 雇佣关系—劳资关系对劳动力社会属性的影响 368
二 社会问题与经济和社会成本 372
三 现代社会政府作为普遍性中介变量 376
四 结论 381
第二十三章 用对立统一规律看社会主要矛盾的政治经济学本质 384
一 引言 384
二 从中国历史看“构建”和谐的主要矛盾切入点 386
三 用对立统一规律定位“构建”和谐的着力点 391
四 能否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构建”和谐的关键点 398
五 结论 400
参考文献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