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急诊医生作业须知 1
第一节 急诊工作的金科玉律 2
第二节 急诊患者的处置与去向注意事项 4
第三节 重大事件预案启动时的急诊室工作准备 6
第四节 急诊临床思维特点 10
一、疾病诊断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10
二、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特点 12
第五节 急诊留观病历 16
一、急诊留观病历作用 16
二、急诊留观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6
第六节 早期预警评分在早期识别急诊潜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18
一、早期预警评分产生的背景 18
二、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20
第二章 常见急症症状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 22
第一节 意识障碍的诊断思路及急诊处理 22
一、意识障碍的类型 23
二、昏迷病人的检查 24
三、意识障碍的诊断思路 26
四、急救与处理 27
第二节 晕厥的诊断思路 28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 28
二、思维程序 31
第三节 胸痛的诊断思路 34
一、胸痛中心的设置、特点及目标 35
二、胸痛危险分层及诊治策略 36
第四节 呼吸困难的诊断思路 41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 41
二、思维程序 44
第五节 急性腹痛的诊断思路 45
一、诊断思路 45
二、体格检查 49
三、实验室检查 51
四、影像学检查 51
五、分析、诊断 52
六、内外科急性腹痛的判别 53
七、急性腹痛的处理原则及措施 54
第六节 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的诊断思路 55
一、低钠血症 55
二、低钾血症 60
第七节 严重创伤的早期诊断与紧急处理 63
一、多发伤的早期诊断 63
二、腹部损伤的诊断思路与紧急处理 65
三、危重创伤患者救治时效性 66
四、创伤病人的链式流程复苏 69
第三章 危重病情的识别与紧急处理 73
第一节 危重病情的识别及急诊工作方法 74
一、危重指征 75
二、急诊工作方法 81
第二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紧急处理 84
一、病因 85
二、病理生理 85
三、诊断 87
四、ALI/ARDS的早期识别 88
五、ALI/ARDS的早期处理 89
六、机械通气 92
第三节 急性心力衰竭 94
一、病因 95
二、分类与预后 95
三、临床表现 96
四、诊断 96
五、治疗 97
第四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03
一、ACS的分类 103
二、ACS诊断 103
三、诊断与危险性评估 105
四、治疗原则 107
第五节 高血压急症 112
一、高血压急症的诊断 112
二、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评估 114
三、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114
四、高血压急症的治疗目标 116
第六节 恶性心律失常 118
一、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定义 119
二、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 120
第七节 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治疗 129
早期溶栓治疗(国家“九五”攻关课题) 130
第八节 上消化道出血 131
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132
二、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34
三、非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 136
四、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137
五、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适应证 138
六、周末效应 138
第九节 中暑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138
第十节 创伤性休克的救治 139
一、休克的新概念 140
二、休克的监测及诊断 141
三、创伤性休克的近代治疗观 144
四、休克复苏的判断标准 148
第四章 院前急救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 149
一、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急诊救治模式 149
二、新世纪急诊救治最新的发展趋势 150
三、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急救适宜技术及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50
四、实施和推广现场急救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势在必行 151
五、讨论 154
第五章 复苏 156
第一节 现代心肺脑复苏术的新视点与新理念 156
一、心肺复苏 157
二、心肺复苏评估和反馈技术 159
三、复苏新理念 159
四、除颤的次数与能量、时机 160
五、CA复苏后综合征的远期治疗 160
第二节 复苏学研究进展 161
一、基本生命支持 161
二、高级生命支持(ACLS) 165
三、延续生命支持(PLS) 166
四、通气支持 167
五、人工气道管理 169
第三节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脑复苏 173
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73
二、复苏要点和具体措施 175
三、脑复苏的转归 177
第六章 中毒 179
第一节 化学中毒的临床毒理机制与诊断 179
一、化学中毒的分子机制 180
二、影响毒物发挥毒性的主要因素 181
三、化学中毒的临床特点 182
四、化学中毒的诊治要点 182
第二节 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思路与急诊处理原则 183
一、急性中毒的诊断思路 184
二、受累脏器损害评估 185
三、急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86
第三节 百草枯急性中毒诊治 187
一、百草枯急性中毒机制 187
二、临床表现 189
三、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19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91
五、治疗 191
第四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治要点 194
第五节 禁用杀鼠剂急性中毒的诊治 204
一、禁用杀鼠剂的毒性作用及临床表现 204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205
三、急救治疗 206
四、急救过程中注意几个问题 207
第七章 急性感染与炎症反应 208
第一节 不明原因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08
第二节 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与流程管理 213
一、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 213
二、甲型H1N1流感患者流程管理 220
第八章 急诊技术 223
第一节 股静脉插管术 223
第二节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224
第三节 电除颤术 229
第四节 喉罩使用的注意事项 230
一、喉罩的结构、分类、型号 230
二、临床应用 231
第五节 经口气管插管 233
第六节 脉搏血氧仪 234
第七节 机械通气技术 234
一、无创正压通气应用 235
二、常规通气模式应用及新模式的评价 240
三、机械通气并发症及防治 241
四、呼吸器的临床使用步骤 243
五、常见疾病机械通气初期通气模式和参数的设置 244
六、机械通气的报警原因及其处理 244
第八节 脓毒症血液净化治疗 246
一、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模式 246
二、脓毒症血液净化模式的选择 248
第九章 急诊辅助检查 251
第一节 检验项目超生命警戒线范围 251
第二节 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252
第三节 血清心钠素与脑利钠肽 254
第四节 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 256
第五节 D-二聚体检测及其主要临床应用 257
第六节 床旁B超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260
一、急诊医师自己做B超 260
二、床旁B超在急诊科应用的目的 261
三、床旁B超在急诊医学应用的基本指征 261
四、床旁B超在急诊医学应用的继发指征 262
五、急诊B超技术的培训 262
第七节 脑卒中的CT表现 263
一、脑出血 263
二、脑梗死 264
第十章 合理用药 266
第一节 常用抢救药物的配制剂量与药理作用 266
第二节 抗生素的耐药与合理应用要点 268
第十一章 急诊学科建设管理 275
第一节 急诊医疗学科发展理论 276
一、急诊医疗发展简史 276
二、急诊医疗 277
三、急诊医学专业内涵、特点与亚专业 279
四、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体系 280
五、急诊医疗专业学(协)会与急诊医疗专科体系发展 280
六、急诊医疗管理与急诊医疗学科发展关系 280
七、抓住机遇,发展特色急诊医疗 281
第二节 急诊工作月质量考核 281
第三节 急诊专科医师培养 282
一、背景——轮换制度 283
二、急诊专科医师培养设想 283
三、培养急诊专科医师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284
四、急诊专科医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证 288
第四节 急诊科模式发展的现状及展望初探 288
一、急诊医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289
二、现状 290
三、急诊科发展设想 292
四、展望 295
第五节 中医院建立自主型急诊科的理论与实践 296
第六节 他山之石 301
一、中国台北荣民总医院急诊流程与评价 301
二、中国香港东区医院的急诊科管理 302
三、新加坡国立中央医院急诊科的管理模式 304
第七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 308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308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 308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 309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 312
第十二章 急诊医疗安全 314
第一节 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317
一、管理角度——落实制度、职责和常规(“六字方针”) 318
二、人力资源配置 321
三、如何告诉病人疾病风险 322
四、硬件条件 322
五、案例回放、分析 323
第二节 强化急诊护理管理,防范护患纠纷发生 328
一、急诊科护患纠纷主要原因 328
二、护理管理对策 329
第三节 院前急救护士职业暴露及其防护 332
一、院前急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333
二、院前急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对策 334
参考文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