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1
第一节 民俗的概念与内涵 1
一、民俗的概念 1
二、民俗的内涵 2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3
一、集体性 4
二、地域性 5
三、变异性 7
四、传承性 11
五、规范性 12
第二章 物质生活习俗 14
第一节 服饰民俗 14
一、服饰的发生 15
二、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16
三、服饰的功能 18
四、中国汉族传统服饰的构成 26
第二节 饮食民俗 32
一、中国饮食民俗的发生与发展 33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惯制 41
三、影响饮食民俗的主要因素 47
四、中国传统食俗中的五大菜系 50
第三节 居住民俗 52
一、中国传统民居的四大类型 52
二、构成传统宅院的基本要素 59
三、影响居住民俗的主要因素 62
四、风水术:居住民俗中的信仰传承 63
第三章 人生礼仪习俗 67
第一节 诞生礼 67
一、求子习俗 68
二、孕期习俗 69
三、贺诞习俗 70
第二节 成年礼 72
一、成年礼的种种标志 72
二、成年礼仪式的本质 74
三、原始成年礼的内容 75
第三节 婚礼 76
一、婚姻释义 76
二、传统婚礼的程式 78
三、中国婚姻民俗中的传统观念 82
四、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中国婚俗 88
第四节 丧葬礼 93
一、丧仪的程式 93
二、中国丧葬习俗中的传统观念 97
三、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中国葬俗 100
第四章 民间信仰习俗 105
第一节 民俗信仰对象 106
一、自然神 106
二、图腾 110
三、祖先神 118
四、生育神 119
五、行业神 121
六、人造物神 123
第二节 信仰民俗的行为方式 125
一、预知未来的信仰民俗——释兆与占卜 125
二、寻求寄托的信仰民俗——祭祀 128
三、主动出击的信仰民俗——巫术 131
四、被动防御的信仰民俗——禁忌 135
第三节 信仰民俗的实施主体 138
一、巫师与巫师的产生 138
二、巫师的业缘传承 140
三、巫师的功能 142
第五章 岁时节日习俗 145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起源 145
一、祭仪:传统节日的源头 145
二、祭祀仪式转化为节日的两个基本条件 148
第二节 确定节期的基本要因 149
一、远古历法的因素 149
二、农历望朔的因素 150
三、神秘数字的因素 151
四、神灵诞忌的因素 151
第三节 中国岁时节日发展的五个阶段 152
一、孕育期(先秦时期) 152
二、形成期(秦代—汉代) 153
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唐代) 154
四、丰满期(宋代—清代) 155
五、转型期(民国—现代) 155
第四节 传统节日的仪式构成及其文化功能 156
一、春节 157
二、立春 158
三、元宵节 158
四、上巳节 160
五、寒食节 161
六、清明节 161
七、浴佛节 162
八、端午节 162
九、天贶节 163
十、七夕节 164
十一、中元节 164
十二、中秋节 165
十三、重阳节 166
十四、寒衣节 166
十五、冬至 166
十六、下元节 167
十七、腊月初八 167
十八、腊月二十三 168
十九、除夕 169
第六章 社会组织习俗 170
第一节 血缘型社会组织——家族的民俗 171
一、家族的产生 171
二、家族关系的构成 172
三、家族的基本职能 174
第二节 地缘型社会组织——村落的民俗 179
一、村落的类型 179
二、村落的功能 181
第三节 业缘型社会组织——行业的民俗 183
一、行业组织的由来及其成员的社会地位 184
二、业缘组织的构成形式 186
三、业缘组织的社会功能 187
第七章 民间文学 190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概念与特征 190
一、民间文学的概念 190
二、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191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195
一、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195
二、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196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体裁分类 197
一、散文体民间文学 197
二、韵文体民间文学 203
三、戏剧体民间文学 208
第四节 民间文学的功能 211
一、认识功能 211
二、教育功能 213
三、娱乐功能 214
四、实用功能 215
第八章 吉祥文化习俗 217
第一节 吉祥物 217
第二节 吉祥物中的传统人生观 220
第三节 吉祥文化的形成特点 222
一、谐音 222
二、寓意 223
三、附会 223
四、艺术加工 225
第四节 吉祥物的分类 225
一、吉祥动物 226
二、吉祥植物 228
三、吉祥器物 232
四、吉祥图符 232
第五节 吉祥语言 233
一、谐音联想 233
二、对动物生态属性的借助 236
三、对有代表性事物的寓意 236
四、吉祥文字的直接应用 237
五、古代诗情画意的应用 237
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