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道德基本理论第一章 导论 3
一、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 3
(一)道德、伦理概念的内涵及演变 3
(二)伦理学的由来及研究对象 5
(三)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9
二、道德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精神动力 11
三、学习伦理学的意义和根本方法 14
(一)学习伦理学的意义 15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18
第二章 人类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 21
一、中国伦理思想发展概况 21
(一)春秋战国时期 22
(二)汉唐时期 28
(三)宋元明清时期 31
(四)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35
二、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概况 37
(一)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的伦理思想 37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伦理思想 42
(三)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 45
(四)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 49
三、唯物史观导致了伦理学的根本变革 58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 58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 62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规律性 65
一、道德的起源 65
(一)伦理学史上的几种道德起源说 65
(二)关于道德起源的科学揭示 68
二、道德的发展历程 72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状况及其特点 72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内容及特征 76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79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82
三、道德演进的规律性 86
(一)怎样理解道德发展的客观性 86
(二)判断道德进步的方法和标准 88
(三)道德规律的基本内容 94
四、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人类道德遗产 96
(一)优秀的人类道德遗产必须继承 96
(二)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主要内容 97
第四章 道德与社会生活及社会文明 101
一、道德与社会物质生活及物质文明 101
(一)经济关系与道德变革 101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发展 105
(三)科学技术与道德进步 111
二、道德与社会政治生活及政治文明 118
(一)道德与政治 118
(二)道德与法律 123
三、道德与社会精神生活及精神文明 128
(一)道德与文艺 129
(二)道德与宗教 133
(三)道德文明在社会精神文明中的地位 136
第二编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概述 141
一、人类崭新道德类型的产生和发展 141
(一)共产主义道德类型产生的基础 141
(二)共产主义道德的三个发展阶段 144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探索 146
(一)道德规范体系是社会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 146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探索过程 147
三、当前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155
(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155
(二)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157
(三)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58
(四)与人类道德文明相融合 165
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整体框架 167
(一)构成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框架的要件 168
(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结构 170
第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172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172
(一)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依据 172
(二)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要求 174
(三)坚持为人民服务核心的两个问题 176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178
(一)集体主义的形成和集体主义概念的发展 179
(二)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依据 181
(三)集体主义的内涵要求 184
(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 188
(五)贯彻集体主义原则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 190
第七章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与基本规范 195
一、“五爱”: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195
(一)热爱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96
(二)热爱人民,忧乐天下 203
(三)热爱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204
(四)热爱科学,尊重和捍卫真理 210
(五)热爱社会主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14
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 216
(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216
(二)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 219
(三)关于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几个问题 225
第八章 社会基本生活领域的道德原则与规范 229
一、各主要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道德原则 229
(一)经济生活领域:诚信原则 229
(二)政治生活领域:公正原则 233
(三)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领域:人道原则 235
(四)职业生活领域:敬业原则 238
(五)家庭生活领域:睦亲互助原则 240
二、职业道德 242
(一)职业道德的产生及其一般特征 243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246
三、家庭美德 250
(一)爱情本质、特征和恋爱道德准则 250
(二)婚姻道德和性道德准则 258
(三)亲情道德的基本准则 263
四、社会公德 265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266
(二)社会公德的准则体系 268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与人类道德 273
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人类共同道德体系建设提供良好前提 273
二、全球化背景下普世伦理规范体系的建构 276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普世伦理诉求 277
(二)普世伦理的基本原则 278
(三)普世伦理规范体系建构的原则 280
三、人类共同道德规范体系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284
(一)生态伦理 284
(二)生命伦理 288
(三)信息伦理 292
第十章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与公民道德建设 298
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建设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298
(一)理想性与现实性 298
(二)多元性与主导性 300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 301
(四)稳定性与变革性 302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 303
(一)家庭德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 303
(二)学校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导工程 307
(三)单位培训和社会课堂的濡染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定型工程 309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若干机制 315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导向机制 316
(二)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有机统一的机制 320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调控机制 321
(四)公民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 321
第三编 道德实践与道德人格塑造第十一章 道德实践与道德品质 333
一、道德实践在道德品质培养中的地位 333
(一)道德实践的涵义 333
(二)道德实践的原则 335
二、道德品质的构成 339
第十二章 道德认知的提升与道德情感的培养 342
一、道德认知的提升 342
(一)道德认知的内涵 342
(二)道德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方法 343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345
(一)道德情感的涵义、功能和作用 345
(二)道德情感的主要范畴 346
(三)提升道德情感的途径方法 359
第十三章 道德意志的磨练与道德信念的铸造 361
一、道德意志的磨练 361
(一)道德意志的涵义与规定性 361
(二)道德意志活动的过程 364
二、道德信念的铸造 366
(一)道德信念的构成 368
(二)道德信念形成的阶段 368
(三)道德信念的特征 369
第十四章 道德行为的选择与调节 372
一、道德行为概说 372
(一)道德行为的内涵及其特征 372
(二)道德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积淀 376
二、道德行为的选择 379
(一)道德选择的可能与条件 379
(二)道德选择的自由与责任 383
(三)道德选择的冲突与实现 386
三、道德行为的调节 391
(一)内在调节:良心 391
(二)外在调节:政治、法律、风尚、传统习惯、舆论 395
第十五章 道德行为的评价 399
一、道德评价的理论前提与基本特征 399
(一)道德评价的涵义 399
(二)道德评价的理论前提 400
(三)道德评价的基本特征 404
二、道德评价的标准 406
(一)道德评价有无统一标准 406
(二)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 407
(三)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 409
三、道德评价的依据 411
(一)道德行为构成的基本因素 411
(二)两种对立的道德评价依据 412
(三)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是道德评价的科学依据 415
四、道德评价的方式与作用 422
(一)道德评价的方式 422
(二)道德评价的作用 430
五、特殊时境的道德评价 434
(一)境遇伦理的提出及其涵义 434
(二)境遇伦理的要求与评价 435
第十六章 道德人格的塑造 439
一、人格与道德人格 439
(一)道德人格的涵义及特征 439
(二)道德人格的构成要素 441
(三)时代需要新型的道德人格 442
二、道德人格的养成机制 444
(一)道德教育与道德环境熏陶:外在途径 444
(二)道德修养:内在途径 450
三、道德境界及其提升 459
(一)人格境界与理想人格 459
(二)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境界 461
(三)理想人格境界的实现 462
第十七章 人生价值取向与“至善”追求 464
一、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 464
(一)人的本质 464
(二)人生价值 471
二、人生态度 475
(一)对几种消极人生态度的剖析 475
(二)无产阶级的人生态度 479
三、树立高尚的价值观 480
四、追求至善境界是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484
后记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