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大足石刻概况 3
第一章 概况 3
第一节 开凿历史 3
第二节 成因 4
第三节 价值和特点 6
第四节 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7
第二章 分布特征 9
第一节 北山摩崖造像 9
第二节 宝顶山摩崖造像 10
第三节 南山摩崖造像 11
第四节 石篆山摩崖造像 12
第五节 石门山摩崖造像 12
第二篇 大足石刻赋存环境 15
第三章 自然环境 15
第一节 气候 15
第二节 水文概况 18
第三节 地形地貌 18
第四章 地质环境 21
第一节 地层岩性 21
第二节 地质构造 22
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 29
第五章 岩体的工程性质 42
第一节 岩体的物质组成 42
第二节 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50
第三节 岩土物理力学特性 51
第四节 岩体质量评价与地基承载力 53
第三篇 大足石刻保存状况及病害研究 57
第六章 保存状况 57
第一节 概述 57
第二节 保存状况 58
第七章 环境污染病害 73
第一节 概述 73
第二节 大气污染 74
第三节 水体污染 78
第四节 景观污染 88
第八章 风化病害 89
第一节 概述 89
第二节 风化病害现状 89
第九章 水侵蚀病害 96
第一节 北山石刻区渗水病害 96
第二节 宝顶山石刻区渗水病害 100
第三节 南山石刻区渗水病害 102
第四节 石门山和石篆山石刻区渗水病害 103
第五节 凝结水病害 104
第十章 岩体失稳病害 108
第一节 北山第168窟顶板岩体失稳现状分析 108
第二节 南山石刻区危岩体病害 111
第三节 石门山石刻区危岩体病害 114
第四篇 大足石刻保护研究成果及工程实例第十一章 保护工程综述 119
第一节 中国石窟(刻)保护工作综述 119
第二节 保护工作综述 121
第三节 “五山”文物区历史保护工程 127
第四节 保护的科学理念和基本思路 133
第五节 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138
第十二章 岩体稳定性加固保护工程 142
第一节 中国石窟岩体稳定性加固工程 142
第二节 宝顶山柳本尊行化道场顶板岩体加固工程 147
第三节 圆觉洞岩体加固工程 152
第四节 观经变石刻崖壁岩体加固保护工程 157
第十三章 水害治理工程 164
第一节 北山摩崖造像水害治理保护工程 164
第二节 宝顶山卧佛图渗水病害治理工程 174
第十四章 造像防风化加固研究 181
第一节 概述 181
第二节 防风化保护材料研究 182
第三节 防风化研究工程实例 184
第十五章 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专题研究 191
第一节 概况 191
第二节 保存状况及病害特征 192
第三节 造像病害的分析研究 196
第四节 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理念及研究重点 201
第十六章 环境整治工程 204
第一节 综述 204
第二节 宝顶山文物区环境整治工程 205
第十七章 维护修复保护工程 209
第一节 概述 209
第二节 宝顶山地狱变相造像开裂变形岩体的归安修复 209
第三节 宝顶山毗卢洞洞窟坍塌岩体的修复加固工程 210
第四节 北山第136窟“心神车”破碎岩体的修复加固 211
第五节 舍利塔及地狱变相防风化加固工程 211
第十八章 检测技术在保护工程中的应用 214
第一节 物探方法检测第136窟灌浆加固效果 214
第二节 电法勘测北山和宝顶山的地下水分布 217
第三节 高密度电法勘测大佛湾南坡第四系覆盖层 221
后记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