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唐史与中古史论述 1
从历史角度看生态环境与开发的对应关系——以中国历史发展的某种线索为例 2
《徙戎论》的命运与天下一家的格局 12
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分解之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 20
《水部式》与唐朝的水利管理 48
论裴度 54
谋士敬翔 63
郭崇韬其人其事 69
我对“金界壕”与“长城”概念的理解 77
第二编 其他史学论述 93
一代宗师陈寅恪——陈寅恪先生的生平与学术 94
学术大师悬想 117
民族史研究若干问题蠡测 126
历史工程与艺术审美 133
邓小平理论与史学研究 141
中国传统王朝国家(观念)在近代社会的变化 148
传统与近代的对接——从地域和民族角度论述中国传统王朝的近代境遇 161
臣民与民族、王朝与国家——古今转变的范式问题 174
第三编 史著评论 189
通鉴学 190
西域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235
中西学术之间:荣新江新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 240
高宗其人之真相——孟宪实教授《唐高宗系列讲座》之评论 246
李志贤先生《杨炎及其两税法研究》书后 253
对王震邦教授《陈寅恪论学的四个面向》博士论文的阅后意见 262
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读后感 271
一部值得中外读者阅读的长城书品——评介《话说长城:英汉对照》 277
第四编 学术综述 281
一九八三年我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概况 282
长城学研究的一次盛会——首届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概述 303
第五编 其他文论 313
关于长城保护与发展的几点看法 314
关于《长城保护条例》的解读 329
我对长城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的想法 337
潘光旦先生与他的学术研究——纪念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 342
传统与现代之间——西部开发引生的少数民族现代化问题 349
我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理解 362
期望中的国家民族博物馆 375
我在北大历史系学习的点滴记忆 381
第六编 教学文论 391
我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几点看法——以康奈尔大学为例 392
有关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想法——以历史系为例 405
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质量的评估——一个教师的感觉和臆测 419
我对“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人文”概念的理解 431
师生问答录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