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编 文学本质论第一章 文学的含义 5
第一节 文学的广义 5
第二节 文学的狭义 8
第三节 文学和非文学 12
第二章 文学的属性 16
第一节 文学的整体性 16
第二节 文学的语言性 28
第三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8
第三章 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52
第一节 文学的发生 52
第二节 文学的发展 57
第三节 文学的继承与革新 62
第二编 文学创作论第四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 65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 65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 67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 73
第五章 文学的创作思维 80
第一节 文学创作思维概述 80
第二节 文学创作思维类型 81
第三节 文学创作思维的方式 90
第六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 97
第一节 创作方法的性质和形成 97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99
第三节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105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 110
第三编 文学作品论第七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114
第一节 文学文本及其层次结构 114
第二节 文学文本的语言层 118
第三节 文学文本的形象层 123
第四节 文学文本的意蕴层 127
第五节 文学典型与文学意境 129
第八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142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及其分类 142
第二节 诗歌 144
第三节 散文 150
第四节 小说 153
第五节 报告文学 156
第六节 传记文学 159
第七节 戏剧文学 162
第八节 影视文学 166
第九章 文学的风格与流派 171
第一节 文学的风格 171
第二节 文学的流派 182
第四编 文学接受论第十章 文学接受 188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性质 188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层次与功能 191
第十一章 文学消费 194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性质 194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197
第十二章 文学鉴赏 199
第一节 文学鉴赏的性质和意义 199
第二节 文学鉴赏的条件 206
第三节 文学鉴赏的过程 208
第四节 文学鉴赏的审美规律 211
第十三章 文学批评 221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与作用 221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与原则 226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 231
第五编 文学鉴赏实例第十四章 诗歌鉴赏 240
两亩地&[印度]泰戈尔 240
礁石&艾青 244
断章&卞之琳 245
听歌&何其芳 246
追求&覃子豪 248
夜&牛汉 249
当我死时&余光中 250
黄河落日&李瑛 252
第十五章 散文鉴赏 255
怀念胡风&巴金 255
何期执手成长别&范曾 264
故乡的榕树&黄河浪 274
小鸟,你飞向何方&赵丽宏 278
祭父&贾平凹 282
第十六章 小说鉴赏 291
春之声&王蒙 291
桥&谈歌 299
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03